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至除了吃餃,還得牢記這養生“四忌”······

流年時光已不在, 待到冬至歲將改。 冬至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說, 也意味進入“數九寒天”。

古代人們認為, “冬至”是陰陽二氣的自然轉化, 是上天賜予的福氣, 這一天是個吉祥喜慶的日子, 預示否極泰來, 時來運轉, 值得慶賀, 因此,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一陽節”等。

冬至後即開始“數九”, 俗稱“交九”, 意味進入到一年中最寒冷的時節。 所謂“數九”, 是指從“冬至”當天算起, 九天為一個單位, 謂之“九”, 過了九個“九”, 剛好八十一天, 即為“出九”。 從“一九”數到“九九”, 冬寒就變成春暖了。

冬至三候“一候蚯蚓結;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動。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

此時陽氣雖已生長, 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 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糜與鹿同科, 卻陰陽不同, 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 所以為陰, 而冬至一陽生, 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由於陽氣初生, 所以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今日冬至, 北方有諺語“冬至餃子夏至面”, 民間至今也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 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所以一要記得吃餃哦~

古有詩雲:“家家搗米做湯圓, 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的朋友冬至則吃湯圓。

冬至還是養生的大好時機, 主要是因為“氣始於冬至”。 因為從冬季開始, 生命活動開始由衰轉盛, 由靜轉動。 此時科學養生有助於保證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 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冬至養生, 首先要重視中老年人。 具體可以概括為20個字, 即靜神少慮、勞而勿過、節欲保精、飲食調養和起居護養。 其中飲食調節尤為重要, 俗話說, 藥補不如食補。 冬至時節應飲食多樣, 穀、果、肉、蔬合理搭配, 適當選用高鈣食品。 同時應飲食清淡、少量多餐、多食溫熱熟軟之物。

冬至養生“四忌”

一忌暴飲暴食:冬至正值歲末年初, 期間多有聚會, 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二忌受寒:冬至時節, 身體的抵抗力較差, 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 捂好背、腹和足底, 避免風寒的侵襲, 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忌大汗:中醫認為, 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 冬季應順應天時, 注意養藏, 安靜休養, 不宜劇烈運動, 大量出汗。

四忌是非: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儘量保持心態平和, 不要招惹是非, 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新年之首, 冬至快樂~

小保提醒:數九寒天從冬至開始, 請大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哦!

聲明: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東方IC”, 任何網站、報刊、電視臺、公司、組織、個人未經東方IC許可, 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