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文藝|冬 至

保護和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尤其要從孩子做起, 引導他們放下手機, 遠離網路遊戲, 走近聖賢, 走進經典, 走進自然, 深入鄉村和民俗。

文| 張忑俠

當雪花瑩瑩飄落, 當街道商場佇立壯碩喜氣的聖誕老人慶賀聖誕, 招徠消費者尤其是好奇心強的青少年時, 還有多少人記得冬至?記得這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節日!你可知道, 這個屬於中國人自己的傳統節日, 已在這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長綿延了3000多年。

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 本是我國農曆一非常重要的節氣。 它是24節氣中最早被制訂的一個,

一般都在西曆12月21日或12月22日, 最初源於一次國家層面的都城規劃。 早在3000多年前, 周公就用土圭法測影, 在洛邑測得天下之中位置, 定為土中。 這一史實, 已被載入典籍, 被後人奉為封邦建國的成法。

這在當時有著政治意義的活動, 卻成了影響後世幾千年的一種節日。 從宮廷到民間都十分重視, 自周代起就有祭祀活動。

《周禮春官·神仕》記載:“以冬至日, 致天神人鬼。 ”目的是祈求消除國中疫疾, 減少荒年與人民死亡。 《史記·孝武本紀》說:“天子親至泰山, 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 每修封禪。 ”《後漢書》載:“冬至前後, 君子安身靜體, 百官絕事, 不聽政, 擇吉辰而後省事。 ”還要挑選“能士”, 鼓瑟吹笙, 奏“黃鐘之律”, 以示慶賀。

唐、宋時, 冬至作為祭天祀祖日, 皇帝要到郊外舉行祭天大典, 百姓也要向已故父母尊長祭拜。 明、清兩代, 皇帝均有祭天大典, 稱作“冬至郊天”。

可見, 古人對冬至十分重視, 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 “陰極之至, 陽氣始生, 日南至, 日短之至, 日影長之至, 故曰冬至”。

據現代科學測定, 冬至這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 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 過了冬至, 太陽直射點北移, 北半球白晝逐漸變長。 左河水詩“西北風襲百草衰, 幾番寒起一陽來。 白天最是時光短, 卻見金梅競豔開”寫的就是冬至情景。 所以俗語說, “吃了冬至面, 一天長一線。 ”冬至日也是“數九”第一天。 關於“數九”, 民間有歌謠流傳:“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而伴隨冬至的祭祀活動, 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節慶名吃。

北方人冬至吃餛飩:相傳漢朝時, 匈奴人騷擾北邊, 其部落首領渾氏和屯氏十分兇殘。 百姓恨之入骨, 於是用肉餡包成角兒, 取“渾”“屯”音, 稱作“餛飩”。 恨以食之, 以求平息戰亂, 過太平日子。 因最初製成餛飩是在冬至這天, 後來家家就在冬至日吃餛飩。

河南等地冬至吃餃子, 這是為紀念“醫聖”張仲景留下的。 他曾在長沙為官, 告老還鄉時恰逢天雪酷寒, 見南陽白河兩岸鄉親衣不蔽體、耳朵凍爛, 就叫弟子在南陽東關搭醫棚, 用羊肉、辣椒和驅寒藥材煮熟剁碎, 用面皮包成耳朵形狀再煮成“驅寒矯耳湯”給百姓吃, 鄉民耳朵都治好了。 後來每逢冬至,

人們便模仿“捏凍耳朵”吃, 稱“餃子”“餛飩”, 又傳歌謠:“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壞耳朵沒人管”。

我國臺灣至今還有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 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等象徵福祿壽的動物, 分層蒸熟來祭祖。 並大擺宴席, 開懷暢飲, 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 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 稱為“食祖”, 以示不忘“根”。

冬至也是思念的節氣, 古人冬至就有全家團聚的習俗。 唐代詩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雲: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是啊, 年終歲末, 數九寒天, 本應遊子歸鄉, 遠人回家。

如今, 冬至習俗已傳承3000多年, 冬至美食也成為人們喜愛的特色小吃。 高鐵溝通大江南北, 地暖輸送長城內外, 思念已不再遙遠,

關愛讓冬天不冷。 冬至自然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保護和傳承傳統節日文化, 需要每個人的共同努力。 尤其要從孩子做起, 引導他們放下手機, 遠離網路遊戲, 走近聖賢, 走進經典, 走進自然, 深入鄉村和民俗。

讓我們一起積極營造傳統文化氛圍, 讓傳統節日深入人心, 讓心靈回歸, 一起重拾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