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郭元鵬:唱響“人民群眾是大人物”的時代強音

3月10日傍晚, 陝西安康旬陽縣的高一學生楊康結束一周住校生活, 回到爺爺奶奶家。 祖孫三人一邊做飯一邊聊起新聞。 楊康告訴爺爺奶奶, 北京正在開“兩會”, 前一天李克強總理到了咱陝西團。 一位元安康代表介紹當地脫貧攻堅情況時專門向總理介紹了楊康家的情況。 李克強高興地說:“我記得, 小女孩很可愛。 其實, 老百姓是天, 人民群眾是我們心中的大人物。 ”(3月13日《彭城晚報》)

對16歲的楊康來說, 這幾年, 家裡和村裡的生活“變了很多很多”。 村裡那條她從前最害怕走的、坑窪顛簸的石子路修成了水泥路,

有汽車可以坐了。 過去的荒山上種了大片的枇杷樹, 給村民增加不少收入。 這一切的改變, 都因為李克強總理的一次調研。 那次調研之後, 當地的扶貧攻堅工作掀起了高潮, 楊康一家的變化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

這種幸福的變化, 來源於“人民群眾是大人物”的情懷。 正是因為在李克強總理的心裡, 認為“人民群眾是大人物”, 才有了最真誠的扶貧。 事實上, 千千萬萬像楊康一樣生活困難的老百姓, 一直是總理掛在心上的“大人物”, 脫貧攻堅一直是本屆政府扛在肩上的“硬任務”。 連續4年, 李克強都在春節前夕深入偏遠窮苦地區看望百姓。 今年春節前的最後一次國務院常務會上, 他專門部署要求全國各縣(市、區)建立健全由政府負責人牽頭的困難群眾生活保障工作協調機制,

一定要把黨中央、國務院相關決策部署落實到基層。

有了“人民群眾是大人物”的認知和情懷, 才有了脫貧攻堅的前行, 才有了百姓芝麻開花一樣的幸福。 這說明一點, 儘管有些工作難度比較大, 但是只要你心裡裝著的是“人民群眾是大人物”, 就能讓工作有所建樹。 反之, 你心裡認為“人民群眾是小人物”, 是不值得一提的, 就不可能把老百姓期盼的事情做好。

由此來看, “人民群眾是大人物”是幹好一切工作的基本條件。 在現實生活中, 也有少部分官員, 心裡沒有百姓, 心裡沒有事業, 心裡沒有民生。 以至於對於工作是得過且過。 幹工作的時候, 想的是自己能不能升遷, 是自己能不能進步。

眼睛始終“盯著上邊”, 眼睛始終不願意“轉向下邊”。 理念錯了, 也就很難贏得民心了。

更為甚者, 還有一些人說出了雷人雷語, 比如“老百姓算個屁”就引起了民生的反感。 何以說出這樣的話語, 說白了就是心裡沒有百姓, 就是心裡固執地認為“人民群眾是小人物”。 最終如何?不僅害了百姓, 還害了自己。

為官一任就要造福一方。 人民群眾才是天, 才是真正的大人物。 我們每一位官員都應該把“人民群眾是大人物”放在自己的心裡, 當成座右銘。 只要我們唱響了“人民群眾是大人物”的時代最強音, 就能收穫事業的成功。 對百姓有利, 對自己的仕途何嘗不是如此?

稿源:荊楚網

作者:郭元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