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動漫>正文

作為陪伴了岸本最久的助手之一,《博人傳》的漫畫作者池本幹雄

作為陪伴了岸本最久的助手之一, 《博人傳》的漫畫作者池本幹雄已經竭盡所能地將續作的設定和風格貼合原作。 而到了動畫版本中, 編劇裡自漫畫相承下來的只有小太刀右京。 他們幾乎是除岸本外最瞭解火影的人, 但他們畢竟不是岸本。

在原作-續作-動畫這個鏈條中, 作者的原意肯定逐次發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偏差。 這些偏差會把一些火影原作裡不太明顯的問題放大化。 譬如新忍刀七人眾篇的實力畸形和政治幼稚園, 以及第36集中卡凱西稱博人初具中忍實力。

按照原作定義, 此時的博**概率是無法對抗中忍的。

但中忍實力到底是個什麼實力, 在火影原作中也是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因為火影的700話裡包含了大量叛忍和戰爭時期, 實力派忍者的評級往往原地踏步。 即便拋開特例, 中忍和中忍之間、上忍和上忍之間的內部差距也是極其懸殊的。

惠比壽和月光疾風都是木葉特別上忍, 而疾風傳時期的志乃和小李都只是中忍。 隨著漫畫的進程, 實力膨脹是在所難免(只有小李的忍術值設定從1變成了0)。 簡單粗暴的三重分級顯然太過幼稚, 岸本因此也逐漸不再重視忍者評級, 轉而描繪忍者本身。

忍者評級的問題側面回饋出一個本質疑惑, 就是忍者在火影世界到底是如何存在的。 岸本對於這個問題其實是大量留白的。

而博人傳把這些問題全都展露出來, 甚至包括忍者學校的志願選擇和就業再分配。

一款王道熱血漫畫當然是不需要細想的, 但一旦涉及現實, 整個火影世界觀的留白處就會變得脆弱。 首先按忍界大戰中的八萬聯軍分析, 火之國大約出動了一萬五千忍者。 即便按照一萬忍者算, 也能知道忍者學校的畢業生太少了(鳴人同期畢業了27人)。 就算25年來畢業的忍者全都沒有戰損, 每年也至少應有400個畢業生。

鳴人的忍者編號是一萬兩千多。 根據角都的年齡推斷, 忍者編號的記錄里程大概有90-100年。 也就是說年均畢業下忍120-150人。 這個數字不但與忍界大戰所得結果相去甚遠, 也和火影作品中忍者學校的規模差距懸殊。

如果按照這些計算結果, 配合木葉村的規模, 那麼幾乎整個村子裡都充斥著大量忍者轉業人士。 即便政治緊繃時期村子裡依然有做拉麵的一樂大叔, 而現實是就業崗位甚至有可能盛放不了如此海量的忍者。 這些忍者絕大多數都是中下忍, 那麼卡凱西所說的中忍水準, 很可能和會淪為和木葉路人等同。

這種極端情況下的文化、經濟、政治和科技問題, 則更無法細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