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快遞行業11月紅黑榜現“意外”:德邦快遞要做啥?

12月20日上午, 國家郵政局發佈了2017年11月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 資料顯示, 德邦快遞竟然不聲不響的殺進前五, 尤其是在剛剛過去的11月, 申訴率僅次於順豐。

連續三個月排名靠前, 而且是在業務旺季, 對手則是幾家已經上市的快遞巨頭。 這是偶然, 還是德邦快遞(專指德邦快遞業務)真的要發力了?

1、德邦快遞在服務品質方面的“提升”絕非偶然

之所以給“提升”打引號, 是因為在沒有涉足快遞業務之前, 德邦在零擔和快運領域的口碑一直是同領域最佳的。 換句話說, 人家的服務一直不差。

既然一直都挺好,

為什麼還要聊這個話題?因為我們談得是“德邦快遞”。 作為跨界搶食者, 德邦進軍快遞的時候一直被視作通達和順豐最有力的挑戰者, 主要就是因為過硬的服務品質。

行業需要這樣一條鯰魚。

2、德邦的打法越來越成熟

從排名中游到殺進前列(傳統快遞中僅次於順豐), 德邦快遞在服務方面的提升起碼說明了三個問題——

1.在進軍快遞三年後, 德邦的打法越來越成熟。

所謂成熟, 一是指德邦基本已經摸清了快遞的路數, 並且融入到了快遞的運作體系中。 學費當然交過, 但幸運或者說難得的是, 德邦為此付出的代價並不高, 甚至可以說很低。

2.德邦在零擔和快運方面積累了十幾年的精細化管理經驗, 已經開始和快遞業務進行融合,

協同效應正在凸顯。

這一點是值得所有快遞同行們密切關注的。 因為已經上市的6家快遞都開始做快運, 沒有上市的二三線快遞其中不少也轉型做“大包裹”。 未來快遞和快運之間的邊界會越來越模糊, 大趨勢雖然是相融, 但在具體的業務操作和開展中, 快遞和快運還是有著各自的邏輯和規律。

在這個互相滲透的過程中, 誰能快速將兩者打通, 誰就能在未來的綜合競爭中占得一席之地。

3、凡是服務品質做得好的企業, 只要進軍快遞, 巨頭們都不能忽視

根據崔維剛的闡述, 德邦確立的研發、科技和管理三位一體運營思路, 最基本的立足點就是保證客戶體驗:“永遠追求客戶體驗絕不會錯。 以雙十一來說,

一定量之下, 該疏通哪個管道, 是接貨端, 還是備貨端, 都要以靈活的政策應對。 甚至是某個區域的人員招聘, 遇到當地其他大型工廠招聘, 人手奇缺時, 也同樣可以用靈活的政策來應對, 比如通過漲工資、增加提成等。 靈活政策的實施, 對平抑貨量, 保障用戶體驗非常有幫助。 ”

崔維星在談到未來的競爭格局和應對之策時也明確表示, 快遞企業的競爭, 網路和時效走到最後都會趨同, 品質、服務、客戶體驗才是最終的決勝點。 沒有客戶體驗, 就沒有未來。

服務品質就是崔維星押注未來的主要籌碼。 漸入佳境的德邦最近又成功“過會”, 正式拿到了證監會的上市手令。 一旦得到了資本市場的助力, 德邦快遞這個“新兵”恐怕真的要扶搖直上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