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佛教傳奇人物:宗喀巴大師的一生

宗喀巴(西元1357年~西元1419年), 法名羅桑紮巴(善慧之意), 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創立者、宗教改革家。

▲ 宗喀巴大師銅質鎏金塑像

宗喀巴, 西元1357年10月10日誕生於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今魯沙爾鎮塔爾寺所在地), 由於他的出生地湟中藏語叫做“宗喀”, 所以尊稱他為宗喀巴, 意為在宗喀這個地方出生的人。

宗喀巴的父親是蒙古族, 名叫達爾喀且魯崩格, 母親是藏族, 名叫馨茂阿卻, 兩個人都是很虔誠的佛教徒, 生有子女六人, 宗喀巴排行第四。

3歲時(1360年), 宗喀巴的父親就帶著他到夏宗寺和若白多傑活佛相見, 若白多傑活佛給宗喀巴灌頂加持,

授了近事戒。

7歲時(1364年), 宗喀巴被家人送到夏瓊寺, 當時這是一座噶當派的寺院, 師從曲結頓珠仁欽(1309一1385), 取密宗名為端月多傑, 後又受沙彌戒, 取法名羅桑紮巴(善慧之意)。

16歲時(1372年), 宗喀巴為了進一步控求佛法, 他離開夏瓊寺前往西藏求學佛法, 拜各教派高僧為師, 吸取各家之長。 由於他已經在夏瓊寺學習了9年佛法, 在佛學方面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對佛教密乘教典、灌項諸法瞭若指掌。 在他求學的過程中, 也經常給別人講經說法, 當時他已經能講17部經典, 包括大乘顯宗各派的代表著作, 而且不會發生混亂和遺漏。 人們對此非常欽佩, 認為這不是一般人的才智所能達到的, 宗喀巴的聲望也隨之越來越高。

17歲時, 宗喀巴到達拉薩東面的止公山林, 在止公寺向阿仁波切座前聽受大乘發心儀軌、大印五法、拿熱六法等教法。 後又到拉薩西面的極樂寺, 從吉祥獅子和善滿聽聞經論。 又奉功德海和烏錦巴為正副阿闍黎學習《現觀莊嚴論》。 又依曼殊寶聽受《大乘莊嚴論》等及彌勒菩薩所造諸論。 這樣幾年之內學習了好多顯密經論。

19歲時, 宗喀巴在那塘學習《現觀莊嚴論》, 由於論中多引《俱舍》原文, 比較難懂, 因此又發心學《俱舍》。 在那裡他又從義賢譯師聽受意樂賢的《俱舍釋》。

20歲那年夏天, 宗喀巴又到澤欽請慶喜祥講《現觀莊嚴論》。 慶喜祥又介紹他到仁達巴那裡聽聞《俱舍》和《入中論》。 仁達巴的學問修持都極好, 因此成為宗喀巴一生中最重要的師長。

那年秋季, 又從大譯師菩提頂受學《集論》。 冬天從慧明律師聽受《毗奈耶根本經》及其《釋論》。

宗喀巴22歲時, 仁達巴為他講《集論》《入中論》。 那年秋後閉關專修, 兼閱經論, 對於法稱的理論, 生起了無限的信心。

24歲那年的春天, 宗喀巴到那塘聽受高僧義賢講授所著《釋量論》的注釋。 夏季, 他在那塘立《釋量》、《集論》、《俱舍》和戒律四部之宗, 同時受學許多密法。 秋間在藹寺從空賢學詩詞, 同時從那塘住持慶喜幢受得中觀宗重要經論的傳承。 當時西藏中觀宗諸論傳承的人很少, 由於宗喀巴得到傳承, 加以宣揚, 後來受到中觀宗諸論傳承的人就很多了。

