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金主斥摩拜未創造任何價值 摩拜的餅還怎麼畫下去

前段時間我們第一觀點撰文稱, 共用單車進入了寒潮。 而現在, 我要改口了:不是寒潮, 而是寒冬, 而且是不知終期的漫漫長冬。 本以為隨著悟空單車、小鳴單車倒閉, 小藍單車甩賣辦公桌人去樓空, 大洗牌後行業會朝著良性發展。 而現實卻是, 處於行業寡頭的摩拜、ofo頻頻傳出“利空”消息:先是被曝押金被挪用, 接著是被各投資人“逼婚”的消息甚囂塵上......

尤其是摩拜, 近期連它最早、最大的一位金主, 也可以說是創始人, 都在給它潑冷水了。

做創業公司的, 外面的冷言冷語算個鳥啊, 可是現在連自己家裡人都開始瞧不上自己了,

真的是“活久見”啊。

摩拜商業模式不可持續?

在12月10日的“創業者的生態圈”尖峰論壇上, 易車網和蔚來汽車創始人、摩拜投資人李斌犀利地指出:“摩拜這個事情本來挺好, 財務模型(成立), 使用者也挺開心, 5毛錢一次, 1塊錢一次也沒覺得是個事, 突然有人不收錢了, 你怎麼辦?(免費)不是一個可以持續的商業模式。 現在大家都盯著共用單車的押金問題, 那些公司是怎麼死掉的?因為不能收錢, 所以難以為繼。 ”

他還指出, 摩拜未創造任何價值。 可以說批評的很犀利了, 直接指向了廣受詬病的共用單車的盈利模式。 雖然這個問題已經被包括媒體、行業人士質疑良久, 但是自己人把這塊“遮羞布”扯下來, 還是讓人很意外。

“對外賣來說, 萬惡之源就是補貼, 全世界可能不太會有一個像中國這樣的、提供這麼多服務還免費的模式, 或者是倒貼錢的模式, 這是不健康的。 ”

言外之意就是, 補貼對於共用單車來說也是不健康的, 輸血式的發展極不健康。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作為投資者遲遲未見起色發的一種牢騷或者幽怨呢?他痛批“補貼大戰”, “炮臺、炮灰型投資”, 是不是不想再當“冤大頭”繼續燒錢了, 想抓緊推動摩拜合併, 甩掉這塊燙手山芋, 好對投資人有個交代?

作為投資人來說, 很多也到了坐不住的時候了。

11月以來, 關於ofo和摩拜合併的新聞就沒有間斷過。 並且, 呼聲最大的是雙方的投資人。 王剛、朱嘯虎、劉二海, 投資人接二連三的呼聲都指向一個方向:合(套)並(現)。

已經賊精的投資人, 經歷過樂蜂+聚美優品、美團+點評、滴滴+快的等多個賽道的教育, 讓他們認識到共用單車最好的結局就是合併, 也許這個結局一開始他們就知道, 只是每個結局的到來的時間長短的差異。

為什麼李斌的話對於摩拜舉足輕重

而李斌的發言“舉足輕重”, 因為他對於摩拜來說已經不僅僅只是一個投資人那麼簡單。

雖然摩拜公開的創始人是胡瑋煒, 但是其實摩拜成立的推手卻是李斌。 當年還是每日經濟新聞汽車記者的胡瑋煒帶了想做一款能監測心率智慧自行車的陳騰蛟去見李斌, 而李斌對這專案不感興趣, 反而提出了共用自行車的構想, 甚至還當場取了Mobike的名字。 但是陳騰蛟並不感冒,

李斌就對胡瑋煒說“不如你去幹吧”。

也許並不是很認真的一句話, 卻讓胡瑋煒真的走上了這條創業的道路。

據公開披露的消息, 李斌在2015年初就個人出資146萬元, 投資了摩拜單車, 是除胡瑋煒之外最大的自然人股東, 占比29%。 一年多後, 因為詬病胡瑋煒管理不善, 李斌又為摩拜找來空降CEO王曉峰, 並且王曉峰持股比例為20%, 而彼時胡瑋煒只有36%。 看起來, 王曉峰跟李斌更像是“一家人”, 二者加起來持股比例遠超胡瑋煒, 而李斌更是佔據了足夠的話語權。 所以不斷有傳言“摩拜創始人被架空”、“摩拜股權分散”, 也並不是沒有依據。

摩拜成立後, 從A輪融資開始, 後面的融資都是李斌主導和安排, 包括空降掌門人王曉峰。 李斌觸及的領域遠遠超過一位財務投資人的範圍,

更像一個戰略合作人, 深度參與到公司的運作。

你的情懷要投資人買單?

