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不是應該聲討南昌大學國學院副院長嗎,為什麼要質疑女大學生啊?

原創采寫, 侵權必究, 維權到底!(圖片來自網路)

近日, 南昌大學國學院周副院長性侵女學生事件曝光後, 不少網友紛紛怒駡和譴責。 然而, 令我驚訝的是, 一些網友竟然對受害人冷嘲熱諷, 更有網友質疑受害人為什麼忍受了長達七個月性侵後才站出來檢舉, 言下之意, 頗有一種“大人, 此中必有蹊蹺”的意思。

通常來說, 如果施暴者想要逃脫法律制裁, 必定會千方百計抹黑受害人, 尤其是抹黑受害人的品行, 給受害人貼上性混亂的標籤。 現在倒好, 施暴者尚且沉默, 一些熱心網友就給施暴者的逍遙法外製造了有利的社會輿論環境。

為什麼受害人沒有第一時間站出來檢舉和揭發, 如果那些網友能設身處地的站在受害人角度, 並考慮到一些現實因素, 就能明白:受害人有勇氣站出來揭發, 已經是一件頂天立地、值得贊許的事情了。

圖文無關

我們來分析一下受害人選擇長時間沉默的原因。

我想歸根到底, 還是“得益”於我們的教育。 直到目前為止, 我國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 大多迷信標準答案, 迷信標準答案的衍生品就是迷信專家和權威。 專家和權威讓我們向東, 我們絕不敢向西, 奉之為神明, 亦步亦趨。 倘若有一天, 我們敬重和信賴的人, 突然撕下假面具、露出真面目, 我們的第一反應, 應該是震驚, 這種震驚是一種失去獨立思考、大腦一片空白的震驚,

除了被像玩偶一樣的擺佈, 別無他法, 這實際上是一種服從的慣性。 要想清醒過來, 非經過一番痛苦和掙扎不可。 如果你沒有類似的遭遇, 你是不會理解的。

其次, 源於我們性教育的缺失。 私下裡, 我們可以黃段子滿天飛, 但公眾場合, 我們卻要一本正經, 爭做坐懷不亂的柳下惠。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 性教育的進行舉步維艱, 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事物。 近年來, 高校的性教育雖然在不斷增多, 但總體上還是杯水車薪。 男學生還好, 發達的網路可以讓他們無師自通, 但女學生, 大多都還禁錮在傳統的道德觀念裡。 這種觀念還是把性視為骯髒和下流的。 試想一個遭受性侵的女生, 她的第一反應應該是保全自己的名聲,

因為她不想遭人歧視和嫌棄。 看看那些熱心網友們的評論, 就可以知道:總有一部分人, 喜歡把他人的痛苦當作自己取樂的物件。

然後, 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 太單純, 容易受騙。 現在的大學校園裡, 還是以書本知識為主。 英語四六級哪怕考過了今後一次也用不上, 也遠比實習、兼職更重要。 施暴者正是利用了受害者的懵懂單純, 再三施暴。 我們應該注意新聞中, 施暴者以不讓受害者畢業作為威脅, 並自稱認識黑社會老大, 這無疑會削弱受害人的反抗意志。 受害人的經歷還讓我想到一部韓國電影《蚯蚓》。 電影裡, 被害人是一個高中女生, 被幾名同學性侵時拍攝了錄影, 施暴者們手握受害人把柄後,

有恃無恐、變本加厲的折磨受害人, 並宣稱自己家世顯赫, 可以無法無天。 最終, 受害人選擇了在青春年華, 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現在的大學生, 應該加強社會經驗。

另外, 受害人也找過院長求助, 只是院長的態度, 說好聽點, 曉以大義、顧全大局, 說的直接點, 就是姑息縱容, 太愛惜自己羽毛了。 以前只知道學術圈有相互吹捧、點贊、走後門的風氣, 想不到在大是大非面前, 也選擇互相袒護、包庇縱容。 有時真覺得學術圈的某些角落已經腐爛至極。

圖文無關

我希望, 相信許多網友也和我一樣的希望, 施暴者不能開除了事, 應該受到法律嚴懲

我希望受害人能重新站立起來, 走出對生活的悲觀和絕望。

我希望周圍的人能給受害人多一些鼓勵和支持,

而不是嫌棄和歧視。

我希望更多受害者能勇敢的站出來檢舉和控訴, 更多的機構能夠打破臉面, 追查到底。

我還希望下次我們再遇到這種案件時, 對施暴者, 應該不留餘地的聲討和譴責, 對受害人, 多一些善意和同情, 少一些揣測和幸災樂禍。

歡迎點擊“瞭解更多”, 進入“人物速寫本的小店”支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