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賀!田克恭團隊在豬偽狂犬病毒變異株gB保護性抗體方面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PLOS Pathogens》線上發表了河南農業大學牧醫工程學院教授、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團隊在豬偽狂犬病毒(PRV)變異株gB糖蛋白保護性抗體領域的最新研究結果--Two classes of protective antibodies against Pseudorabies virus variant glycoprotein B: implications for vaccine design。

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田克恭

PRV是一種能夠感染多種動物的重要病原體。 自2011年起, 我國多省免疫豬群出現gE抗體轉陽, 提示有RPV變異毒株出現。 田克恭教授團隊率先在國內確診PRV變異株, 開展致病機制研究, 研究結果發表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等國際著名雜誌上。

為了進一步研究PRV變異株免疫機制, 田克恭教授團隊通過大量單克隆抗體的篩選與鑒定,

獲得了針對囊膜糖蛋白gB的14株補體依賴性抗體和1株補體非依賴性的廣譜中和抗體(1H1), 通過與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團隊合作, 成功解析了PRV gB胞外域、domain IV及1H1 Fab晶體結構, 確定了兩類抗體在gB上的表位分佈。 其中, 14株補體依賴性抗體的表位均位於gB頭部區(domain IV), 而廣譜中和抗體1H1的表位則位於含有融合環(fusion loop)的基部區(domain I)。 研究進一步發現, 1H1結合表位在gB domain 基部區第210位異亮氨酸的helix螺旋區域, 突變試驗證明第214位天冬氨酸在gB和1H1相互作用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提示1H1抗體可能通過抑制膜融合發揮中和作用。 該研究結果成功闡明了具有廣譜中和活性的1H1抗體的保護機制, 為開發安全、有效的PRV疫苗提供了新的思路。

該文章第一作者李向東博士

該文章第一作者為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李向東博士, 國家獸用藥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河南農業大學田克恭教授和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高福院士團隊施一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畫、科技部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以及河南省重大科技專案等的資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