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十六部門聯合發佈六大落後產能淘汰手段,要小心了

近日, 工信部等十六部門聯合發佈《關於利用綜合標準依法依規推動落後產能退出的指導意見》。

落後產能本質是嚴重浪費資源、嚴重污染環境、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產品品質不合格的生產能力。 落後產能的大量存在, 不僅使得行業整體技術水準低、競爭力差, 而且物耗能耗高、污染排放大, 嚴重破壞生態環境, 安全生產條件差, 產品品質無保障, 給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留下很大隱患。

1、堅持市場倒逼機制

健全公開透明的市場規則, 強化市場競爭機制和倒逼機制, 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 優化供給結構, 促進優勝劣汰。 發揮企業市場主體作用, 強化企業責任意識。

2、以水泥、平板玻璃等為重點

以鋼鐵、煤炭、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等行業為重點, 通過完善綜合標準體系, 嚴格常態化執法和強制性標準實施, 促使一批能耗、環保、安全、技術達不到標準和生產不合格產品或淘汰類產能(以上即為落後產能),

依法依規關停退出, 產能過剩矛盾得到緩解, 環境品質得到改善,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升級。

3、淘汰手段

(1)能耗方面

嚴格執行節約能源法, 對達不到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要求的產能, 應在6個月內整改;確需延長整改期限的, 可提出不超過3個月的延期申請;逾期未整改或經整改仍未達標的, 依法關停退出。

(2)環保方面

嚴格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對超過大氣和水等污染物排放標準排汙、違反固體廢物管理法律法規, 以及超過重點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排汙的企業, 責令採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 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責令停業、關閉。

(3)品質方面

嚴格執行產品品質法, 對相關產品品質達不到強制性標準要求的產能, 依法查處並責令停產整改;在6個月內未整改或經整改仍未達標的, 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依法關停退出。

(4)安全方面

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法, 對安全生產條件達不到相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要求的產能, 立即停產停業整頓;經停產停業整頓仍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 予以關閉;有關部門應當吊銷其相關證照。

(5)技術方面

按照有關產業政策規定, 淘汰相關工藝技術裝備, 須拆除相應主體設備。 具備拆除條件的應立即拆除;暫不具備拆除條件的, 應立即斷水、斷電, 拆除動力裝置, 封存主體設備(生產線), 企業向社會公開承諾不再恢復生產,

同時在省級人民政府或省級主管部門網站公告, 接受社會監督, 並限時拆除。 嚴厲打擊違法生產和銷售“地條鋼”行為, 依法全面拆除生產建築用鋼的工頻爐、中頻爐等裝備。

(6)產能退出

通過依法關停、停業、關閉、取締整個企業, 或採取斷電、斷水, 拆除動力裝置, 封存主體設備等措施淘汰相關主體設備(生產線), 使相應產能不再投入生產。

4、政策措施

(1)加大資金扶持

充分利用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差別電價加價收入和省級淘汰落後產能專項獎勵資金等, 對符合條件的企業職工安置、轉產轉型等予以支持。

(2)加大技術扶持

加強規劃引導和行業准入(規範)管理, 通過先進適用技術的推廣, 引導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升級,

降低產能改造成本, 提高運營效率。

(3)執行價格政策

對鋼鐵、水泥、電解鋁等行業能耗、電耗達不到強制性標準的產能, 以及屬於《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修正)》淘汰類的產能, 執行差別電價、階梯電價、懲罰性電價和超定額用水累進加價等差別化能源資源價格。

(4)落實差別化信貸政策

落實有保有控的金融政策, 對有效益、有前景, 且主動退出低端低效產能、化解過剩產能、實施兼併重組的企業, 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原則, 積極予以信貸支援。 對未按期退出落後產能的企業, 嚴控新增授信, 壓縮退出存量貸款。 運用市場化手段妥善處置企業債務和銀行不良資產。

(5)嚴格執法監管

加大節能監察力度, 全面調查重點行業能源消耗情況,嚴格依法處置主要工序或單位產品能源消耗不達標的企業。

強化環保執法,督促企業全面落實環保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處理環境違法行為,進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納入排汙授權管理的所有企事業單位必須按期持證排汙、按證排汙,不得無證排汙。

加強產品品質管制執法,全面調查生產許可獲證企業生產狀況和生產條件,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等違法行為。對因工藝裝備落後、環保和能耗不達標被依法關停的企業,註銷生產許可證。(品質技術監督主管部門負責)

嚴格安全生產監督執法,組織檢查重點行業安全生產情況,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主管部門及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負責)

(6)強化懲戒約束

對未按期完成落後產能退出的企業,由相關部門將有關資訊納入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並在“信用中國”網站等平臺公佈,在土地供應、資金支持、稅收管理、生產許可、安全許可、債券發行、融資授信、政府採購、公共工程建設專案投標等方面,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和信用約束。

全面調查重點行業能源消耗情況,嚴格依法處置主要工序或單位產品能源消耗不達標的企業。

強化環保執法,督促企業全面落實環保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處理環境違法行為,進一步完善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納入排汙授權管理的所有企事業單位必須按期持證排汙、按證排汙,不得無證排汙。

加強產品品質管制執法,全面調查生產許可獲證企業生產狀況和生產條件,嚴厲打擊無證生產等違法行為。對因工藝裝備落後、環保和能耗不達標被依法關停的企業,註銷生產許可證。(品質技術監督主管部門負責)

嚴格安全生產監督執法,組織檢查重點行業安全生產情況,依法查處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安全生產監管主管部門及其他負有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部門負責)

(6)強化懲戒約束

對未按期完成落後產能退出的企業,由相關部門將有關資訊納入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並在“信用中國”網站等平臺公佈,在土地供應、資金支持、稅收管理、生產許可、安全許可、債券發行、融資授信、政府採購、公共工程建設專案投標等方面,依法依規實施聯合懲戒和信用約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