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開闢可盈利的商業模式 把儲能應用拓展到資料中心和充電站領域

近年來, 儲能在能源行業很受“待見”, 微電網需要儲能, 可再生能源消納需要儲能、保障電力系統靈活性也需要儲能……儲能的作用多種多樣、儲能的價值與日俱增, 但是儲能的發展卻仍然緩慢。 原因在哪?又該如何破解?

現有商業模式盈利難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熊華文表示說:“制約我國儲能發展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成本問題, 二是技術問題, 三是政策設計下的商業模式問題, 其中商業模式問題是當前影響儲能能否盈利的重要因素。 ”在成本和技術限制下, 儲能是否可以通過開發新的商業模式、開闢新的應用領域實現盈利?

當前, 我國儲能應用比較成熟的商業模式主要有峰穀價差套利和電力市場輔助服務, 但是這兩種模式也都難以實現盈利。

峰穀價差套利是當前儲能應用較普遍的商業模式, 也是效益最高的一種商業模式。 該商業模式一般由儲能企業為大工業用電企業提供儲能設備, 承擔設備的安裝和運維, 儲能企業以用電企業降低的容量電費和節省的峰穀價差電費為收入。 這種商業模式一定程度提高了用電企業安裝儲能設備的積極性, 有利於儲能的推廣, 但是由於儲能設備前期投入較大、成本回收週期長, 儲能企業利潤空間有限, 長期以往不利於儲能企業進一步發展。

電力市場輔助服務是儲能應用另一比較重要的商業模式, 也是後期儲能應用最具潛力的商業模式。 由於儲能在電網調峰調頻中具有快速回應、精准調節等顯著優勢, 因此儲能一直被認為是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的有力措施, 但是受制於諸多因素, 儲能很難真正獨立參與到電力市場輔助服務中獲得補償, 只能依靠發電企業配置儲能設備獲得收益。 而在當前缺乏政策激勵情況下, 發電企業配置儲能設備的積極性都不高。 因此, 目前儲能在電力輔助領域盈利狀況也不容樂觀。

積極開闢新市場

在現有商業模式盈利難困境中, 在儲能成本和技術短期內難有突破現實下, 面對儲能補貼政策短期內不會出臺局面,

儲能企業唯有積極挖掘新的應用範圍、開闢新的市場、打造新的商業模式方能獲得自力更生發展。 其中, 資料中心儲能和充電站充儲一體化建設領域無疑是兩大可以開闢的市場。

近年來, 互聯網技術的突飛猛進, 帶動我國資料中心的數量爆發增長, 資料中心耗能也隨之顯著增多。 中國電子節能技術協會資料中心節能技術委員會秘書長呂天文介紹說, 去年, 我國資料中心的整體耗能達到1100億千瓦時, 占到了社會總用電量的2%左右, 而且按照這種趨勢發展的話, 10年之後將會占到整個社會總用電量的8%。

呂天文表示, 我們在用資訊手段給一些工業類的行業節能的時候, 資訊內的細分行業反而不能實現有效節能,

在該領域, 儲能能夠發揮價值的機會是存在的。 一方面, 資料中心必須保證用電的安全性, 不能輕易斷電, 這就必須要安裝儲能設備;另一方面, 安裝儲能設備也可以通過充穀價電維持資料中心白天的耗能, 有效減少資料中心電費開支。

除了資料中心需要配備儲能設備, 未來, 充電站大量應用儲能設備, 也是必然趨勢。 永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永聯科技”)副總經理楊惠坤表示,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日漸增多, 新能源汽車的充電問題逐漸成為電網穩定性的一個重要隱患, 未來, 充電站將配置一定量的儲能設備, 以減少新能源汽車充電對電網的衝擊。

楊惠坤介紹, 永聯科技目前在深圳建設的多個充電站已經安裝了儲能設備。

通過把充電站升級為充儲一體化充電站, 一方面減少了暫態負荷對電網的衝擊, 另一方面也利用峰穀電價差獲得相應收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