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廣東省最大的縣級市,人口超110萬,你知道嗎?

廣東, 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 簡稱“粵”, 省會廣州, 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 廣東是嶺南文化的重要傳承地, 在語言、風俗、歷史文化等方面都有著獨特風格。 自1989年起,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 廣東GDP在30多個省市中, 連續占居第一位。 目前, 廣東省下轄21個地級市(2個副省級市)。 其中, 就縣級英德市來說, 古稱“英州”, 人口超110萬, 為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縣級市)。

首先, 英德, 素稱嶺南古邑, 又稱英州, 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 由清遠市代管。 在地理位置上, 英德市位於南嶺山脈東南部, 廣東省中北部, 北江中游, 珠江三角洲與粵北山區的結合處。 東鄰翁源縣、新豐縣;南連佛岡縣、清新區;西與陽山縣接壤;北與乳源縣、曲江區相連。 英德歷史悠久。 舊石器時代晚期, 今英紅鎮生活著一群原始先民, 新石器時代晚期, 這群先民開始刀耕農業和漁獵生活。

春秋這一歷史階段, 今英德市一帶屬百越之地。 到了戰國時期, 該地區屬楚國。 西元前221年, 秦始皇建立秦朝後, 將該地區納入到秦朝的疆域中。 兩漢時期, 今英德市一帶設有湞陽、含洭這兩個縣。 三國時期, 魏蜀吳三家爭霸, 今英德市一帶屬孫權建立的東吳。 彼時,

湞陽、含洭2縣屬荊州始興郡。 西元280年(西晉太康元年), 湞陽、含洭2縣改屬廣州始興郡。 西元328年(東晉鹹和三年), 湞陽、含洭2縣改屬荊州始興郡。 隋朝時期, 湞陽縣屬韶州, 含洭縣屬洭州。

西元758年(乾元元年), 湞陽、浛洭2縣屬廣州。 西元917年(五代十國南漢乾亨元年), 升廣州為興王府,

湞陽、浛洭2縣屬興王府。 西元920年(乾亨四年), 在湞陽縣置英州, 領湞陽縣。 浛洭縣仍屬興王府。 由此, 對於今英德市來說, 古稱“英州”。 北宋這一歷史階段, 改湞陽、含洭2縣為真陽、浛洸2縣。 西元1195年(南宋慶元元年), 升英州為英德府, 屬廣南東路, 轄真陽、浛洸2縣, 自始得英德之名, 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

最後, 元朝時期, 設立英德州。 西元1369年(明初洪武二年), 改英德州為英德縣, 屬廣東行中書省韶州府。 清沿明制, 英德縣屬廣東省韶州府。 1988年1月, 清遠撤縣設市, 英德縣從韶關市劃歸清遠市管轄。 1994年1月, 英德撤縣設市(縣級), 仍屬清遠市。 如今, 縣級英德市為廣東省面積最大的縣級市, 總面積達5634.21平方公里, 總人口約為115萬人。

文/情懷歷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