▲ 宗喀巴唐卡畫像

藏傳佛教發展到宗喀巴生活的時代時, 勢力強大的噶舉、薩迦等教派,

在佛教戒律、本質方面均有頹敗之勢、在政治上的爭鬥成了佛教上層勢力的主導。 宗喀巴在茫茫求學生涯中看到了當時西藏佛門風氣存在很多不良問題, 故下定決心繼續努力, 潛心修煉, 他日重振佛門, 所以每學完一部重要經論就去各地辯經會上實踐, 每到一處辯經聲音洪亮, 勢如破竹, 攻無不克, 辯無不勝。 抱著對佛學的極大熱忱和苦苦修煉的堅定決心, 中年時代的他佛學造詣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境界。

38歲時, 宗喀巴戴黃色桃形僧帽, 表示他區別於其他教派, 不同於那些敗壞戒律的修行者, 決心繼承和尊守印度大師釋迦室利所規定的戒律。 他的號召和行動, 得到帕竹地方政權的積極支持, 也受到了廣大僧俗的熱情歡迎。

51歲時(1407年), 宗喀巴赴前藏, 在寒若卻頂安居, 大弟子克主傑初次參謁, 為授大威德灌頂。 這一年造《中觀論廣釋》。

52歲時, 宗喀巴造《辨了不了義論》。 這一年6月, 明成祖派大臣四人, 隨員數百人, 到西藏迎請宗喀巴來漢地, 他婉然辭謝。 大臣們轉請派一上首弟子代表前往, 他便令大弟子釋迦智到京, 謁見了永樂帝以後, 被封為大慈法王。 同年《中觀論廣釋》造訖, 在有六百多位三藏法師的聚會中, 廣為宣講。 此外還講了《中論》、《密宗道次第》等。 又應徒眾之請, 興建根本道場格登寺。 第二年來到格登寺, 講述《菩提道次第》、《集密月稱釋》等。

宗喀巴大師刻苦學習, 經過長期的苦學精修, 創建了一整套佛學體系, 其重要論著《菩提道次第廣論》和《密宗道次第廣論》無上瑜伽修法就是其思想體系的總結, 也是他創立格魯派的理論基礎。“格魯”意為“善規”。因為宗喀巴大師戴黃色桃形僧帽,所以又稱格魯派為“黃帽派”、“黃教”。宗喀巴大師強調修行次第,要先顯後密,顯密並重,“提倡苦行”,僧人不結婚,戒殺生,禁飲酒,斷絕世俗交往等等。

▲ 宗喀巴大師塑像

53歲時(1409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創建甘丹寺,擔任首位法台。並在當時藏王紮巴堅贊的支持下,發起了一個祈願大法會,格魯派從此誕生,從那時起經過幾百年、幾十代西藏執政者和中原王朝的頂力支持,到今天格魯派已經成為雪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影響最大、傳播範圍最廣的藏傳佛教派別。

58歲時(1414年),藏王迎請宗喀巴赴聞地的紮西朵喀安居,為三藏法王數百人宣講《中觀》、《因明》、《菩提道次第》等。大弟子根敦主初次參謁,後回到格登寺。

59歲時,宗喀巴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論》。

60歲時(1416年),宗喀巴的弟子絳央卻傑興建哲蚌寺。

62歲(1418年)時,宗喀巴在格登寺《入中論廣釋》造訖。歲末,令刻《集密根本經》,第二年刻成。

1418年~1419年,宗喀巴的弟子絳欽卻傑利用從明朝帶回的大批賞賜物修建了沙拉寺。至此甘丹、哲蚌、沙拉三寺合稱為拉薩三大寺,成為後來格魯派六大叢林的中心寺院。

63歲時(1419年),宗喀巴宣講《勝樂輪根本經》等顯密諸法,《勝樂輪根本經釋》也在這一年作成。同年(藏曆火雞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傑,於是賈曹傑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克珠傑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為佛教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的弟子為了紀念他,將每年藏曆10月25日定為燃燈節,10月24至26日為燃燈節的主祭期。這一天沒有過多的歡慶,更多的是思念與緬懷。人們燃起無數盞酥油燈,許願佛法長明不滅,宗喀巴大師的聖教不衰,讓象徵著智慧的光明,照破愚癡黑暗,令智慧與福德增長。

