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健康說:身體這幾個部位容易出汗,可能暗示有這幾個病症

出汗, 對於所有人來說都不會陌生, 體力勞動者無論是在炎熱的夏季疑惑是寒冷的冬季, 都會出汗。 而出汗作為一種生理現象, 它具有著幫助排泄和調節體溫的功能, 總的來說, 出汗是有益與人的健康的。

不過, 若出汗的方式, 汗液的量、色和氣味發生改變, 就有可能會是某些疾病的前兆了。

認識出汗

汗液多是有汗腺分泌的液體, 其主要成分為水。 出汗可分為主動出汗和被動出汗。

被動出汗:是指由於天氣悶熱、心情煩躁而形成出汗, 這種出汗方式對人體是不利的。

主動出汗:即人體主動運動而出的汗,

它有利於保持人體內的溫度, 散發熱量, 是有益於人們身心健康的。

身體各部位出汗的辯證

1、額頭出汗

若是一個人的額頭常常出汗, 多是因肝陽上亢所引起的, 除出汗外, 還可見頭暈目眩, 頭重腳輕等表現, 亦可見於甲狀腺分泌過剩者;

2、鼻汗

對於鼻子愛出汗的人群, 多為肺氣不足, 可有神疲體倦, 氣短乏力等表現, 且這類人群多免疫力較低。

3、頸汗

多見於內分泌失調的人群(因頸部汗腺分佈較少, 所以很少人會頸部出汗)。

4、液汗

腋下有著較多的大汗腺, 因此這裡出汗比較常見, 但若是極易出汗, 則多是汗腺過大;若汗液味重, 多是吃多了蔥蒜等有刺激性氣味的食物所致。

5、胸汗

若胸口處經常出汗, 多是脾胃失和所致, 除出汗外,

還可見脘腹痞脹、食欲不振、食後腹脹等表現。

6、手腳心出汗

多見於情緒緊張、激動、害怕時, 亦可見於脾胃濕熱、以及血虛人群。

7、背汗

多見於陰陽虛弱、極度疲勞的人群。

此外, 在汗液的顏色上也能對潛在疾病進行分析, 如黃汗多為肝膽疾病, 白汗見於心肺功能虛弱, 宏漢見於內分泌功能紊亂或局部出血;綠汗多見於膽汁外泄等, 加之汗液的氣味辯證, 這裡小康不一一論述。

出汗的治療

對於運動、情緒等因素引起的出汗, 自然是不用治療的, 而若是伴有病證表現或是由疾病引起的, 則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 如肝陽上亢者需平肝熄風, 血虛者需補氣養血, 脾胃失和者需溫中和胃等。 常用中成藥包括羚羊角口服液、玉屏風口服液、補肺丸等。

玉屏風口服液是由黃芪、炒白術、防風所組成, 具有益氣, 固表, 止汗的功效。 適用於表虛不固, 自汗惡風, 面色晄白, 或體虛易感風邪者。

補肺丸是由熟地黃、黨參、黃芪、桑白皮、紫菀、五味子所組成, 具有補肺益氣, 止咳平喘的功效。 適用於肺氣不足所致的氣短咳喘, 咳聲低弱, 乾咳痰粘, 咽幹舌燥。

溫馨提示:出汗, 對於每個人來說並不算壞事, 尤其是在秋冬季節, 適當的出汗可以幫助人體排出毒素。 值得注意的是, 若自覺出汗異常, 應及時就醫治療為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