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12月,以美食的名義相聚澳門

說道澳門, 你會想起什麼?

七子之歌, 回歸, 歷史懷舊

燈紅酒綠, 蛋撻龍蝦, 還是別的?

之前的18年, 念了很久, 一直沒去

直到今年12月的一天,

好友阿哲說

一起去澳門吧, 以美食的名義!

12月的上海早已入冬, 12月的旅行適合選一個溫暖的地方, 澳門是個不錯的選擇。

我們從深圳蛇口碼頭坐船, 一個小時就抵達澳門氹仔碼頭。 船票最好事先預定, 在各大OTA網站, 或者關注“招商蛇口郵輪母港”的微信公眾號, 預定都很方便。

從深圳開往澳門氹仔的船, 不大, 座位也是緊湊。 船行途中, 遇到顛簸還是比較容易暈船, 自己可以適當備些暈船藥。 當然, 最好的暈船良藥是找一個好的旅伴, 這樣在TA的呵護下, 不會覺得時間難以打發。

還好, 時間不長, 所以和朋友說說笑笑就到澳門了。

澳門銀河酒店的車早已在氹仔碼頭等候, 司機彬彬有禮, 告訴我們10幾分鐘後就能抵達酒店了, 車上準備了濕毛巾和礦泉水。 澳門, 從初見開始, 就讓人溫暖。

坐在車上, 我一直從車窗打量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城市

第一眼的澳門, 我腦海裡飄過七子之歌: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母親!”

在澳門銀河眾多奢華酒店中, 銀河酒店的性價比是相對適中的。

住在它家最豪華的皇家套房, 從32層的窗戶, 就能將澳門的城市景色抱個滿懷。 浴室用品是我喜歡的英國品牌Molton Brown, 洗完澡穿上那件柔軟舒服的浴袍, 將整個身體慵懶地裹在裡面, 然後在客廳裡泡一杯卡布基諾, 就成為了一天中最愜意的時刻。

當然, 除了酒店住得舒服, 更不能忘記我們這次來澳門的主要任務:吃吃吃。 。 。

澳門美食第一站:澳門百老匯美食街

從銀河酒店穿過一條玻璃長廊,啟東味蕾去百腦匯美食街開啟一場美食大搜索吧。

看著牌子上花樣眾多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食肆,不由得眼前發亮,美食當前,尤感選擇困難症加劇。。。

“百老匯美食街”上彙集了超過40家澳門本地及亞洲地道食肆,其中包含接地氣的美食攤點、多間澳門本地著名餐廳和首次進入澳門的亞洲品牌,還不乏米其林星級餐廳。

臨近聖誕,美食街上時常有cosplay的卡通人來和遊客合影,好歡樂。

澳門美食第二站:澳門銀河添好運港式點心店

我素來不折不扣的喜歡粵菜,看到這裡居然有心念已久的“添好運”港式點心店,簡直覺得撿到寶了。

因為這家誕生於香港的點心店早在2010年就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雖然在香港有幾家分店,但是總是人滿為患,經常是晚上8點多還需要排隊候位元那種。

我們不到6點去,還好人不算多,剛好有位,餐廳裡就是典型的港式茶餐廳的樣子。

我們並沒有按照點評或者網站推薦的點那幾樣最火的,按照自己的口味點了幾樣。牛肉丸,Q彈鮮嫩,能嚼出水的感覺,而且肉香四溢,滿分。

讓我欲罷不能的是這個核桃酥,剛出烤爐的核桃酥,放置兩分鐘入口恰到好處。外皮酥脆,烤的火候拿捏很准;核桃更是烤出了香脆芳華,一口氣吞下三個不在話下。現在想起來,還唇齒留香,嘖嘖。