▲ 酥油燈長明

每年燃燈節當晚8點鐘,拉薩大昭寺廣場上法號,法螺、金嗩呐聲響起,僧人們在道路兩側、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臺、室內佛堂、佛龕、供桌等凡能點燈的臺階上,點上一盞盞酥油供燈,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燈火通明。前來點燈的信徒們會齊聲高誦“六字真經”經文,悼念宗喀巴大師。

▲ 燃燈節的拉薩大昭寺廣場(2017)

宗喀巴被藏族人尊稱為第二佛陀,在中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區的佛教寺院裡,都有宗喀巴大師塑像,有的是泥塑塗金,有的是以銅質鎏金製成。

傳說宗喀巴為文殊菩薩轉世,宗喀巴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袞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源於此。青海的僧俗大眾尊稱他為傑仁波且,意為寶貝法王。

▲ 宗喀巴大師塑像

宗喀巴從16歲赴西藏直至圓寂的47年中由於忙於佛事,從未返回過養育自己的宗喀故地。在宗喀巴去西藏6年後的1378年,其母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親馨茂阿卻按著他的囑託,在當地五個部落的支持下建起了以菩提樹和宗喀巴自畫像為心臟的塔,取名“蓮聚塔”,這個有著滄桑歷史的“蓮聚塔”就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 塔爾寺的菩提塔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撣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

明萬曆五年(1577),複于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明萬曆十年(1582)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

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 宗喀巴影響最大的幾個弟子

1、賈曹傑·達瑪仁欽:師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二任甘丹赤巴;

2、克珠傑·格勒巴桑:師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三任甘丹赤巴,後被追認為一世班禪;

3、絳央卻傑:本名紮西班丹,創建哲蚌寺;

4、絳欽卻傑:原名釋迦也失,創建沙拉寺,曾經兩次赴漢地朝覲明朝皇帝,被封為“大慈法王”;

5、根敦朱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創建紮什倫布寺,後被追認為一世達賴。

▼ 宗喀巴的主要著作

《菩提道次第廣論》

《密宗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略論》/《菩提道次第略論釋》

《菩提道次第心論》

《菩提道次第攝受求加持頌》

《大乘修心七義論貫注》

《緣起贊五十八頌》

《入中論善解密意疏》

《辨了不了經善說藏論》

《龍樹中觀根本慧論廣釋之正理海》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

《波羅蜜多注釋·金珠》

《菩薩戒品釋》

《僧眾二十論》

《密宗十四根本戒釋》

《侍師五十頌釋》

整編 :紮西

審校:央央·羽蒙

頭條號【見了】原創

也是他創立格魯派的理論基礎。“格魯”意為“善規”。因為宗喀巴大師戴黃色桃形僧帽,所以又稱格魯派為“黃帽派”、“黃教”。宗喀巴大師強調修行次第,要先顯後密,顯密並重,“提倡苦行”,僧人不結婚,戒殺生,禁飲酒,斷絕世俗交往等等。

▲ 宗喀巴大師塑像

53歲時(1409年),宗喀巴大師在拉薩創建甘丹寺,擔任首位法台。並在當時藏王紮巴堅贊的支持下,發起了一個祈願大法會,格魯派從此誕生,從那時起經過幾百年、幾十代西藏執政者和中原王朝的頂力支持,到今天格魯派已經成為雪域高原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是世界上信徒最多、影響最大、傳播範圍最廣的藏傳佛教派別。

