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行走東南亞,第75,76天,雨中游會安,陰冷,峴港影院爆笑

【導覽】雨中游會安古城, 多了些清冷, 缺了些溫暖。 感覺古城游就是走馬觀花, 福建會館, 中華會館, 關帝廟等, 哦還有日本人修的來遠橋。 回到峴港, 晚上去看了電影JUMANJI決戰叢林。 英文原聲, 越南語字幕, 和當地人一起嘻嘻哈哈, 不過我的笑點會慢半拍。
​​​【正文】從峴港到會安三十公里, 三十塊租的摩托車, 大約四十分鐘到會安, 原本如果天氣晴好沿著濱海路騎行挺愜意的, 無奈小雨犀利, 透心涼, 讓我想起了在蘭卡威雨中騎行的陰冷。 到達會安, 把摩托車停了, 一個中年婦女在收停車費, 說一個小時2萬, 兩個小時4萬,

滾犢子, 搶錢啊, 在美奈停車收費都只收五千!打算走的時候就給2萬, 四萬休想。
​會安位於越南中部, 距峴港30公里處海邊, 原為占婆國的對外貿易港口, 古稱“大占海口”。 早在17世紀, 它便與麻六甲成為東南亞最重要的商埠, 也是越南最早的華埠。 幾百年來華人在此繁衍生息, 形成一個繁榮昌盛的華人社區, 華人會館非常多, 有中華會館、潮州會館、福建會館、廣肇會館、瓊府會館, 還有關帝廟、佛寺、各姓宗祠等, 會館建築雄偉壯麗, 金碧輝煌, 保持著傳統的中華建築風貌。 在會安, 到處是中式、日本式的建築, 而且保存完整, 既沒有遭到戰火的破壞, 也沒有因修建高樓大廈而拆過。 現今完好保存下來的會安許多古建築、古街道, 體現了中國、日本、越南文化與建築風格的有機結合。
街道的佈局、建築的式樣, 既展現了中華建築的古樸和優雅, 又融入了當地人的自然審美觀和生活情趣。 遊客在這裡既能欣賞到古老的文化傳統, 又能感受到濃郁的地域氣息。 以上節選自網路。
​​​​​​​​​​約兩小時回到停車點, 給了兩萬, 中年婦女說四萬四萬, 我說其他地方只收五千, 你搶錢啊!她悻悻地走掉了!其實換個地方停車根本就不用錢的!這位也是生財有道啊!

回到峴港, 始終沒找到越南的本土宗教聖地, 高臺教, 融合了佛教, 道教, 基督教, 儒教等幾大宗教, 所以耶穌和如來會被供奉在一處, 孫中山雨果都是神靈!

晚上和越南朋友一起去吃了當地特色的食物。
​​​搞笑的是晚上一起去看美國電影JUMANJI,

英文原聲, 越南語字幕, 和當地人一起哈哈大笑, 只是我笑的會比較滯後, 因為需要時間去理解英語。 感覺越南人已經完全適應了拉丁化的文字, 所謂越南恢復漢字只是我們意淫罷了。 越南人現在對漢字完全陌生, 和西方人一樣覺得漢字書寫太難了!

今日和一個在柬埔寨認識的驢友碰面, 也是緣分呐。 一天休整, 到當地人的食肆品嘗最當地的食物。
​​​沙灘上的小姑娘。
​晚上夜車去河內, 離中國越來越近, 我也達到旅行的最高境界了, 想回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