煲仔飯是它家一絕,進門處有一個專門電燒煲仔飯的地方,稍許等候便可以看到你自己點的煲仔飯怎樣出爐的。可以選擇的煲仔飯品種很多,再加上生雞蛋拌一拌,絕了。

添好運這個餐廳名字特別討巧,它除了本身菜品的確好吃之外,可愛之處還歸功於它平民的價格、星級享受。兩個人吃一頓,也就是一百多的樣子。。。要是開一家到上海,肯定生意爆好了。

澳門美食第三站:福龍葡國餐廳

走出添好運餐廳,拐個彎,有一家名叫“福龍葡國餐廳"吸引了我的目光。

餐廳內外裝修都比較實在而簡單,讓人感覺敞亮不壓抑,牆上掛著反映澳門前世今生的圖片。這家餐廳的總店在澳門半島福隆新街40號,食客們都說它是“很棒的土生葡國菜”。

我們不大餓,所以只點了兩個菜嘗嘗。炒蜆子是店員推薦的,蜆子挺新鮮,做法沒有十分驚豔;我還是覺得她推薦的這個烤乳豬飯更好。乳豬皮滑而不膩,汁多肉嫩,滿口留香。

這次只怪在澳門呆的時間不長,不然這些店可以再去點些不一樣的菜品嘗嘗。

澳門美食第四站:庭園義大利餐廳

庭園義大利餐廳也是米其林一星食府,坐落于銀河酒店一層。門口,就可以看到餐廳獲得的各式美食獎項,優雅且帶有義大利風情是餐廳的裝修特色。

澳門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多元美食,澳門銀河特用心地在多元美食上下功夫。根據時節不同,會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廚來餐廳,給入住客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味蕾驚喜。

我本來以為在義大利餐廳,肯定是吃義大利美食了,沒想到從玻璃房裡吹來了一股北海道的自然之風。

Mokoto Ishii 石井誠生於北海道札幌,他是北海道米其林星級餐廳Le Musee的創辦人及主廚,Le Musee餐廳僅有三十個坐席,確是石井先生發揮他飲食藝術及創意的舞臺。

12月初,北海道早已銀裝素裹,可澳門仍然陽光明媚。陽光可以照進來的庭園義大利餐廳玻璃房,格外溫暖可人。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份由空降于澳門銀河的北海道星廚市井誠,親手搭配的Degustation Menu(醇饗之旅)功能表,初看功能表就能感受到一股北海道的自然純色。大家都相當好奇,想知道這位星廚是怎樣表達“森林風光”的。

第一道菜是黑白松露。黑色和白色的圓木上各自搭配擺放著小小的黑白松露,無需用刀叉,用拇指和食指拿起松露吃是最好的方式。完全沒有新鮮松露的腥味兒,兩口下去是潤潤滑滑的感覺。

第二道就是“森林風光”。其創意靈感來自Le Musee這個餐廳本身所處的地方。石井誠想讓客人一來餐廳,就能夠感受到北海道森林的自然原味。

肥美的蟹肉是北海道必不可少的食材,這道菜是在鮮嫩的蟹肉上鋪幾片應季的蘑菇,旁邊再站著用芝士蛋糕做成的小蘑菇;在蟹肉蘑菇上淋上大廚精心配製的乳白色醬料,一盤帶有北海道特色的“森林風光”便顯得楚楚動人了。

第三道菜:紅鯛魚。我吃過紅鯛魚的做法以清蒸、紅燒或者香煎居多,這一道紅鯛魚上來,有點像是一道飲品,不看菜單根本不知道這是海鮮。而它竟然是一道紅鯛魚冷菜,有點像江南的酒糟魚,只是紅鯛魚入口更嫩更爽滑,還有青檸的清爽香味。

第四道菜:牡丹蝦配魚子醬。蝦肉肥碩極富彈性的牡丹蝦是刺身良伴,而大廚在牡丹蝦和魚子醬中間加了厚厚的如奶油般的昆布。北海道有世界第一的昆布產地,所以石井誠將昆布創意成為白色的奶油感,吃起來入口即化並含有奶油的舒香,還很好的綜合牡丹蝦和魚子醬的口味。

