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勵志扶貧看樂山|“負所得稅”算出脫貧新路子

記者 | 蘇琳

編輯 | 張欣

本文為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原創文章

如需轉載, 請標明出處

導語:樂山市五通橋區並不是貧困縣, 也沒有省定貧困村, 但這裡有冠英鎮雙龍庵村等市列貧困村29個。 插花式扶貧怎麼扶?當地又有怎樣的經驗值得推介?四川之聲系列專題報導《勵志扶貧看樂山》, 今天推出第四集《“負所得稅”算出脫貧新路子》。

楊海林

“我2016年脫的貧。 ”今年已64歲的楊海林告訴記者, 自己62歲的老伴兒先後做了膽囊手術, 又患了白內障, 這對本不富裕的農村家庭來說就是雪上加霜。 好在2017年, 楊海林一家在精准扶貧戶的基礎上,

又被納入了負所得稅試點戶, “那時候的收入可能就4000多點, 我現在搞芽菜和生豬產業, 半年多了, 我現在的收入大概有兩萬。 ”楊海林說, 他投入6500元養殖母豬4頭, 種植芽菜1畝, 拿到產業獎勵資金近2000元。

五通橋區民政局社會救助股冠英鎮雙龍庵村第一書記楊義介紹:“我們五通橋區創新的一種政策叫‘負所得稅獎勵計畫’。 負就是負數的負。 簡單點說, 就是有錢的人, 他的工資高, 交了所得稅, 對於困難的人, 國家就幫補他。 ”

五通橋區民政局社會救助股冠英鎮雙龍庵村第一書記楊義

五通橋區負所得稅計畫明確, 只要符合家庭成員中一人有勞動力, 都可參與, 鼓勵其通過勞動供給來增加家庭收入——楊海林一家就是農村地區的試點物件。

五通橋區在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施行一年兌現一次進行獎勵, 發展種養特色產業的試點家庭, 按照實際投入成本的70%給予獎補, 一個年度內每戶獎補金最高2000元;同時按照該專案產品銷售收入的5%進行獎勵, 每戶一年可最高獎補1000元。 而對於城鎮家庭, 負所得稅獎勵計畫施行分段獎勵, 城鎮試點物件按月獎補資金, 當家庭月人均收入處於0-600元之間時, 人均獎勵遞增0-300元;當家庭月人均收入處於600-800元時, 人均定額補助300元;當家庭月人均勞動收入處於800-1400元時, 人均獎勵遞減300-0元, 直到家庭人均月勞動收入超過1400元的最低收入線為止。

五通橋區民政局社會救助股冠英鎮雙龍庵村第一書記楊義

周惠就享受到了負所得稅帶來的實惠:“我在家要帶娃娃,

還要照顧媽媽。 媽媽今年已經90歲了, 所以我不能出遠門, 就在家附近打點零工。 這個負所得稅能鼓勵我們再去掙點, 做的多, 幫助我們的就越大。 現在每個月拿600塊錢。 ”

周惠介紹, 她上午在社區公益性崗位打掃社區衛生, 每個月有690元的收入;下午自營賣茶水, 每月還有600元左右的收入。 自從加入了“負所得稅”試點, 她的勞動積極性更高了。 今年3到10月, 周惠拿到的獎勵金分別為570元、600元、600元、645元、645元、600元、600元、675元, 家庭收入呈上升趨勢。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軍輝介紹:“五通橋區在中國應該是第一個試點家庭負所得稅計畫。 為什麼能夠縮小收入差距?是因為你的收入越低,

補的就越多, 通過這種方式把政府的轉移方式向低收入群體輸血, 他們的技能本身就是很有限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我們去説明他。 如果政府直接無條件的給錢, 會帶來什麼後果?就是福利依賴嘛。 避免這個問題怎麼避免呢?你幹一部分, 我再給你補一分部, 這個時候就能實現第一個目的, 向低收入人群輸血, 同時不會削弱他們的勞動積極性。 給你獎勵你會更積極的去工作, 他們會增加一部分自己工作的收入。 第二部分就是我給你獎補的收入。 所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增加低收入人群的收入, 使他們逐漸脫貧來縮小收入差距, 是這個邏輯。 ”

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研究員王軍輝

目前,

這項計畫已分別在小涼山彝區和樂山對口幫扶的涼山州美姑縣推行。 十九大報告指出, 要“深入開展脫貧攻堅, 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我省把脫貧攻堅視為“頭等大事”。 “念茲在茲 唯此為大”!在深入貫徹學習十九大精神當中, 我省幹部群眾戮力同心, 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貧困縣全部摘帽, 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 做到脫真貧、真脫貧。

關注我們關注四川廣播電視臺新聞頻率 FM98.1 / FM106.1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