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實施2018年信陽市國家森林城市創建暨今冬明春造林綠化的意見

各縣、區人民政府, 各管理區、開發區, 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加快我市生態文明建設, 著力構建城鄉一體、科學合理的森林生態體系, 切實改善人居環境, 市委、市政府決定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簡稱創森)工作, 力爭兩年內完成《國家森林城市評價指標》體系中森林網路建設的全部造林綠化工程。 2018年是創森造林綠化工程建設的開局之年, 今冬明春是造林綠化的關鍵季節, 為切實抓好今冬明春的造林綠化工作, 結合我市實際, 制定本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著力開展森林城市建設的重要指示, 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以改善城鄉生態環境、增進居民生態福祉為主要目標, 以大地植綠、心中播綠為重點任務, 構建完備的城市森林生態系統, 打造便利的森林服務設施, 建設繁榮的生態文化, 傳播先進的生態理念, 著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促進生態環境和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為建設“山水茶都、森林信陽”做出貢獻。

二、建設任務

(一)營造林。 2018年全市安排造林任

務28.9024萬畝, 其中山區及平原沙荒造林15.0060萬畝, 新建完善農田防護林1.4400萬畝, 生態廊道工程1.3640萬畝, 特色經濟林建設9.6504萬畝, 環城防護林帶1.1080萬畝, 美麗鄉村建設0.3340萬畝。

新建和完善花卉苗木基地1.6400萬畝。 實施森林撫育和改造66.2265萬畝。

(二)全民義務植樹。 全市完成義務植樹0.2740萬畝(54.8萬株), 義務植樹盡責率在90%以上。

三、工作重點

(一)生態廊道建設工程

全面推進生態廊道建設, 高速公路、鐵路規劃建設寬度為10米~50米的道路綠帶, 按照植物多樣、生態節約、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的原則, 在道路規劃設計中注重道路線狀綠地的連續性, 即將道路兩側綠色斑塊同道路節點綠地、面狀的“基質”等結合起來, 形成生態良好、層次感豐富的綠色廊道景觀;國道、省道、縣道、景區道路兩側規劃建設寬度為10米~30米的道路綠帶, 合理搭配植物, 以喬木為主, 下層配置灌木和草本, 形成喬灌草複層群落結構, 採用近自然的配置方式,

選取楊樹、香樟、“三杉”、槐樹、法桐等鄉土樹種, 增加通道景觀的多樣性和穩定性;其他等級道路規劃建設寬度為5米~10米的道路綠帶, 提升鄉村道路的林木覆蓋率, 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對淮河、白露河、竹竿河、小潢河、灌河等主要河流兩岸進行荒山綠化、河岸生態修復, 在河道管理範圍外營造河岸水土保持林和景觀帶, 增加河流流域內的林木覆蓋率, 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二)農田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

新建高標準農田防護林, 農田林網一般網格面積控制在300畝以下, 具體大小可視土地狀況、經濟投入而定;林網由寬10米~15米的喬木樹種組成, 即每個林網定植樹木面積折合為40~50畝。 應根據適地適樹原則, 結合農田作物生長而定,

宜選擇生長迅速、抗性強、具有防護作用及經濟價值高的鄉土樹種。 對現有林網中存在的樹種結構不合理、樹種單一、缺株斷檔等情況要及時補植、調整樹種結構, 提高和完善已有林網品質, 使其發揮應有的生態功能。

(三)美麗鄉村建設工程

根據村莊所處地理位置和地形特點, 山區、丘崗綠化以自然式為主, 平原綠化以規則式為主, 力求充分展現獨特的鄉村風貌和景觀特徵。 把“體現田園風光和地方特色”作為指導思想, 結合河、渠、溝、灣、塘、崗和四旁等自然地形進行綠化、美化, 大力開展美麗鄉村建設, 顯著提升鄉村風貌的品質和特色。

(四)環城防護林帶建設工程

在市區周邊規劃建設龍飛山、羊山、金牛山、賢山、玉皇頂、龜山、琵琶山、震雷山、南灣湖、北湖、河等山體水體生態保護區,

形成環城生態保護林帶;對信陽市的外環綠化進行斷檔補植, 同時在市區東北部新建環城防護林帶, 將其與市區可見的荒山綠化工程、通道綠化、生態公益林建設等工程相銜接, 形成市區完整的生態網路體系。 各縣環城防護林帶建設分為環縣城防護帶綠化、環鄉鎮防護林帶綠化及環村莊防護林帶綠化三個層次。 打造郊區和鄉村的特色, 優化和提升總體綠化水準, 實現城市森林的合理佈局。