第五道菜:鮑魚與蔬菜。香烤鮑魚下,以少許米飯作為鋪墊,蔬菜則是以當季顏色最深的蔬菜輔佐,這道菜一呈現,就是滿滿的海洋氣息。

其實此菜的點睛之處,還是大廚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昆布,這次昆布是作為調料汁倒入菜中,讓深受法國靈感啟發的西餐,融入更多日本當地特色。

第六道菜:白松露與雞蛋。這道菜完全顛覆了我對意面的偏見。本人素來對意面興趣不大,初看這道菜就是白松露加上生雞蛋的意面,賣相也沒有特別。大廚親自來為我們刨白松露片加入盤中,然後告訴我們吃法是要將白松露和雞蛋和意面伴著吃。

入口的意面,軟糯香滑,融合了白松露片的獨特口味,特殊的醬汁也完全將生雞蛋包容其中,口感極其細膩而豐富。我敢說,這絕對是我吃過最好的意面,現在回想起大廚現刨松露的場面,也是儀式感滿滿啊!

第七道:芥末雪葩。這是在即將上最後一道主菜前,用於清洗味蕾的小雪葩。雪葩上被主廚加上一點點生芥末,這倒是獨特的創意。將這一點點生芥末拌入雪葩中,涼涼的、甜甜的,還有點點辣舌頭的樣子,我可以說這是澳門冬日的小清新嗎?

第八道菜:豚肉&起司培根白汁。日本人稱的豚肉,我們都知道,就是豬肉的意思;上面澆的汁明明是黑色的,怎麼是會是白汁呢?我當時忘了問這個問題,恐怕會一直是一個迷了吧??!!

豚肉外酥裡嫩,切著小塊,蘸著起司培根白汁入口,從裡到外都是幸福感。豚肉上還有心的放著一塊竹炭片,增加了這道菜的趣味和顏值。

最後一道甜品:雜錦水果。只有這個甜品,主廚用了澳門的當季水果:草莓,芒果,橘子,西米露,外加一顆芒果形的霜淇淋。吃之前,主廚再會撒上一些椰子粉,這盤水果酸甜適度,椰香撲鼻。。。

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顏值與味道,石井誠用藝術的靈感將它們從視覺和味覺上都表現得非常完美。每一道菜,也有與之匹配的美酒;從北海道的起泡酒到法國的白葡萄酒,從香檳到甜酒,菜與酒達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到澳門銀河,不必遠行,今天可能是北海道星廚的創意法國菜,明天你可能會在另外一家餐廳,吃到專門從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義大利等國飛來的大廚,用不可思議的菜肴讓你的味蕾驚豔。

澳門美食第五站:蠔吧扒房

澳門銀河的蠔吧扒房,是完全的開放式廚房設計,分為扒房和蠔吧兩處,全部都是客人即點即做。

扒房的火爐上,可以見到“烽煙四起”,表演味兒十足。據說那“火氣十足”的烤爐是餐廳大廚特地從澳大利亞訂購的,特點就是火力充足,一份約一公斤的牛肋骨,大概七分鐘就能烤得生熟度恰到好處。

看著廚師們滋滋著響地烤著波士頓龍蝦或者澳洲牛排,就算不吃也有“望梅止渴”的效果啊!

蠔吧裡有八種空運自世界各地的時令生蠔,每只生蠔都結合了大海的微鹹與蠔肉的鮮甜味道,一蠔一價。

我們點的法國諾曼第生蠔,佐以獨家秘制醬料,口感鮮美且馥鬱扎實。每只38元澳門幣的諾曼第生蠔,也是物有所值。

牛排烤到4、5分熟,入口鮮嫩爽滑;波士頓龍蝦也是烤得恰到好處,輕微的炭火香味中帶著龍蝦的回甜味兒;我們三人吃下來一頓,有生蠔、龍蝦、牛排,外加一個當日精選烤雞,真是貨真價實又美味難擋。

蠔吧扒房雖然不是米其林餐廳,但是口味和環境,絕對是星級享受。值得推薦!

