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桂林印象劉三姐從聞名全球到欠債超14億 破產重整

近日桂林一流的企業《印象劉三姐》被爆出該公司近年來陷入了債務危機, 還提出了破產重整申請, 作為桂林的名片之一, 這究竟是什麼一回事。

2003年入選文化部編纂的《全國文化產業典型案例》

2004年入選全國首批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

2005年獲文化部創新獎

2008年入選首批全國文化企業30強

2010年入選《首批全國文化旅遊重點名錄—旅遊演出類》

2011年《印象劉三姐》商標被國家商標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廣西旅遊活名片《印象劉三姐》

這就是“印象劉三姐”的眾多履歷之一, 身為桂林人, 可以說對印象劉三姐人盡皆知,

要知道, 它可是被稱為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演出”。

表演舞臺為2公里的水域和12座山峰, 共有600多名演職人員參與, 而就是這樣一部名聲鵲起的演出, 其製作公司—桂林廣維文化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維公司)今年8月因嚴重資不抵債。

目前廣維公司已向廣西壯族自治區高院提出破產重整申請, 而據報導, 更令人誇張的是, 高院經審查發現, 廣維公司涉訴標的達到14億餘元, 已處於將被拆分的邊緣。

紅紅火火的印象劉三姐此事每天的演出收入都成了被法院執行的款項, 公司經營難以為繼。

16年國慶接待超3.3萬人次桂林的劉三姐在全國到底多火

作為桂林本土山水的實景演出, “印象劉三姐”無疑給中外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票難求可以證明它的火爆程度, 不僅如此, 這部桂林真正的劉三姐給桂林帶來的效益也是顯而易見的。

讓我們看一組資料

1、自2004年起, 印象劉三姐正式公演, 每年演出500多場。

2、年接待國內外觀眾100多萬人次。

3、僅演出現場就提供了近700多個就業就會, 龐大的演出陣容均為當地漁民和張藝謀灕江藝術學校的學生, 許多漁民白天幹活, 晚上演出。

4、在16年的國慶前三天, 《印象劉三姐》演出10場, 累計接待觀眾3.3萬人次。

在我們感歎《印象劉三姐》演出的精彩和場次的火爆時, 誰能料想到其製作公司已經把演出收入拿來抵債, 作為桂林的旅遊名片之一, 這樣的結果著實不能讓桂林人們接受。

作為桂林的經典旅遊線路之一,

《印象劉三姐》的現場從不會讓人失望, 給你們看一組圖。

像如此完美的把山水與舞臺融合的演出, 在全國都是少有的, 而且, 背後的演員很多都不是職業演員, 有的就是桂林本土的漁民, 這就是為什麼“印象劉三姐”能震撼全球的原因之一。

印象劉三姐差點消失桂林失去它損失有多大

如果有一天你在街頭聽到, 桂林印象劉三姐取消了, 以後沒有了, 你肯定會覺得那個人在說夢話, 無論從他的知名程度還是對於桂林旅遊的重要性來說, 它都是一張名片的存在。

要知道, “印象劉三姐”極大帶動了陽朔縣乃至桂林市的旅遊, 地產, 賓館住宿, 餐飲, 交通運輸和藝術教育等相關產業發展, 給陽朔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

形成了一條比較完整的旅遊文化產業鏈。

《印象·劉三姐》若不復存在, 不僅賴以生存的800多名漁民利益受損、國家金融系統利益受損, 桂林旅遊業也將受到影響。

印象劉三姐早存亂象央視曾曝光其門票黑幕

雖說這個消息令人難以接受, 但其實反思一下, 印象劉三姐被曝光已不是第一次, 央視就曾曝光過它“50元門票後的黑幕”。

陽朔當地人肯定知道, 印象劉三姐有一條“50元門票”的黑色產業, 這些人的“肆意妄為”早就給印象劉三姐蒙上了一層層灰。

在央視的《焦點訪談》中指出, 印象劉三姐190多的門票, 而在陽朔街頭被多名大媽稱50元就能看, 並且拿出照片展示能看到的演出效果。

然而當外地遊客信以為真時, 他們卻被這些人用拉上了印象劉三姐演出舞臺的對面山頭,

一輛麵包車拉著滿滿一車人摸黑走過一段顛簸的小路, 終於到達了目的地, 小塑膠凳就是他們的坐席。

少說有100多號人就這樣密密麻麻的擠在一個山頭, 因為距離太遠, 根本就不能清楚看到舞臺, 這時候, 大媽們還會以10元的價格向你售賣望遠鏡!

這樣一套下來, 大媽們賺錢不少, 但是對於遊客來說, 對於印象劉三姐的觀賞印象是毀滅性的.....

令人唏噓的是,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 因不當地為股東及其關聯控制人代償或擔保債務, 印象劉三姐差點消失, 還好的是, 為保護本地品牌, 確保社會利益的最大化, 廣西高院果斷出手並運用破產重整制度為其換血重獲生機。

系統改造後的“印象劉三姐”究竟會擁有什麼樣的結局, 我們拭目以待。

企業陷入困境,自身戰略制定是關鍵。

不好的戰略,會讓企業債務危機越陷越深,最終不得不走上破產倒閉之路;而好的戰略,卻不但可以讓企業經營發展處於良性迴圈,還可以巧妙、合法地降低自身債務,順利擺脫擔保互保困局,走上永續經營的道路。

上海中和正道是是中國企業重組整合第一機構,彙集了一批以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教授、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與“以危化危理論”創始人艾學蛟教授、司法審計專家楊乃滇老師、重組戰略專家吳勇偉律師、企業操盤手及產業資源整合專家王永斌老師等為代表的國內頂尖重組戰略專家、資深經濟律師、司法審計專家、財務稅務導師、債務應對專家、資產整合等專家團隊,一心站在債務人,即企業方的立場上,充分為企業方考慮,為其提供專業技術服務與支援,促使企業蛻變重生。

我們拭目以待。

企業陷入困境,自身戰略制定是關鍵。

不好的戰略,會讓企業債務危機越陷越深,最終不得不走上破產倒閉之路;而好的戰略,卻不但可以讓企業經營發展處於良性迴圈,還可以巧妙、合法地降低自身債務,順利擺脫擔保互保困局,走上永續經營的道路。

上海中和正道是是中國企業重組整合第一機構,彙集了一批以著名經濟學家周德文教授、中國危機管理切割理論與“以危化危理論”創始人艾學蛟教授、司法審計專家楊乃滇老師、重組戰略專家吳勇偉律師、企業操盤手及產業資源整合專家王永斌老師等為代表的國內頂尖重組戰略專家、資深經濟律師、司法審計專家、財務稅務導師、債務應對專家、資產整合等專家團隊,一心站在債務人,即企業方的立場上,充分為企業方考慮,為其提供專業技術服務與支援,促使企業蛻變重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