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誰此憑闌幹——一天一首古詩詞

初冬夜飲

唐代:杜牧

淮陽多病偶求歡, 客袖侵霜與燭盤。

砌下梨花一堆雪, 明年誰此憑闌幹。

插曲

大家有需要美的家電的嗎, 樓主現在在家專職讀書和做美的家電了,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來我店裡(https://shop109878758.taobao.com)Taobao 店:美的仝駿電器特賣店, 給大家多多優惠, 也希望大家能夠幫忙向身邊的朋友宣傳推廣一下。 以後樓主會在這裡認真發佈更多優美的詩文, 和大家一起鑒賞, 謝謝。

譯文

我像淮陽太守汲黯經常臥病, 偶而喝杯酒解憂愁, 客居異鄉衣袖上結滿清霜, 只有與燈燭作伴。

臺階下的積雪像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

明年又有誰在此憑依欄杆?

注釋

⑴淮陽多病:用漢代汲黯自喻。 《漢書·汲黯傳》:汲黯因屢諫而出為東海太守, “多病, 臥閣內不出”。 後徙為淮陽太守, “黯付謝不受印綬, 詔數強予, 然後奉詔。 召上殿, 黯泣曰:‘……臣常有狗馬之心, 今病, 力不能任郡事。 ’”求歡:指飲酒。

⑵霜:在這裡含風霜、風塵之意。 與:對, 向。

⑶砌:臺階。

⑷誰此:誰人在此。 闌幹:即欄杆。

賞析

“淮陽多病偶求歡”, 在這句詩中詩人以汲黯自比, 正是暗示自己由於耿介直言而被排斥出京的。 “偶求歡”的“歡”, 指代酒, 暗點詩題“飲”字, 表明詩人愁思鬱積, 難以排遣, 今夜只好借酒澆愁, 以求片刻慰藉。 這一句語意沉痛而措辭委婉。 第二句“客袖侵霜與燭盤”, 進一步抒寫作客他鄉的失意情懷。 天寒歲暮, 秉燭獨飲,

形影自傷, 憤悱無告, 更覺寂寞悲涼。 “霜”, 不僅與“初冬”暗合, 更暗示作者心境的孤寒。 “客袖”已見鄉思之切, “侵霜”更增遷徙之苦, 只此四字, 總括了多年來的遊宦生涯所飽含的辛酸。 “燭盤”, 則關合題面中的“夜飲”, 真是語不虛設。 寥寥七字, 勾勒出一個在燭光下自斟自飲、幽獨苦悶的詩人形象。

上兩句寫室內飲酒, 第三句忽然插入寫景:“砌下梨花一堆雪”, 是獨具匠心的。 看來詩人獨斟獨飲, 並不能釋憂解愁。 於是他罷酒輟飲, 憑欄而立, 但見朔風陣陣, 暮雪紛紛, 那階下積雪像是堆簇著的潔白的梨花。 此處看似純寫景色, 實則情因景生, 寓情于景, 包孕極為豐富。 詩人燭下獨飲, 本已孤淒不堪, 現在茫茫夜雪更加深了他身世茫茫之感, 他不禁想到明年此時又不知將身在何處。

“明年誰此憑欄杆?”這一反問, 凝聚著詩人流轉無定的困苦、思念故園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憤慨、壯志難酬的隱痛, 是很能令人深思。

此詩首句用典, 點明獨酌的原因, 透露出情思的抑鬱, 有籠蓋全篇的作用。 次句承上實寫夜飲, 在敘事中進一步烘托憂傷淒惋的情懷。 第三句一筆宕開, 用寫景襯托一下, 不僅使全詩頓生波瀾, 也使第四句的感歎更其沉重有力。 妙在最後又以問語出之, 與前面三個陳述句相映照, 更覺音情頓挫, 唱歎有致, 使結尾有如“撞鐘”, 清音不絕。 明胡震亨說: “牧之詩含思悲淒, 流情感慨, 抑揚頓挫之節, 尤其所長。 ”玩味此詩, 庶幾如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