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微量元素:“鐵”定健康

鐵是人體必需微量元素之一, 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也是最容易缺乏的一種。 鐵是合成血紅蛋白和肌紅蛋白的重要原料, 更是一系列氧化還原反應系統中許多酶的輔酶, 參與氧的運輸、細胞呼吸等重要生理過程。

★ 缺鐵與缺鐵性貧血

兒童缺鐵與缺鐵貧血是兒童時期常見病, 是因食物中鐵攝入不足, 體內鐵儲存缺乏, 造成機體缺鐵, 導致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引起貧血。 缺鐵性貧血為世界性的健康問題, 也是我國主要的公共營養問題。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世界範圍內貧血人數達到20億人, 其中有50%的人可以歸因於鐵缺乏。

根據《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 我國6歲及以上居民貧血率為9.7%, 6-11歲兒童貧血率為5.0%。

營養搭配

病因

1.胎兒期儲鐵不足:胎兒自母體(主要在妊娠最後3個月)獲得鐵儲存於體內, 以備出生後應用, 故新生兒體內儲鐵多少與母親孕期鐵營養、胎齡及出生體重成正比.

2.食物中攝入鐵量不足:食物鐵攝入不足是發生缺鐵與缺鐵性貧血最主要的原因。 6月齡後仍以純母乳餵養, 不及時增加含鐵豐富的輔食則易發生鐵缺乏或缺鐵性貧血。 年長兒童挑食、偏食等不良的飲食習慣, 導致膳食結構不合理, 鐵攝入不足不能滿足機體需要, 發生缺鐵性貧血。

3.生長發育因素:兒童生長發育迅速, 鐵需要量相對成人多。

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出生後要“趕上生長”, 生長速度更快, 故相比足月兒更易發生貧血。

4.疾病引起鐵消耗:腸息肉、鉤蟲病、鼻出血等慢性失血, 腹瀉、反復感染等慢性疾病影響鐵的吸收利用、增加消耗, 以及其他急性出血、溶血性疾病等均可引起貧血。

小兒餵食

常見表現

1.一般表現:皮膚黏膜漸蒼白, 以口唇、指(趾)甲床以及口腔黏膜蒼白最明顯;體力差、易疲勞、不活潑、不愛動;食欲低下、精神萎靡;年長兒可口述頭暈、耳鳴、眼花, 注意力不集中, 學習能力下降。

2.抵抗力下降:體內鐵缺乏時, 常使許多與殺菌有關的含鐵酶及鐵依賴酶活力下降, 還可直接影響淋巴細胞的發育與細胞免疫力, 因而鐵缺乏和患缺鐵性貧血兒童易發生反復感染。

補鐵後免疫力可恢復。

3.增加鉛的吸收:缺鐵導致對二價金屬(如鉛)的吸收率增高。

小兒餵食

預防措施

1.胎兒期:孕母膳食中應供給足夠的鐵, 鼓勵多食含鐵豐富的的食物, 每餐應有魚、肉、肝等動物性食物, 飯後適當攝入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以促進鐵的吸收。 不足時應及時補充, 特別是妊娠最後3個月, 以防止孕母嚴重缺鐵。

2.嬰兒期:

(1)早產和低出生體重

提倡母乳餵養, 純母乳餵養兒從出生2月齡開始補鐵, 直至一周歲。 人工餵養兒應採用鐵強化配方奶, 一般無需額外補鐵。

(2)足月兒

因母乳中鐵吸收率高, 大力提倡母乳餵養至少4個月。 6月齡開始可給予鐵強化食品, 如嬰兒配方乳或鐵強化米粉, 並陸續添加含鐵豐富的食品,

如蛋黃、肝泥、魚泥、肉泥等, 補鐵應持續到一歲末, 最好能到2歲。

3.幼兒期:注意食物的均衡和營養, 糾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飲食習慣;多採用含鐵量多、吸收率高的食物, 保證足夠的動物性食物和豆類製品, 同時鼓勵進食含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和水果, 促進鐵的吸收。

4.按時進行健康檢查, 預防感染性疾病及寄生蟲病

★鐵中毒

鐵雖然為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 但攝入過量的鐵將產生慢性或急性鐵中毒, 導致肝硬化、胰腺纖維化等。

病因

鐵化合物廣泛用於非處方藥物和處方藥物中, 最常見的是硫酸亞鐵(20%鐵元素)、葡萄糖酸鐵(12%鐵元素)、富馬酸亞鐵(33%鐵元素)。 鐵中毒大多是由於誤食過量硫酸亞鐵所致。 幼嬰可因內服硫酸亞鐵40mg~1.5g發生嚴重中毒,

甚至死亡;較大小兒有因誤服10~15粒糖衣亞鐵丸(每丸0.3g)中毒致死;也有因食鐵鍋裡煮的酸性水果而引起鐵中毒。 注射鐵製劑過量可以發生嚴重中毒。

需要注意的是, 地中海貧血患者骨髓造血活躍, 反復輸血、富含鐵食物攝入過多、飲酒、藥物、營養缺乏等引起腸上皮細胞的損害, 鐵易吸收, 儲存在組織內, 較正常人群易發生繼發性鐵中毒。

常見表現

急性鐵中毒早期表現為噁心、嘔吐、抽搐、胃腸出血等;如果鐵極度過量會出現呼吸急促、心動過速、低血糖、煩躁、驚厥、嗜睡、休克和昏迷等症狀。 鐵中毒是兒童中毒死亡的首要因素。

處理措施

若發生兒童過量食用家中常備藥物, 請務必及時就醫, 切勿擅自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