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身體的這9個變化,是腎正在病變,最快半年可成尿毒癥

我國目前有1.3億慢性腎病患者, 也就是說10個人中有1個就是其中之一。 這些患者若沒有得到及時治療或堅持動態監測和治療, 將會不可避免出現腎臟功能的下降, 而腎臟功能下降到一定的程度便會發展為尿毒癥, 只能尋求透析和換腎來維持生命。

慢性腎病的9個症狀

1.乏力、容易疲勞、腰酸、腰痛;

2.尿中出現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 尿蛋白排泄增多;

3.血尿;

4.夜尿增多;

5.反復眼瞼或下肢浮腫;

6.血壓增高;

7.不明原因的貧血、皮膚瘙癢、抽筋、牙齦出血等;

8.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噁心、嘔吐等;

9.尿量減少。

通常情況下, 慢性腎病如果只是單純的藥物治療,

將病情控制住, 但沒有進行科學生活方式養護, 腎臟病會緩慢發展直到出現腎功能不全, 這個過程會在18年左右。 而從腎功能不全到腎衰竭終末期, 也就是通常說的尿毒癥階段, 在病情控制的好的情況下, 還會有下一個18年左右。 而到了尿毒癥階段, 依靠透析或者換腎, 還是能夠延長生命的。

但是如果沒有進行正規的治療, 或者治療時機太晚, 加上沒有科學的養護, 那可能真的就是幾年時間就進入尿毒癥了, 甚至最快半年即可。

怎樣治療慢性腎病?

目前, 對於慢性腎病, 西醫的治療多以激素治療為主, 但單純激素治療, 容易出現庫欣綜合征、骨質疏鬆症、股骨頭壞死、高血壓、糖尿病、胃潰瘍等併發症,

有的激素依賴甚至激素無效。 因此除了西醫治療, 也可同時採用中醫療法。

中醫療法:濕、熱(寒)、毒、淤的阻滯和臟腑功能虛損導致腎濁, 邪毒的阻滯以蛋白尿、潛血、血肌酐、尿素氮升高為主要表現, 虛損以脾虛腎損為主。 脾虛腎損是本, 蛋白尿、潛血、血肌酐、尿素氮是標。 它們之間又有相輔相成、相互依存的辯證關係。 因此, 健脾益腎、降濁解毒是整個病程的治療原則。

健脾益腎—芡實黑米糊

能夠補腎的食物有很多, 但既能健脾又能補腎的不多, 因此自古就有的一個食療健脾補腎方—芡實黑米糊, 芡實黑米糊中有黑米、黑豆、茯苓、芡實、山藥、覆盆子、豌豆。 此方來源於《中醫食療》。

黑米“益氣補腎, 健脾暖胃, 明目活血”, “清肝潤腸, 滑濕益精,

補肺緩筋”等功效, 人們俗稱 “藥米”、“長壽米”。

茯苓歸心、肺、脾、腎經。 利水滲濕, 健脾, 寧心。 用於水腫尿少, 痰飲眩悸, 脾虛食少, 便溏泄瀉, 心神不安, 驚悸失眠。 芡實益腎固精, 補脾止瀉。 用於遺精滑精, 遺尿尿頻, 脾虛久瀉, 白濁, 帶下。 此方適用於健脾補腎護腎, 將幾種食材制熟, 然後打磨成粉, 沖泡代餐食用。

怎樣預防慢性腎病

1、避免過度勞累:長期過度勞累或精神緊張都會誘發或加重腎病。 因此腎病高危人群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起居, 注意休息, 避免熬夜, 不要過度消耗體力。

2、清淡飲食:預防腎病最好提倡清淡、低鹽、低脂、優質蛋白飲食, 如果吃得過多、過於油膩, 則會加重腎臟負擔, 誘發或加重腎病。

3、不拖延感冒治療:感冒時患者身體內會出現大量免疫複合物,

對於體質差的腎病患者來說免疫複合物將會滯留在腎臟內, 對腎臟直接造成損傷。 所以發現感冒要及時去正規醫院檢查, 及時治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