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合肥將建成24個商業副中心 巢湖北岸將現特色街區

4月7日, 記者從合肥市發改委獲悉, 《合肥市“十三五”商貿流通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已于近日正式印發。 合肥市將著力構建“兩核四區多中心”的商貿流通發展新格局, 打造商貿物流中心和時尚購物之都。

【目標】商貿物流中心和時尚購物之都

《規劃》明確, 合肥要成為立足中部、服務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 另外, 合理佈局商業網點, 完善商貿服務功能和購物環境, 把合肥打造為時尚購物之都。

按照《規劃》, 到2020年, 合肥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大幅度提升, 總額達到3500億元, 年均增長10%左右;實現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超過800億元,

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達到150億元。

【佈局】

《規劃》提出, 合肥市將實施“提升中心城區、 拓展南北兩翼、推動東擴西進”戰略, 不斷提高合肥市商貿流通業影響力和輻射力, 著力打造“兩核四區多中心”的商貿流通發展新格局。

A、主城區和濱湖新區形成“兩核”

主城區定位為中央商務區, 是合肥市商貿流通業最為集聚、 層級最高的核心區域。 《規劃》提出, 將以“精、美、特”為標準, 以發展高端精品百貨、商業綜合體、特色商業街和餐飲業為重點, 著力建設和改造商業基礎設施、加快商貿業提檔升級, 提高城市品位, 打造精品化的市級商業核心。 範圍主要為一環以內的老城區。

另外, 濱湖新區定位為新興商貿服務業集中區,

是合肥市擴大商貿流通產業規模、創新商貿流通業發展模式的主要區域。 《規劃》提出, 將利用濱湖新區得天獨厚的條件, 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新興服務業態, 以發展會展、電子商務、服務外包、休閒餐飲和金融後臺服務基地為重點, 成為商貿休閒中心。 範圍主要為濱湖新區及巢湖北岸旅遊帶。

B、“四個特色商貿功能區”

東部: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集聚區

《規劃》提出, 依託瑤海區周穀堆大興農產品物流園、 華東國際建材中心、合肥裕隆農機大市場、浙商城等市場, 建立農副產品、建材、機械和日用工業品等交易中心, 形成區域性專業批發市場集聚區。

依託肥東撮鎮物流開發區內的永輝超市華東配送中心、普洛斯物流園、中通、申通、圓通、韻達等物流快遞企業,

打造電子商務快遞中心, 形成東部商貿物流區。

西部:打造電子商務服務業集聚區

一方面, 依託安徽(蜀山)跨境電子商務產業園、合肥(蜀山)國際電子商務產業園、安徽電子商務產業園和合肥順豐快遞蜀山配送中心, 積極引進國內外知名電商設立總部、區域總部等, 培育若干個有較強競爭力、在全國領先的電商。

另外, 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 培育一批B2B、B2C電子商務應用示範企業, 引進電子商務基礎服務、資訊服務、認證服務、金融服務、物流服務等關聯服務企業, 打造國內一流的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

北部:國際商貿物流集散中心

依託合肥鐵路北貨場和合肥寶灣物流, 積極開闢合肥至歐洲貨運新線路、新網站,

組織回程貨運班列, 加快“合新歐”班列向市場化運行轉化。

依託鐵路貨運中心, 建設以集裝箱、運輸、配送、自動化倉儲、庫存控制、包裝等專業技術為支撐的現代化國際物流園區, 以及進口整車、進口糧食、進口肉類、進口植物種苗展示直銷中心。

西南部:現代綜合商貿物流集聚區

依託合肥華南城, 利用肥西上派鎮商貿和紫蓬山旅遊資源, 形成集專業批發市場、倉儲物流配送、綜合商業、電子商務、會議展覽、生活配套等產業配套的現代綜合商貿物流集聚區。

C、將建成24個商業副中心 打造10大商圈

《規劃》提出, “十三五”期間, 全市將建成24個商業副中心。 其中, 14個城區商業副中心分別為:瑤海區:勝利路、大東門、萬達廣場;廬陽區:濉溪路、大鋪頭、 安高城市廣場;包河區:蕪湖路、高鐵南站;經開區:中環城、港澳廣場、百樂門;高新區:拓基廣場;新站區:磨店、 武裡山路。

此外, 合肥市還將重點打造形成10個大商圈, 分別為:四牌樓商圈、三孝口商圈、濉溪路商圈、馬鞍山南路商圈、環天鵝湖商圈、三裡庵商圈、 黃(山)潛(山)望(江)路商圈、站前路商圈、四裡河商圈、濱湖商圈。

【主要任務】A、發展運動健康主題等體驗消費節點

除了引導商貿綜合體差異化發展, 引導傳統商貿企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 《規劃》還明確要求, 深入挖掘合肥濱湖、旅遊、歷史、人文等特色資源, 打造一批集休閒、旅遊、購物、餐飲等多功能於一體、特色鮮明的體驗消費節點。

未來, 將以環巢湖、 紫蓬山為依託, 發展運動健康主題體驗商業;以大圩、三十崗等農業基地為依託,發展集國內外高檔農產品展示交易、健康飲食體驗、電子商務、主題餐飲等於一體的都市農場體驗中心。

以巢湖為依託,建設成為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式國際濱湖休閒娛樂基地;以合肥城市環境為依託,在大型綜合體內引入國內外知名品牌特色店,營造購物、休閒娛樂氛圍,打造購物新環境。

B、打造多功能巢湖北岸特色街區

《規劃》提出,重點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飲食美食街和濱湖休閒風情街區。加快建設徽州古民居展示和水街風情為特色的蘇拐風情街,積極推進江淮風情特色街區、海港特色婚慶街區、漁市休閒街區的建設,打造集人文歷史、漁文化博覽、海鮮特色餐飲、購物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巢湖北岸特色街區。