澳門偶遇:光影之魅

12月的澳門,到處充滿著歡樂與愛的氣氛。

大三巴牌坊是首次來澳門的必遊之處,這個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的牌坊,勝在精細的雕刻與中西合璧的藝術交融。

夜幕垂下,又偶遇了一場“星空祈緣”的光影盛宴。大三巴牌坊附近的歷史街區,被“愛之無界”所包圍,如織的遊人穿梭于星星、光影、音樂所編制的曼妙世界裡,久違的雪花仿佛也bling bling的隨著聖誕樂曲落下...

澳門之行為2017年的旅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一年的主題,是相遇。很慶倖自己,能夠遇見你,遇見旅行,遇見美好,遇見未來

晚安,澳門。。。

澳門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準備、不需要攻略;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家有好吃的酒店住下來,然後Enjoy。

從銀河酒店穿過一條玻璃長廊,啟東味蕾去百腦匯美食街開啟一場美食大搜索吧。

看著牌子上花樣眾多熟悉的或者不熟悉的食肆,不由得眼前發亮,美食當前,尤感選擇困難症加劇。。。

“百老匯美食街”上彙集了超過40家澳門本地及亞洲地道食肆,其中包含接地氣的美食攤點、多間澳門本地著名餐廳和首次進入澳門的亞洲品牌,還不乏米其林星級餐廳。

臨近聖誕,美食街上時常有cosplay的卡通人來和遊客合影,好歡樂。

澳門美食第二站:澳門銀河添好運港式點心店

我素來不折不扣的喜歡粵菜,看到這裡居然有心念已久的“添好運”港式點心店,簡直覺得撿到寶了。

因為這家誕生於香港的點心店早在2010年就被評為米其林一星餐廳,雖然在香港有幾家分店,但是總是人滿為患,經常是晚上8點多還需要排隊候位元那種。

我們不到6點去,還好人不算多,剛好有位,餐廳裡就是典型的港式茶餐廳的樣子。

我們並沒有按照點評或者網站推薦的點那幾樣最火的,按照自己的口味點了幾樣。牛肉丸,Q彈鮮嫩,能嚼出水的感覺,而且肉香四溢,滿分。

讓我欲罷不能的是這個核桃酥,剛出烤爐的核桃酥,放置兩分鐘入口恰到好處。外皮酥脆,烤的火候拿捏很准;核桃更是烤出了香脆芳華,一口氣吞下三個不在話下。現在想起來,還唇齒留香,嘖嘖。

煲仔飯是它家一絕,進門處有一個專門電燒煲仔飯的地方,稍許等候便可以看到你自己點的煲仔飯怎樣出爐的。可以選擇的煲仔飯品種很多,再加上生雞蛋拌一拌,絕了。

添好運這個餐廳名字特別討巧,它除了本身菜品的確好吃之外,可愛之處還歸功於它平民的價格、星級享受。兩個人吃一頓,也就是一百多的樣子。。。要是開一家到上海,肯定生意爆好了。