李斌那個不太認真的“不如你去幹吧”讓改變了胡瑋煒的人生, 也給我們帶來了一片橙紅。 但是, 但是, 也許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摩拜就已經埋下了隱患。

在摩拜成立的初期, 胡瑋煒經常在公開場合表達了對李斌的感激之情, 但是這樣的狀態並未持續太久, 二人嫌隙漸生。

就像媒體報導的, 胡瑋煒缺乏管理經驗, 更是一個“頭腦簡單”的理想主義者。 在作為代言人時, 常常語出驚人, 說出不該是一個成熟CEO該說的話。 那句“如果失敗了, 就當是做公益”, 應該讓很多投資人都很不爽過——特麼的拿著我的錢去做公益, 我同意了嗎?

而這話被摩拜的公關包裝為是有“情懷”,可是,你的情懷為什麼要讓投資人買單?沒有盈利的投資都是耍流氓。逐利是資本的唯一訴求,情懷是個什麼東西?

而有的時候,胡瑋煒仿佛又清醒十足,知道要討好投資人,要一切都為投資人著想。但是用力過猛了。比如她還對媒體說過“摩拜單車用戶量沒做到2000萬就不夠牛逼,不好賣掉。”聽完這話的李斌可以說是一臉黑線,這特麼的也太“赤果果”了,就算這麼想也不能這麼說啊!

胡瑋煒常常的“語出驚人”讓李斌覺得降低了摩拜的品牌價值,變得很low。為了不想讓摩拜最後變成loser,李斌找來了更成熟穩重的王曉峰。從此王曉峰統管摩拜,胡瑋煒都要向他彙報。並且,比胡瑋煒還晚一年加入摩拜的王曉峰,作為“聯合創始人”出現在公眾面前。而隨著王曉峰代表摩拜露面的越來越多,大家都開始疑惑究竟誰是摩拜的老大?

顯然,李斌這樣不留情面,雷厲風行地找來王曉峰,是怕胡瑋煒搞砸了,怕真的到頭來把摩拜做成了“公益”。但是這樣做,也讓他與胡瑋煒、王曉峰三者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尤其胡瑋煒,應該是很不平衡的吧。而這個因素,對於摩拜來說,又是前進路上的一股阻力。

隨著擁護合併的聲音越來越多,再一次融資也會變得更加艱難。遲遲找不到出路的盈利模式,甚至於連投資人兼“主心骨”都開始唱衰,不知道處境如此尷尬的摩拜,該何去何從?

而這話被摩拜的公關包裝為是有“情懷”,可是,你的情懷為什麼要讓投資人買單?沒有盈利的投資都是耍流氓。逐利是資本的唯一訴求,情懷是個什麼東西?

而有的時候,胡瑋煒仿佛又清醒十足,知道要討好投資人,要一切都為投資人著想。但是用力過猛了。比如她還對媒體說過“摩拜單車用戶量沒做到2000萬就不夠牛逼,不好賣掉。”聽完這話的李斌可以說是一臉黑線,這特麼的也太“赤果果”了,就算這麼想也不能這麼說啊!

胡瑋煒常常的“語出驚人”讓李斌覺得降低了摩拜的品牌價值,變得很low。為了不想讓摩拜最後變成loser,李斌找來了更成熟穩重的王曉峰。從此王曉峰統管摩拜,胡瑋煒都要向他彙報。並且,比胡瑋煒還晚一年加入摩拜的王曉峰,作為“聯合創始人”出現在公眾面前。而隨著王曉峰代表摩拜露面的越來越多,大家都開始疑惑究竟誰是摩拜的老大?

顯然,李斌這樣不留情面,雷厲風行地找來王曉峰,是怕胡瑋煒搞砸了,怕真的到頭來把摩拜做成了“公益”。但是這樣做,也讓他與胡瑋煒、王曉峰三者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尤其胡瑋煒,應該是很不平衡的吧。而這個因素,對於摩拜來說,又是前進路上的一股阻力。

隨著擁護合併的聲音越來越多,再一次融資也會變得更加艱難。遲遲找不到出路的盈利模式,甚至於連投資人兼“主心骨”都開始唱衰,不知道處境如此尷尬的摩拜,該何去何從?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