58歲時(1414年),藏王迎請宗喀巴赴聞地的紮西朵喀安居,為三藏法王數百人宣講《中觀》、《因明》、《菩提道次第》等。大弟子根敦主初次參謁,後回到格登寺。

59歲時,宗喀巴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論》。

60歲時(1416年),宗喀巴的弟子絳央卻傑興建哲蚌寺。

62歲(1418年)時,宗喀巴在格登寺《入中論廣釋》造訖。歲末,令刻《集密根本經》,第二年刻成。

1418年~1419年,宗喀巴的弟子絳欽卻傑利用從明朝帶回的大批賞賜物修建了沙拉寺。至此甘丹、哲蚌、沙拉三寺合稱為拉薩三大寺,成為後來格魯派六大叢林的中心寺院。

63歲時(1419年),宗喀巴宣講《勝樂輪根本經》等顯密諸法,《勝樂輪根本經釋》也在這一年作成。同年(藏曆火雞年)10月25日,宗喀巴在拉薩甘丹寺圓寂,圓寂時,將自己的衣帽傳給賈曹傑,於是賈曹傑繼承了甘丹寺住持之位。藏傳佛教史上將宗喀巴大師、賈曹傑、克珠傑合稱為“師徒三尊”。

宗喀巴為佛教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他的弟子為了紀念他,將每年藏曆10月25日定為燃燈節,10月24至26日為燃燈節的主祭期。這一天沒有過多的歡慶,更多的是思念與緬懷。人們燃起無數盞酥油燈,許願佛法長明不滅,宗喀巴大師的聖教不衰,讓象徵著智慧的光明,照破愚癡黑暗,令智慧與福德增長。

▲ 酥油燈長明

每年燃燈節當晚8點鐘,拉薩大昭寺廣場上法號,法螺、金嗩呐聲響起,僧人們在道路兩側、佛塔周圍、殿堂屋頂、窗臺、室內佛堂、佛龕、供桌等凡能點燈的臺階上,點上一盞盞酥油供燈,把佛塔、殿宇、佛堂、屋子照得燈火通明。前來點燈的信徒們會齊聲高誦“六字真經”經文,悼念宗喀巴大師。

▲ 燃燈節的拉薩大昭寺廣場(2017)

宗喀巴被藏族人尊稱為第二佛陀,在中國西藏、青海、內蒙、甘肅、北京、山西、河北等地區的佛教寺院裡,都有宗喀巴大師塑像,有的是泥塑塗金,有的是以銅質鎏金製成。

傳說宗喀巴為文殊菩薩轉世,宗喀巴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袞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源於此。青海的僧俗大眾尊稱他為傑仁波且,意為寶貝法王。

▲ 宗喀巴大師塑像

宗喀巴從16歲赴西藏直至圓寂的47年中由於忙於佛事,從未返回過養育自己的宗喀故地。在宗喀巴去西藏6年後的1378年,其母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宗喀巴的母親馨茂阿卻按著他的囑託,在當地五個部落的支持下建起了以菩提樹和宗喀巴自畫像為心臟的塔,取名“蓮聚塔”,這個有著滄桑歷史的“蓮聚塔”就是塔爾寺最早的建築。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 塔爾寺的菩提塔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撣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

明萬曆五年(1577),複于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明萬曆十年(1582)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

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 宗喀巴影響最大的幾個弟子

1、賈曹傑·達瑪仁欽:師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二任甘丹赤巴;

2、克珠傑·格勒巴桑:師徒三尊之一,甘丹寺第三任甘丹赤巴,後被追認為一世班禪;

3、絳央卻傑:本名紮西班丹,創建哲蚌寺;

4、絳欽卻傑:原名釋迦也失,創建沙拉寺,曾經兩次赴漢地朝覲明朝皇帝,被封為“大慈法王”;

5、根敦朱巴:宗喀巴最小的弟子,創建紮什倫布寺,後被追認為一世達賴。

▼ 宗喀巴的主要著作

《菩提道次第廣論》

《密宗道次第廣論》

《菩提道次第略論》/《菩提道次第略論釋》

《菩提道次第心論》

《菩提道次第攝受求加持頌》

《大乘修心七義論貫注》

《緣起贊五十八頌》

《入中論善解密意疏》

《辨了不了經善說藏論》

《龍樹中觀根本慧論廣釋之正理海》

《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

《波羅蜜多注釋·金珠》

《菩薩戒品釋》

《僧眾二十論》

《密宗十四根本戒釋》

《侍師五十頌釋》

整編 :紮西

審校:央央·羽蒙

頭條號【見了】原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