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張遠平脫貧記

作為貧困戶, 他從不將等靠要作為化解生活困境的手段;身患塵肺病, 他依然頑強地尋找脫貧致富的出路。 他是村上產業發展的帶頭人, 是敢為人先的自強標兵。 這個脫貧致富的勵志故事就發生在鎮安縣雲蓋寺鎮西洞村張遠平的身上。

提起張遠平的名字, 鎮安縣雲蓋寺鎮西洞村的群眾津津樂道:“就是那個種白芨的土專家嘛。 ”貧困戶張遠平依靠種植白芨見了效益, 成了遠近聞名的產業發展能手。 談起這一路的艱辛, 正在大棚裡查看白芨育苗情況的張遠平拉開了話匣子。

突遭變故患上了塵肺病

張遠平家裡4口人, 兩個娃娃都在讀書, 妻子腰椎間盤突出幹不了重活, 家庭重擔全部都壓在他的肩上。 據張遠平介紹, 由於家裡窮, 他很小就輟學在家, 小時候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 為了減輕家裡負擔, 十幾歲就上山挖藥、割草喂豬、下地幹活……樣樣都是一把好手。 早些年他在礦山打工, 十年的礦工生涯, 他沒日沒夜地幹, 就想趁著年輕多賺點錢, 以後娃娃上大學時用。 雖然辛苦點, 一個月三五千的收入在村裡養家糊口還算綽綽有餘。 可天有不測風雲, 2012年他查出了塵肺病, 作為家裡唯一的頂樑柱, 這場大病讓他精神和身體幾度崩潰, 但是為了家庭生計, 他繼續堅持在外面打些零工。 他說:“每當我看到年幼的孩子, 就會不停地告訴自己,

為了這個家我不能倒下, 我一定要堅持住!”但是到了2013年, 他的身體實在堅持不住了, 只好回到家裡。

自強自立尋找致富門路

病來如山倒。 一場大病不僅花光他家裡僅有的一點積蓄, 從此也斷了經濟來源, 後續還要吃藥調養, 一家人的日子怎麼過?孩子讀書拿不出學費怎麼辦?剛回到家的那段日子, 生性好強的張遠平躲在家裡不願出門見人, 無時無刻不在思考這些問題。

有一天, 張遠平的兒子終於忍不住了, 告訴他想退學出門打工的想法。 他一聽急壞了, 覺得自己這一輩子沒文化, 但是不能害了兒子。 他暗下決心:“雖然我幹不了重活, 可我還有清醒的頭腦和靈活的雙手。 ”從那以後, 他就開始尋找自己的生存空間。

他尋思著這幾年中藥材價格一直不錯, 小的時候都是單一的上山采藥, 靠天吃飯, 如果自己能發展藥材種植, 說不定是一條掙錢的好路子。 他以前就從朋友那兒聽說過, 白芨既是藥材又是工業原料, 還可作為一些化妝品中的原料。 經多方考察後, 他決定種白芨。 說幹就幹, 2013年他花了2000多元買了100多斤種子, 平時身體好些了, 再到山裡挖一些回來, 就這樣開始了他的中藥材種植之路。

張遠平這條種植路走得著實不容易。 因為以前白芨都是從山上挖回來的, 他並不懂得這種藥材的習性, 也不知道怎樣科學種植, 栽種深淺也把握不住, 第一次出苗率不到80%, 不過他對這樣的成績還算滿意。 不料, 就在他滿懷希望時候, 一個冬天下來他種植的白芨凍死了80%,

不但沒有賺到錢, 連本錢和他平時辛辛苦苦挖的幾百斤種子都搭進去了。 這樣的結果讓妻子很難接受, 就勸他放棄。 周圍的鄰居也開始議論他不務正業, 說莊稼漢不好好種地, 非得“瞎折騰”。 2014年, 怕再出現同樣風險, 他只種植了一畝地的白芨。 有了第一次失敗的教訓後, 到了冬天, 他在地面蓋上一層玉米稈防寒, 可最終還是凍死了一半。 張遠平說:“每一次失敗對我都是一次深深的打擊, 難受的時候真想過要放棄, 但是調整心態後, 我又拿定主意, 非要把這個東西種成不可。 ”