另外,合肥市將以保護傳統建築為著力點,打好包公、淮軍、三國文化牌,集中打造1~2條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商業街區。

《規劃》明確,將以改造老建築、老廠房、老街區為著眼點,建設一批具有徽州傳統精粹、承載合肥記憶的文化特色街區。加快推進城隍廟街區附近的改造,打造老工廠文化創意街、中隱於市(妙街)、 牛奶廠創意街區以及合鋼1958文化創意產業園等。

C、再建一大批特色餐飲美食街

目前,合肥市已經打造了甯國路龍蝦一條街等多個特色餐飲街區,此次《規劃》提出,今後還將結合合肥市歷史、旅遊、 農業生態特色,再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另外,在人口集聚區建設美食街和夜市,在居民社區合理佈局大眾化餐飲網點。

未來,值得期待的特色餐飲街區項目有:東瞿文化美食村、貢街、綠地半生緣、新1912街區、皖河路美食街、淠河西路美食街、官亭路美食街、貴池路食尚街、磨店黌街、豐樂美食民俗文化特色街區、三河美食民俗文化特色街區、港灣城西河路特色餐飲一條街等。

D、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

為培育壯大骨幹批發市場,《規劃》明確,充分利用合肥市產業和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服裝、五金、家電、家居、建材、苗木花卉、農產品等專業批發市場;重點支持合肥華南城、周穀堆農產品物流園、京商商城、南翔茶博城等專業市場。

另外,還將重點改造優化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如:改造城隍廟、安徽大市場、合肥長江批發市場、五裡廟建材市場、安徽國際五金機電商貿城、巢湖亞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以中心城區部分低端批發市場為試點,依法關閉或實施搬遷。

E、重點商圈“實體展示體驗+即時線上交易”

《規劃》提出,建設重點物流基地園區分撥中心、區縣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三級配送體系;鼓勵建立城鄉配送聯盟,通過共用物流資源、統籌協調管理與分配,重點著力在快速消費品、生鮮食品、快遞等領域率先實現城市共同配送。

積極推進主要商圈“O2O”商業模式的發展,強化商圈的產品行銷、展示和體驗功能,建設具備交易功能的商圈網站,鼓勵各類商業品牌進駐,實現重點商圈“實體展示體驗+即時線上交易”服務模式。

發展運動健康主題體驗商業;以大圩、三十崗等農業基地為依託,發展集國內外高檔農產品展示交易、健康飲食體驗、電子商務、主題餐飲等於一體的都市農場體驗中心。

以巢湖為依託,建設成為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閒為一體的主題公園式國際濱湖休閒娛樂基地;以合肥城市環境為依託,在大型綜合體內引入國內外知名品牌特色店,營造購物、休閒娛樂氛圍,打造購物新環境。

B、打造多功能巢湖北岸特色街區

《規劃》提出,重點打造一批具有特色的飲食美食街和濱湖休閒風情街區。加快建設徽州古民居展示和水街風情為特色的蘇拐風情街,積極推進江淮風情特色街區、海港特色婚慶街區、漁市休閒街區的建設,打造集人文歷史、漁文化博覽、海鮮特色餐飲、購物休閒等功能於一體的巢湖北岸特色街區。

另外,合肥市將以保護傳統建築為著力點,打好包公、淮軍、三國文化牌,集中打造1~2條全國知名的歷史文化商業街區。

《規劃》明確,將以改造老建築、老廠房、老街區為著眼點,建設一批具有徽州傳統精粹、承載合肥記憶的文化特色街區。加快推進城隍廟街區附近的改造,打造老工廠文化創意街、中隱於市(妙街)、 牛奶廠創意街區以及合鋼1958文化創意產業園等。

C、再建一大批特色餐飲美食街

目前,合肥市已經打造了甯國路龍蝦一條街等多個特色餐飲街區,此次《規劃》提出,今後還將結合合肥市歷史、旅遊、 農業生態特色,再打造一批特色餐飲街區。另外,在人口集聚區建設美食街和夜市,在居民社區合理佈局大眾化餐飲網點。

未來,值得期待的特色餐飲街區項目有:東瞿文化美食村、貢街、綠地半生緣、新1912街區、皖河路美食街、淠河西路美食街、官亭路美食街、貴池路食尚街、磨店黌街、豐樂美食民俗文化特色街區、三河美食民俗文化特色街區、港灣城西河路特色餐飲一條街等。

D、改造提升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

為培育壯大骨幹批發市場,《規劃》明確,充分利用合肥市產業和資源優勢,重點發展服裝、五金、家電、家居、建材、苗木花卉、農產品等專業批發市場;重點支持合肥華南城、周穀堆農產品物流園、京商商城、南翔茶博城等專業市場。

另外,還將重點改造優化中心城區專業批發市場,如:改造城隍廟、安徽大市場、合肥長江批發市場、五裡廟建材市場、安徽國際五金機電商貿城、巢湖亞父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等。以中心城區部分低端批發市場為試點,依法關閉或實施搬遷。

E、重點商圈“實體展示體驗+即時線上交易”

《規劃》提出,建設重點物流基地園區分撥中心、區縣公共配送中心、末端配送網點三級配送體系;鼓勵建立城鄉配送聯盟,通過共用物流資源、統籌協調管理與分配,重點著力在快速消費品、生鮮食品、快遞等領域率先實現城市共同配送。

積極推進主要商圈“O2O”商業模式的發展,強化商圈的產品行銷、展示和體驗功能,建設具備交易功能的商圈網站,鼓勵各類商業品牌進駐,實現重點商圈“實體展示體驗+即時線上交易”服務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