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裡皮這一建議終於實現!中超中甲中乙都不好混了、這才叫職業體系

2017年年末, 失敗的中國足球在12月21日至23日再次舉行有關職業足球俱樂部的會議, 其中率先推出《中國足球協會職業俱樂部准入規程》, 其中關於梯隊建設再次成為引人關注話題。

這次足協明確規定中超和中甲俱樂部下設至少5支不同年齡青少年梯隊, 分別是U19、U17、U15、U14、U13共5個梯隊, 即使是中乙俱樂部也必須獨立擁有U17、U15、U14、U13共4個梯隊。 同時足協明確規定:中超五級梯隊, 中甲五級梯隊、以及中乙的四級梯隊, 全部必須以俱樂部名義註冊, 不允許像原來那樣, 臨時隨便拉一支隊伍來“掛靠”, 這種模式被堅決制止。

這一措施與原來最大的區別就是關於梯隊俱樂部所有權問題, 即過去很多俱樂部也有梯隊, 但基本就是找個培訓機構掛個自己俱樂部的名字, 而這些合作掛牌的青少年培訓機構是自由野蠻生長, 比賽的時候可以頂著職業俱樂部名字去參賽, 平常還可以以這個名號隨便招生, 甚至欺騙球員家長可以進職業隊而謀取斂財機會, 造成大量青少年足球培訓機構名不符實, 甚至成為了個人斂財的工具, 而職業俱樂部自己也沒有什麼青少年培養出來。 這也是中國足球梯隊建設滯後, 人才儲備匱乏的一個重要原因。

過去很多中甲、中乙, 甚至中超俱樂部, 沒有主場、沒有梯隊、就是20多個人, 拿來賣來賣去, 游走於各城市之間, 甚至成為了一種資本玩物, 造成了許多虛假繁榮和假球黑哨。

可以說, 本次中國足協強制規定俱樂部梯隊的所有權, 還設立了梯隊必須參加的U19聯賽和U17聯賽,

是聽從了裡皮等外籍教練的建議才最終頒佈的, 裡皮一直強調青少年梯隊建設的重要性, 因為這樣才是真正形成了職業聯賽“體系”, 在國外一支職業俱樂部沒有後備梯隊建設是不敢想像的。 而這次改變, 也讓眾多的年輕球員也將有更多的正式參賽機會, 改變過去只練無賽的窘狀, 更重要的是讓這些青少年有了穩定的成長機會, 實際上是有利於職業俱樂部長遠發展的。

雖然步伐緩慢, 但畢竟他們在裡皮這些外教的建議下悟出一些門道了, 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