澳門美食第三站:福龍葡國餐廳

走出添好運餐廳,拐個彎,有一家名叫“福龍葡國餐廳"吸引了我的目光。

餐廳內外裝修都比較實在而簡單,讓人感覺敞亮不壓抑,牆上掛著反映澳門前世今生的圖片。這家餐廳的總店在澳門半島福隆新街40號,食客們都說它是“很棒的土生葡國菜”。

我們不大餓,所以只點了兩個菜嘗嘗。炒蜆子是店員推薦的,蜆子挺新鮮,做法沒有十分驚豔;我還是覺得她推薦的這個烤乳豬飯更好。乳豬皮滑而不膩,汁多肉嫩,滿口留香。

這次只怪在澳門呆的時間不長,不然這些店可以再去點些不一樣的菜品嘗嘗。

澳門美食第四站:庭園義大利餐廳

庭園義大利餐廳也是米其林一星食府,坐落于銀河酒店一層。門口,就可以看到餐廳獲得的各式美食獎項,優雅且帶有義大利風情是餐廳的裝修特色。

澳門的多元文化造就了多元美食,澳門銀河特用心地在多元美食上下功夫。根據時節不同,會邀請世界各地的知名大廚來餐廳,給入住客人帶來意想不到的味蕾驚喜。

我本來以為在義大利餐廳,肯定是吃義大利美食了,沒想到從玻璃房裡吹來了一股北海道的自然之風。

Mokoto Ishii 石井誠生於北海道札幌,他是北海道米其林星級餐廳Le Musee的創辦人及主廚,Le Musee餐廳僅有三十個坐席,確是石井先生發揮他飲食藝術及創意的舞臺。

12月初,北海道早已銀裝素裹,可澳門仍然陽光明媚。陽光可以照進來的庭園義大利餐廳玻璃房,格外溫暖可人。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份由空降于澳門銀河的北海道星廚市井誠,親手搭配的Degustation Menu(醇饗之旅)功能表,初看功能表就能感受到一股北海道的自然純色。大家都相當好奇,想知道這位星廚是怎樣表達“森林風光”的。

第一道菜是黑白松露。黑色和白色的圓木上各自搭配擺放著小小的黑白松露,無需用刀叉,用拇指和食指拿起松露吃是最好的方式。完全沒有新鮮松露的腥味兒,兩口下去是潤潤滑滑的感覺。

第二道就是“森林風光”。其創意靈感來自Le Musee這個餐廳本身所處的地方。石井誠想讓客人一來餐廳,就能夠感受到北海道森林的自然原味。

肥美的蟹肉是北海道必不可少的食材,這道菜是在鮮嫩的蟹肉上鋪幾片應季的蘑菇,旁邊再站著用芝士蛋糕做成的小蘑菇;在蟹肉蘑菇上淋上大廚精心配製的乳白色醬料,一盤帶有北海道特色的“森林風光”便顯得楚楚動人了。

第三道菜:紅鯛魚。我吃過紅鯛魚的做法以清蒸、紅燒或者香煎居多,這一道紅鯛魚上來,有點像是一道飲品,不看菜單根本不知道這是海鮮。而它竟然是一道紅鯛魚冷菜,有點像江南的酒糟魚,只是紅鯛魚入口更嫩更爽滑,還有青檸的清爽香味。

第四道菜:牡丹蝦配魚子醬。蝦肉肥碩極富彈性的牡丹蝦是刺身良伴,而大廚在牡丹蝦和魚子醬中間加了厚厚的如奶油般的昆布。北海道有世界第一的昆布產地,所以石井誠將昆布創意成為白色的奶油感,吃起來入口即化並含有奶油的舒香,還很好的綜合牡丹蝦和魚子醬的口味。

第五道菜:鮑魚與蔬菜。香烤鮑魚下,以少許米飯作為鋪墊,蔬菜則是以當季顏色最深的蔬菜輔佐,這道菜一呈現,就是滿滿的海洋氣息。

其實此菜的點睛之處,還是大廚恰到好處地運用了昆布,這次昆布是作為調料汁倒入菜中,讓深受法國靈感啟發的西餐,融入更多日本當地特色。

第六道菜:白松露與雞蛋。這道菜完全顛覆了我對意面的偏見。本人素來對意面興趣不大,初看這道菜就是白松露加上生雞蛋的意面,賣相也沒有特別。大廚親自來為我們刨白松露片加入盤中,然後告訴我們吃法是要將白松露和雞蛋和意面伴著吃。

入口的意面,軟糯香滑,融合了白松露片的獨特口味,特殊的醬汁也完全將生雞蛋包容其中,口感極其細膩而豐富。我敢說,這絕對是我吃過最好的意面,現在回想起大廚現刨松露的場面,也是儀式感滿滿啊!