幾次失敗讓張遠平明白一個道理, 蠻幹是行不通的, 必須掌握科學種植技術。 他不斷地總結失敗的教訓, 學習種植知識,

2015年開始運用大棚種植。 工夫不負有心人, 他的兩畝白芨長勢比前兩次有了很大的改觀, 也給他樹立了信心。 有了一定經驗後, 2106年他的種植規模達1000多平方米, 已有5個大棚, 今年還在自家的坡地種了2畝。 張遠平滿懷喜悅地向我們透露, 今年的銷售額已達到7萬多元, 如果不是去年冬天的一場大雪把兩個大棚壓垮了, 10萬元銷售額是不成問題的!

示範帶動做好產業發展引路人

因為創業屢次失敗, 2015年底他成了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和記者談起這事時, 張遠平堅定地說:“當貧困戶不光彩, 做人要有志氣, 我一定會努力摘掉這個不光彩的帽子。 ”他只用了一年多時間, 今年就順利脫貧摘帽了。 張遠平說, 有時他會不禁設想, 假如那幾年他一直消沉下去, 一味等待政府救濟,自己現在會過成什麼樣?想著想著,他就不敢想下去了……

去年,他兒子順利考上大學,他再也不用擔心學費問題。現在沒事他就去棚子裡轉轉,感覺心裡很踏實,心情也好了,身體自然也比以前好多了,更重要的是他堅定了生活的信心。

看到張遠平有了收益,原先說閒話的、有疑慮的群眾紛紛轉變了態度,有一些還主動來他家串門子、參觀,也想跟著他學技術。凡是上門來的,他都領進棚子,讓他們好好看,有啥問題儘管問,他把知道的一五一十都告訴大家。“只要他們想種我就樂意教。”就這樣,他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村裡有三四戶貧困戶都跟著他一起種起了中藥材。

對於下一步的計畫,張遠平早已在心裡有了清晰的描繪:他想進一步擴大規模,再買種苗,擴建棚舍,帶著有意願的貧困戶一起種,把中藥材種植這個產業在西洞村做起來。同時,他還要緊跟市場需求,繼續探索其他品種的種植。

村文書程正華告訴記者,張遠平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典型,村上要充分發揮他的示範帶動作用,繼續徵求貧困戶種植意願,通過專業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進一步發展分散種植,讓產業發展圓更多貧困戶的脫貧夢。(作者:張英 本文原載於2017年12月21日《商洛日報》第5版)

想和團團一起愉快的玩耍?

微信公眾號:共青團鎮安縣委

投稿郵箱:2444250283@qq.com

一味等待政府救濟,自己現在會過成什麼樣?想著想著,他就不敢想下去了……

去年,他兒子順利考上大學,他再也不用擔心學費問題。現在沒事他就去棚子裡轉轉,感覺心裡很踏實,心情也好了,身體自然也比以前好多了,更重要的是他堅定了生活的信心。

看到張遠平有了收益,原先說閒話的、有疑慮的群眾紛紛轉變了態度,有一些還主動來他家串門子、參觀,也想跟著他學技術。凡是上門來的,他都領進棚子,讓他們好好看,有啥問題儘管問,他把知道的一五一十都告訴大家。“只要他們想種我就樂意教。”就這樣,他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村裡有三四戶貧困戶都跟著他一起種起了中藥材。

對於下一步的計畫,張遠平早已在心裡有了清晰的描繪:他想進一步擴大規模,再買種苗,擴建棚舍,帶著有意願的貧困戶一起種,把中藥材種植這個產業在西洞村做起來。同時,他還要緊跟市場需求,繼續探索其他品種的種植。

村文書程正華告訴記者,張遠平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典型,村上要充分發揮他的示範帶動作用,繼續徵求貧困戶種植意願,通過專業合作社提供技術指導,進一步發展分散種植,讓產業發展圓更多貧困戶的脫貧夢。(作者:張英 本文原載於2017年12月21日《商洛日報》第5版)

想和團團一起愉快的玩耍?

微信公眾號:共青團鎮安縣委

投稿郵箱:2444250283@qq.com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