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養生小貼士之散步,先為自己的健康定一個小目標

在這裡分享給大家一招最簡單的去除頭痛方法——散步。

如果想每天早晨起來精神爽, 杜絕緊張性頭痛, 只需每日散步兩次, 每次10分鐘, 其中一次在傍晚飯後。 散步能令身心放鬆, 最終達到放鬆全身緊張、疲勞的肌肉, 進而治療與精神緊張有關的頭痛的目的, 而不需要藥物治療。 專家認為, 要治療精神緊張的頭痛, 先從放鬆肌肉做起, 增進血液迴圈。

美國著名醫學博士弗勒先生發現, 每天10分鐘快步行走不但對身體健康有極大的裨益, 且更能夠使消沉意志一掃而光。 快步行走, 情緒放鬆, 特別是當你感到情緒低落時,

不妨快步走上十幾分鐘, 你會心情輕鬆、愉快、平靜, 減少憂慮, 感到自己充滿了活力。

散步的好處十分明顯:

促進血液迴圈

長期坐著或站著工作的人, 容易發生腿脹、靜脈曲張和痔瘡等疾病, 原因是身體下部的靜脈淤血, 不易流回心臟。 散步中, 下肢肌肉加強活動, 有節奏地擠壓靜脈血管, 促進血液迴圈, 對血液迅速回心有利。

促進腸胃消化

身體活動少的時候, 胃腸的活動也會跟著減弱, 很容易引起消化不良、便秘。 若飯後散步, 由於腹部肌肉收縮, 呼吸略有加深, 隔肌上下運動加強, 加上腹壁肌肉運動對胃腸的“按摩作用”, 消化系統的血液迴圈會加強, 胃腸蠕動增加, 消化能力提高。

促進肺活量

當人們較長時間坐著,

肺的擴張會受到一定限制, 影響呼吸的深度。 散步時, 身體挺直不弓, 胳膊擺動自由, 使肺的換氣量大大提高。

防治失眠

有節奏的散步, 也對人的大腦皮層造成一種單調而反復的刺激, 能夠促進大腦皮層抑制過程的發展, 使工作累的神經細胞得到充分休息。 所以, 有人也用睡前散步的方法來防治失眠。

如果你已經決定把散步列入自己的養生方案, 那還有幾種方法可參考:

普通散步法:用慢速和中速行走, 每次30~60分鐘, 每日2~3次。 適宜在風景秀麗的地方休閒。

定量散步法:包括在平地和坡地上步行。 例如在3度斜坡上步行100米, 漸漸增至在5度斜坡上行走15分鐘, 再在平地上行走15分鐘。

擺臂散步法:散步時兩臂有節奏地向前後擺動,

可增進肩部及胸廓的活動, 適用於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人。

摩腹散步法:一邊散步, 一邊按摩腹部, 這對有消化不良和胃腸疾病的人很有益處。 步行鍛煉後的保養

散步後回到家, 最好就打赤腳, 徹底放鬆。 洗澡時注意用熱水泡泡腳, 可以緩解足部疲勞。 洗完澡後, 坐在床上, 放鬆兩腿, 用手由下至上按摩, 能幫助促進新陳代謝, 排除毒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