第七道:芥末雪葩。這是在即將上最後一道主菜前,用於清洗味蕾的小雪葩。雪葩上被主廚加上一點點生芥末,這倒是獨特的創意。將這一點點生芥末拌入雪葩中,涼涼的、甜甜的,還有點點辣舌頭的樣子,我可以說這是澳門冬日的小清新嗎?

第八道菜:豚肉&起司培根白汁。日本人稱的豚肉,我們都知道,就是豬肉的意思;上面澆的汁明明是黑色的,怎麼是會是白汁呢?我當時忘了問這個問題,恐怕會一直是一個迷了吧??!!

豚肉外酥裡嫩,切著小塊,蘸著起司培根白汁入口,從裡到外都是幸福感。豚肉上還有心的放著一塊竹炭片,增加了這道菜的趣味和顏值。

最後一道甜品:雜錦水果。只有這個甜品,主廚用了澳門的當季水果:草莓,芒果,橘子,西米露,外加一顆芒果形的霜淇淋。吃之前,主廚再會撒上一些椰子粉,這盤水果酸甜適度,椰香撲鼻。。。

每一道菜,都有自己的顏值與味道,石井誠用藝術的靈感將它們從視覺和味覺上都表現得非常完美。每一道菜,也有與之匹配的美酒;從北海道的起泡酒到法國的白葡萄酒,從香檳到甜酒,菜與酒達到水乳交融的效果。

到澳門銀河,不必遠行,今天可能是北海道星廚的創意法國菜,明天你可能會在另外一家餐廳,吃到專門從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義大利等國飛來的大廚,用不可思議的菜肴讓你的味蕾驚豔。

澳門美食第五站:蠔吧扒房

澳門銀河的蠔吧扒房,是完全的開放式廚房設計,分為扒房和蠔吧兩處,全部都是客人即點即做。

扒房的火爐上,可以見到“烽煙四起”,表演味兒十足。據說那“火氣十足”的烤爐是餐廳大廚特地從澳大利亞訂購的,特點就是火力充足,一份約一公斤的牛肋骨,大概七分鐘就能烤得生熟度恰到好處。

看著廚師們滋滋著響地烤著波士頓龍蝦或者澳洲牛排,就算不吃也有“望梅止渴”的效果啊!

蠔吧裡有八種空運自世界各地的時令生蠔,每只生蠔都結合了大海的微鹹與蠔肉的鮮甜味道,一蠔一價。

我們點的法國諾曼第生蠔,佐以獨家秘制醬料,口感鮮美且馥鬱扎實。每只38元澳門幣的諾曼第生蠔,也是物有所值。

牛排烤到4、5分熟,入口鮮嫩爽滑;波士頓龍蝦也是烤得恰到好處,輕微的炭火香味中帶著龍蝦的回甜味兒;我們三人吃下來一頓,有生蠔、龍蝦、牛排,外加一個當日精選烤雞,真是貨真價實又美味難擋。

蠔吧扒房雖然不是米其林餐廳,但是口味和環境,絕對是星級享受。值得推薦!

澳門偶遇:光影之魅

12月的澳門,到處充滿著歡樂與愛的氣氛。

大三巴牌坊是首次來澳門的必遊之處,這個糅合了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與東方建築風格的牌坊,勝在精細的雕刻與中西合璧的藝術交融。

夜幕垂下,又偶遇了一場“星空祈緣”的光影盛宴。大三巴牌坊附近的歷史街區,被“愛之無界”所包圍,如織的遊人穿梭于星星、光影、音樂所編制的曼妙世界裡,久違的雪花仿佛也bling bling的隨著聖誕樂曲落下...

澳門之行為2017年的旅行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一年的主題,是相遇。很慶倖自己,能夠遇見你,遇見旅行,遇見美好,遇見未來

晚安,澳門。。。

澳門適合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不需要準備、不需要攻略;最好的方式就是找一家有好吃的酒店住下來,然後Enjoy。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