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至後,是心腦血管患者最危險時期!醫生告誡:別做4件事

【冬至】2017年12月22日是第22個節氣:冬至。 冬至到小寒、大寒, 是最冷的季節, 患心臟和高血壓病的人往往會病情加重, 患"中風"者增多, 天冷也易凍傷。

因此, 在寒冬季節, 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來說, 要特別提高警惕, 謹防發作。

冬季養生四忌

一忌暴飲暴食:冬至正值歲末年初, 期間多有聚會, 切記不要暴飲暴食。

二忌受寒:冬至時節, 身體的抵抗力較差, 外出時一定要戴圍巾, 捂好背、腹和足底, 避免風寒的侵襲, 才能不感冒生病。

三忌大汗:中醫認為, 大量排汗同時也會耗費大量精氣。 冬季應順應天時, 注意養藏,

安靜休養, 不宜劇烈運動, 大量出汗。

四忌是非:冬季是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儘量保持心態平和, 不要招惹是非, 避免因情緒激動引起的突發疾病。

應採取以下預防措施:

1.注意防寒保暖。 在氣溫降到10℃以下時, 要及時增添衣服, 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 又要柔軟寬鬆, 不宜穿得過緊, 以利血液流暢。

2.合理調節飲食起居, 不酗酒、不吸煙, 不過度勞累。

3.保持良好的心境, 情緒要穩定、愉快, 切忌發怒、急躁和精神抑鬱。

4.進行適當的禦寒鍛煉, 如平時堅持用冷水洗臉等, 提高機體對寒冷的適應性和耐寒能力。

5.隨時觀察和注意病情變化, 定期去醫院檢查, 按時服藥, 控制病情的發展, 防患於未然。

另外, 還要注意老人體溫是否低於35℃。 體溫過低的老年患者,

發病多緩慢, 甚至危及生命時也無明顯症狀。 這類病人一般不出現寒戰, 但得不到及時治療就會出現意識模糊、語言不清, 繼而昏迷, 體溫隨即降至30℃以下。 此時, 患者脈搏及呼吸甚微、血壓驟降、面部腫脹、肌肉發硬、皮膚出現涼感。 因此, 在寒冷的冬季, 老人的居室應採取防寒保暖措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