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機器人大軍來襲城市生活悄然改變

能聽懂人話家中清潔衛生的掃地機器人、可以將的酒店自助訂房機器人、可以為鋼板進行組裝焊接的機器人……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 機器人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 它們在幫助人類生產生活的同時, 也成為助推世界科技進步的重要標誌。

太原市某大型機械製造公司車間內的焊接機器人。

遍地開花 你我身邊已有機器人身影

“你好, 我叫大白, 是你的私人健康助手。 ”你是否還記得電影《超能陸戰隊》中那個無所不能的機器人“大白”。 當你還在為“大白”的智慧化感到震驚的同時, 現如今, 這種類似的機器人已經出現在我們視野中。

“我們廠家生產的這台掃地機器人非常智慧, 可以將您家中無死角清掃。 而且, 清掃完畢後, 它會自動回去充電, 不必您親自操作。 ”12月19日上午, 省城某商場一家電器專賣店中, 一位店員正在為顧客介紹掃地機器人如何操作。

正在一旁圍觀掃地機器人工作的小張是一名高校學生, 他告訴記者, 他在一次與女朋友外出遊玩時, 路過一家咖啡店, 見到過一台可以為顧客斟酒的服務型機器人。 “這台機器人非常智慧, 它知道杯子的容量有多大, 倒酒時不會溢出來。 倒啤酒時, 還會把杯子稍稍側一些, 這樣酒倒出來不會起沫, 真的非常人性化。 ”

而家住省城的王女士家, 則有一台兒童陪伴機器人。

這台機器人不僅能促進嬰幼兒的智力發育, 給寶寶聽音樂、聽故事、教數學、學說話, 而且知識儲備絕對比爸媽厲害。 “現在的孩子都是一個人玩、一個人做作業, 沒有小夥伴陪, 所以我才想到要給她買一個機器人陪她。 ”

提高效率 機器人來提速

太原市小店區某大型機械製造公司車間內, “嗞嗞嗞”的焊接聲此起彼伏, 電火花不時噴薄而出, 一台由我國自主研發的焊接機器人正在勤奮地工作。

在現場, 記者看到, 這台身穿紅色外衣的機器人有一條巨長的手臂, 焊絲沿著手臂穿出, 且手臂可以360°旋轉, 操作這台機器人的工作人員則是它的另一位“同事”。 操作人員只需遠距離操縱一個遙控裝置, 便可使這台焊接機器人根據指令,

完成達到要求的焊接工作。

而更多的時候, 這台機器人只需要一個程式語言, 便能出色地完成任務。

“以前沒有引入焊接機器人時, 一個鋼槽軌座需要一個工人連續不停地焊接兩個小時才能完工。 現如今, 機器人只需要半小時便可完工, 品質也比人工作業更加穩定, 在解放人工的同時, 大大提高了效率, 工藝也更加完美。 ”該車間設備專管員王鴻生對記者說。

而在太原郵政並州路郵政儲蓄網點內, 則有一款身著郵政主題綠色工作服的智慧型機器人——郵小萌。 它是山西郵政引進的首批實體智慧服務型機器人之一, 不僅會唱歌、跳舞, 還能輔助大堂經理開展業務諮詢、活動推廣、廳堂沙龍、產品推薦和遠端遙控等工作。

其搭載了各項最新的人工智慧交互技術, 整合了包括語音辨識、語音合成和自然語言理解技術, 以及圖像、聲紋等多項人工智慧技術, 能吸引使用者的眼球, 使網點的氛圍變得輕鬆活潑, 吸引客戶。 對金融消費者來說, 在銀行網點與智慧型機器人打交道既新奇有趣, 又便捷高效, 為辦理銀行業務增添了樂趣, 同時, 業務查詢、產品介紹和諮詢等服務通過智慧型機器人就能實現, 不再需要去櫃檯排隊辦理, 能夠縮短客戶辦理業務的時間。 對銀行來說, 網點智慧型機器人能改變網點的傳統形象, 能給銀行帶來更多的客戶和業務機會。

據瞭解, 山西郵政引入的首批實體智慧服務型機器人共5台, 布放在太原市的並州路、義井、新開南、學府西、平陽南等郵政網點。

人工智慧興起 行業迎來高速發展新機遇

變革的浪潮撲面而來, 從無人值守的焊接式工業機器人, 到可以用語音、手勢操控的生活類機器人, 再到可以進入火場直接參與救火的消防坦克特種機器人……機器人早已進入我們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8月召開的世界機器人大會上, 中國電子學會發佈了《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年)》。 報告指出, 2017年, 中國機器人市場預計規模將 達 到 62.8 億 美 元 , 2012-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達到28%, 其中, 工業機器人42.2億美元, 服務機器人13.2億美元, 特種機器人7.4億美元。

報告中還指出, 當前, 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工業、特種機器人市場增速穩定, 服務機器人增速突出。 技術創新圍繞仿生結構、人工智慧和人機協作不斷深入,產品在教育陪護、醫療康復、危險環境等領域的應用持續拓展,企業前瞻佈局和投資並購異常活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新一輪增長。

剛剛結束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智慧網聯汽車將改變交通形態,使得出行更為低碳、高效、安全;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將改變基層醫技人員匱乏的現狀,輔助醫生改進治療方案;服務機器人將為老人和兒童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更高品質的生活。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大批量機器人的上市,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

本報記者 郭鵬 文/圖

技術創新圍繞仿生結構、人工智慧和人機協作不斷深入,產品在教育陪護、醫療康復、危險環境等領域的應用持續拓展,企業前瞻佈局和投資並購異常活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新一輪增長。

剛剛結束的第四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工業和資訊化部副部長陳肇雄表示,在可見的未來,人工智慧產品和服務將逐步走進千家萬戶,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智慧網聯汽車將改變交通形態,使得出行更為低碳、高效、安全;醫療影像輔助診斷系統將改變基層醫技人員匱乏的現狀,輔助醫生改進治療方案;服務機器人將為老人和兒童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更高品質的生活。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大批量機器人的上市,我們的生活將變得更加美好。

本報記者 郭鵬 文/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