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牛!教你10分鐘讀懂臨床研究文獻!

醫學不同於其他行業, 是一個嚴肅、嚴謹的行業。 做事、說話都要有證據(Evidence), 即我們常說的循證證據(Evidence-based), 沒有證據支持, 就仿佛流沙或浮雲, 不可信, 也不可靠!

那證據究竟從何而來?如何產生?

證據就來自於一篇篇發表在各類SCI期刊的文獻(paper)中, 並且需要我們從文獻中深度解讀和挖掘。

既然是證據, 就會有高下之分, 那我們如何判斷哪些是高級別證據, 哪些是低級別證據呢?

既然證據來源於文獻, 那文獻的品質既能代表證據的品質, 而通常我們從兩個維度衡量證據的品質。

1:影響因數(IF, impact factor)

2:被引用次數(Times cited)

通常影響因數越高,

被引用次數越多, 代表了文獻的品質越高。

可是文獻大都冗長又晦澀, 對於非專業醫生或醫學部的我們而言, 真的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每次讀文獻, 總是很壓抑(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感受)。

今天嚴老師傳授各位看官10分鐘掌握文獻核心知識點的秘笈!

我們以2017年吳一龍教授等發表于JCO雜誌的ADJUVANT研究為例(一項肺癌輔助治療領域劃時代意義的研究, 吳一龍教授也是本人崇敬的學者)。

初看文章, 密密麻麻, 密集恐懼症有木有?

OK, 首先, 我們先嘗試歸類, 文章可以細分為3個組成部分。

一:文字, 4個段落。 分別是Summary(總結), Introduction(介紹)、Methods(方法)、Results(結果)和Discussion(討論);

二:圖(Figure), 3個圖。 分別是Study profile(研究資料)、DFS(無病生存期)和Subgroup analyses of DFS(各亞組中的DFS分析);

三:表(Table), 2個表。 分別是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and demographics(患者的基線特徵)和Adverse events(副反應事件)。

Step 1:閱讀文章的Summary中的Methods(方法)和Interpretation(解讀)。

ADJUVANT研究是一個開放標籤、隨機的III期研究, 研究入組的II-IIIA期EGFR突變陽性NSCLC的術後患者, 以1:1的比例隨機分為吉非替尼組和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 研究發現吉非替尼組較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顯著延長患者的DFS, 並且減少毒性,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品質。

僅通過兩小段文字的解讀就能快速掌握該研究的目的、設計、患者類型、主要研究終點和大致的研究結果(陰性還是陽性, 有沒有達到研究的主要觀察終點)。

Step 2:閱讀文章的Summary中的Findings(發現)以及Figure1和2。

ADJUVANT研究啟動於2011年9月19日, 完結於2014年4月24日, 篩選了483例患者, 其中222例隨機分為實驗組:吉非替尼組(111), 對照組: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111), 中位隨訪時間36.5個月, 中位吉非替尼組DFS 28.7個月,

中位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DFS 18個月, 顯著延長了10.7個月, P=0.0054, HR=0.60。 吉非替尼組的3級以上副反應是ALT和AST升高, 而長春瑞濱聯合順鉑組是中性粒細胞減少、白細胞減少和嘔吐。 7例接受吉非替尼、20例接受長春瑞濱聯合順鉑治療患者報告了嚴重毒副反應, 沒有治療相關的間質性肺炎發生。

如上內容是STEP 1行動中內容的數位化補充, 讓我們對研究的整體結構有了更具體和具象的理解。

STEP 1&2 是快速掌握文獻核心知識點的基本動作, 必須做到!

STEP 3:閱讀文章的Figure 3。 各亞組中的DFS分析, 森林圖中的不同分層因素的資料相對總體人群(ITT)更貼近真實的診療實踐, 有助於我們分析、判斷哪些細分患者人群相對更獲益或少獲益。

STEP 4:閱讀文章的Table 1和2。 患者的基線特徵和副反應事件。

副反應是影響研究結局和地位的重要因素, 反覆運算的藥物不僅需要療效好, 也要副反應可控。

STEP 5:閱讀文章的Discussion。 Discussion其實是文獻的精髓所在, 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文獻能夠發表在哪種級別的期刊上。 其中包含了研究者設計此項研究的原因, 對結果的解讀(意義, 對科研或實踐的影響, 研究的局限性等), Discussion在一定程度上已經類似一篇綜述小品, 反映了作者的洞察、理解以及未來趨勢的預測。

STEP 3-5是可選動作, 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選修, 強化對研究和領域的進一步理解!

最後, 在有閑、有心的情況, 可以閱讀文獻餘下的部分, 完整對研究來龍去脈和疾病領域整體的理解!

學海浩瀚無涯, 學習是必須的, 但並非所有的文獻都值得精讀,

有的放矢, 有所取, 有所棄, 結合自身的職業定位, 平衡好效率和專業, 方能學的快, 學的好!

編輯:木森的夏天

24小時醫學頻道不僅可以觀看現場網路直播, 還可以下載“24小時醫學”app同步觀看哦, 過後還可無限看回播, 足不出戶掌握最新專業醫學資訊。

讓醫學更有趣有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