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熱點話題」小學初中課程銜接——讓教育不“斷檔”

點擊上方藍字“北京參考”一起玩耍

教育不斷檔

近年來, 北京進一步推進了學區制改革, 九年一貫制和對口直升成為多區小升初越來越主流的入學方式。 九年一貫制學校有著其教育連續性的優勢, 但是在課程上如何做到小初銜接?日前, “把課堂還給學生釋放學生天性”北京市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項目現場會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舉行, 百余位專家出席現場會時指出, 九年一貫制學校可以實現課程的銜接, 讓教育不“斷檔”。

銜接課程讓小學和初中相對接

活動中,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開放了36節小初銜接課,

100余位專家、市教研員走進課堂, 感受學校“智慧生成、師生情感交融、拓展探索”課堂文化。 課後, 專家們就課程進行了一對一點評。

在課程成果展示環節, 學校五至八年級的學生還把在天津、承德、河南、江南、西安、山東、臺灣等的閱歷課程中的研究成果以歌舞、話劇等形式進行精彩展示, 體現了學校九年貫通培養、學科深度融合的育人成果。

目前, 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對小學和初中部課程進行了系統的構建, 對小學和初中所涉及的知識點進行了梳理。 “部分小學的知識點往前邁一小步, 為將來初中學校做準備;部分初中的教學則適當往回一點, 找到小學的契合點。 ”學校教師如是說。

銜接課程實現全覆蓋

九年一貫制學校建設專案是北京市教委委託專案立項課題, 朝陽區有6所學校參與該專案研究。 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自加入課題組以來, 對學校小初銜接的一體化課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目前, 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小初銜接的一體化課程建設已經涵蓋語文、數學、英語、科學、藝術、體育、史地政綜合學科等各個學科, 實現了課程的連貫性, 也搭建了學生思維進階的橋樑。

例如在小學數學的“方程”內容的教學中, 主要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數感等數學核心素養, 教學過程生動、形象, 數學演繹過程遞進、規範;初中教學中, 在培養這些素養的同時, 強化了符號意識、建模思想、邏輯推理等方面的滲透, 更加注重知識的聯繫性、應用性。

同時, 學校還將部分學習內容進行了小學、初中的一體化構建, 例如在體育學科中, 小學學習健美操主要學習一些基本的動作, 培養學生的興趣, 而到了初中, 則要求學生會一到兩套稍難的健美操, 並能對隊形和動作進行創編。 這樣一來, 實現了小學和初中學習的銜接。

“學校將依託項目研究, 在此基礎上總結提升, 扎實推進素質教育, 推動學校一貫制建設的深入發展, 提升學校的辦學品質。 ”首師大附屬實驗學校校長王松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