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城區增建人行天橋眾人拍手叫好,市民建議——增加無障礙通道多點文化特色

正在建設中的文化廣場過街天橋。

16日, 當大多數十堰人睡夢正酣時, 一座新天橋跨越在了繁華的六堰人民路上。 新建人行天橋, 行人過街不與汽車“擦肩而過”, 機動車通過速度快了, 這些都讓不少市民叫好, 不過就在本報對文化廣場過街天橋主體吊裝成功完成進行了報導後, 有市民給本報新聞熱線8110110打來電話提意見:“建天橋應考慮電梯設置, 以保障老年人、殘疾人、嬰兒車等特殊人群通行。 ”

■文/記者 榮奕 圖/記者 呂世銀

建文化廣場天橋, 市民拍手叫好

據瞭解, 文化廣場過街工程主跨設計橋長40米, 寬5米,

設四條梯道, 每條梯道淨寬2米。

文化廣場過街工程橫跨人民路, 一邊是文化廣場, 另外一邊是老虎溝集貿市場和十堰市實驗小學。 市公安交管局二大隊一位民警在採訪中告訴記者, 每天都有大批市民從文化廣場和港暉巷之間的斑馬線穿過馬路, 人流量非常大。 加之放學時間, 大批學生從該處經過, 交通壓力巨大, 也存在安全隱患。 該處建設人行天橋後, 將極大減輕交通壓力。

得知該處要建天橋, 很多市民連聲說好:“每天娃子從這裡過馬路, 我們家長都有些不放心。 建了天橋後, 行人走橋上, 車從橋下過, 人車分流, 真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建天橋能否增設電動扶梯?

“建議給天橋安裝扶手電梯。 ”昨日, 有市民給本報新聞熱線8110110打電話,

稱建天橋應考慮電梯設置, 以保障老年人、殘疾人、推嬰兒車的特殊人群通行。

家住三堰附近某社區的王女士告訴記者, 每次途經人民小學附近的天橋時她總是犯怵。 “沒有無障礙通道, 每次推著嬰兒車都是上下兩難, 非要靠別人幫忙, 才能通過這座天橋。 所以有時候要麼走很遠, 找有人行橫道的地方過街, 要麼趕時間, 為圖省事就直接從天橋下橫穿馬路。 ”

市民張先生2歲時患有小兒麻痹症, 左腿短, 走路依靠柱拐杖。 他告訴記者, 政府規劃建設人行天橋是好事, 但應多為部分特殊群體考慮下。 “如果不設置無障礙通道, 對於老年人特別是心臟病和高血壓病人來說, 要攀爬人行天橋是很困難的。 ”採訪中, 市民李先生表示,

他曾見過殘疾人經過人行天橋時, 必須兩人抬著上去, 然後抬著下來, 很不方便。 “政府在建設天橋時, 應多注重人性化設計, 還應該最大程度減少行人不必要的體力支出, 如果走過街天橋, 既安全又省事, 行人怎能不接受?”

還有市民表示, 我省武漢、荊門、宜昌等多個市州為過街天橋或配置了自動手扶電梯, 或配置垂直升降電梯, 提升了市政公共設施的檔次和水準。

是否建電梯?網友展開熱烈討論

記者看到, 話題得到眾多網友點贊, 並引發了討論。

網友“南梔傾寒_cc”說:“我覺得有必要, 荊門的地下通道和人行天橋都裝上了電梯。 ”

網友“laojitang”稱, 老、弱、病、殘、孕等群體, 對無障礙設施的依賴較大, 政府部門可以根據財力, 選擇一座亟須改造的天橋進行試點,

觀察其使用情況。

當然, 也有人持反對意見, 主要擔心電梯裝好以後的管理問題。

“坐電梯的人一多, 頻繁地上上下下, 電梯很容易壞掉, 造成安全隱患。 ”市民何先生是兩個孩子的爸爸, 他的小兒子就在實驗小學讀書, 他不同意裝電梯, 認為維護管理難, 會造成資源浪費。 “管理難題確實存在, 在國內部分城市, 因管理沒有跟上, 遭遇電梯停用的尷尬。 但是, 管理問題不能成為不建電梯的理由。 ”有市民認為, 安裝電梯是對弱勢群體的關愛, 不能因噎廢食。

市民為天橋建設獻計獻策

採訪中, 記者看到, 不少市民對新天橋的建設還提出了建議。

“行道能否別太陡?”市民蔣先生說, 目前我市正在使用的多座天橋都存在一些問題,

如車行道不合理, 推車走很危險。

蔣先生提到的是人行天橋自行車道, 一些天橋的坡度很大, 若推自行車或電瓶車非常不便。 蔣先生建議, “天橋在規劃設計時, 應考慮修長梯道。 ”“老年人走過街天橋, 爬上爬下, 很困難, 可否增加無障礙通道, 方便老人和殘疾人?”市民甯女士說, 目前十堰的人行天橋基本上都沒有設計無障礙通道, 老年人過街需要爬上三四米高的天橋上, 非常不便。

“天橋也是城市景觀, 新建天橋應該有些文化味道。 ”市民黃先生建議, 應該為天橋增加一些文化特色。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