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賺大了?賠慘了!2017年這些農產品可把農民“坑”壞了!

1、馬鈴薯

馬鈴薯在榮升主糧後, 產量與種植面積因國家政策的引導下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但隨即也陷入了售價低廉、銷路不暢的窘境, 進入冬季以後價格更是只有0.4元/斤。

2、蒜薹

今年5月以來, 全國多地蒜薹價格陷入價跌滯銷困境, 有些地方蒜薹收購價僅0.7元/斤, 蒜薹價格還不夠支付人工費用, 有些蒜農甚至在朋友圈發資訊請人下地拔蒜薹, 求免費帶走。

3、洋蔥

近兩年, 我國洋蔥種植規模空前擴大, 今年市場上洋蔥的供應量異常充足, 而市場需求卻並不旺盛, 批發商收購意願不強, 致使洋蔥滯銷情況嚴重,

眼下隨著冷空氣入侵和降雪天氣的出現, 種植戶出貨積極, 致使洋蔥價格卻比去年同期下滑了48%左右。

4、大蔥

最近這幾年大蔥價格一直不穩定, 2015年供需失衡的局面導致蔥價居高不下。 而去年則又因為種植面積過大, 蔥價陷入持續低迷。 時至2017, 夏季頻繁的降雨影響了全國各個大蔥主產地的產量, 部分地區甚至絕產, 這樣的局面又讓蔥價一飛沖天。

5、生薑

作為小宗農產品的重要代表, 今年以來價格不斷走高的“薑你軍”, 入冬後批發價格卻出現下滑, 有的產地環比下滑20%以上。 業內人士認為, 以往生薑價格高企導致姜農不斷擴大種植面積, 隨著新薑陸續上市, 市場貨源供應充足, 導致其價格一路下跌。

6、大蒜

受2016年蒜價高企刺激,

近兩年大蒜種植面積擴大、單產水準提高、庫存量增加。 又因大蒜耐儲存, 可跨期銷售致使今年5月份新蒜上市後, 價格呈斷崖式下跌, 至11月底, 全國大蒜年內均價9.85元/公斤, 較2016年同期下跌7.9%。

7、生豬

今年夏季生豬價格持續下跌至6元/斤的區域, 南北方豬價都出現不同幅度的回落。 而進入冬季後, 雖然價格已成功突破7元/斤的關口, 但在禁養與環保稅的重負之下, 未來價格何去何從還猶未可知。

8、雞蛋

今年夏天, 持續低迷的雞蛋價格經歷短暫的強勢上漲後又如過山車一般迅速回落, 最終停留在2.4元/斤。 進入冬季後, 雖然價格漲至了4.40元/斤, 但許多商戶的雞蛋存在著積壓現象, 未來走勢不容樂觀。 (呱呱三農編輯:蒿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