(五)山區及平原沙荒營造林工程

開展重點地區防護林兼用材林建設, 大力營造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 緊密結合國家儲備林基地建設, 在平橋區、新縣、商城縣、光山縣、羅山縣等縣區的宜林荒山荒地、疏林地, 營造生態效益好、經濟價值高,兼具用材和景觀作用的生態林。

(六)特色經濟林建設工程

特色經濟林建設要遵循適地適樹、良種栽培、規模種植、科學管理的原則,高標準打造一批茶葉、油茶、林果等經濟林示範基地,帶動我市特色經濟林建設,進一步推動產業集群化。

(七)森林撫育和改造工程

按計劃對中幼齡林和三年以內新造林地實施除草割灌、施肥、撫育間伐、補植補造、品種改良等方式的森林撫育和改造,促進林木生長,增加林木蓄積,提高森林品質。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造林綠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負責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各縣區要明確責任,認真調查,科學規劃,把造林綠化任務分解落實到鄉村、地塊、路段,認真抓好組織實施。要將造林綠化納入年度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制訂獎懲措施,強力推進創森工作。

(二)深入宣傳發動。創森工作是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要廣泛宣傳,動員全民參與。結合3月的植樹節活動,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掀起全市造林綠化的高潮。同時,要組織各單位、機構以及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全市造林綠化做出表率,營造“全民參與,共用綠色”的氛圍。

(三)加大資金投入。市財政設立“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獎勵資金”,對各縣區、各管理區創森工作以獎代補。各縣區也要加大投資力度,確保創森工作順利開展。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要求,採取多種手段和途徑,廣泛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城鄉綠化建設,積極利用國家儲備林項目的政策性貸款,形成多管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四)嚴把造林品質。植樹造林“三分栽、七分管”,造林綠化既要綠化總量的提高,又要注重綠化標準和品質的提升。要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措施,建立管護的常態和長效機制,確保造林成效。對只造不管的,要嚴格追究責任。要切實加強對造林綠化成果的保護,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和綠地的行為。

(五)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創建工作督查機制,市創森指揮部辦公室要採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明察與暗訪、抽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地、各部門創森工作開展情況、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嚴格督查,定期通報,並根據督查結果進行量化排名。各縣區也要強化督查,嚴格獎懲,確保創森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2月12日

營造生態效益好、經濟價值高,兼具用材和景觀作用的生態林。

(六)特色經濟林建設工程

特色經濟林建設要遵循適地適樹、良種栽培、規模種植、科學管理的原則,高標準打造一批茶葉、油茶、林果等經濟林示範基地,帶動我市特色經濟林建設,進一步推動產業集群化。

(七)森林撫育和改造工程

按計劃對中幼齡林和三年以內新造林地實施除草割灌、施肥、撫育間伐、補植補造、品種改良等方式的森林撫育和改造,促進林木生長,增加林木蓄積,提高森林品質。

四、具體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造林綠化工作的組織領導。各級政府主要領導為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為直接責任人,負責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各縣區要明確責任,認真調查,科學規劃,把造林綠化任務分解落實到鄉村、地塊、路段,認真抓好組織實施。要將造林綠化納入年度目標管理和績效考核體系,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制訂獎懲措施,強力推進創森工作。

(二)深入宣傳發動。創森工作是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要廣泛宣傳,動員全民參與。結合3月的植樹節活動,充分發揮媒體的輿論宣傳作用,通過舉辦形式多樣的活動,掀起全市造林綠化的高潮。同時,要組織各單位、機構以及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廣泛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全市造林綠化做出表率,營造“全民參與,共用綠色”的氛圍。

(三)加大資金投入。市財政設立“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獎勵資金”,對各縣區、各管理區創森工作以獎代補。各縣區也要加大投資力度,確保創森工作順利開展。要按照“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社會參與”的要求,採取多種手段和途徑,廣泛吸引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城鄉綠化建設,積極利用國家儲備林項目的政策性貸款,形成多管道、多層次、多元化的投融資機制。

(四)嚴把造林品質。植樹造林“三分栽、七分管”,造林綠化既要綠化總量的提高,又要注重綠化標準和品質的提升。要明確管護責任、落實管護措施,建立管護的常態和長效機制,確保造林成效。對只造不管的,要嚴格追究責任。要切實加強對造林綠化成果的保護,依法查處各類破壞森林和綠地的行為。

(五)強化督導檢查。建立創建工作督查機制,市創森指揮部辦公室要採取定期與不定期檢查、明察與暗訪、抽查與全面檢查相結合的方式,對各地、各部門創森工作開展情況、重點造林綠化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嚴格督查,定期通報,並根據督查結果進行量化排名。各縣區也要強化督查,嚴格獎懲,確保創森各項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信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7年12月12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