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讓古建築講好西安老故事 煥發新活力|王永康調研大華·1935專案

老大華鳳凰涅槃, 新大華浴火重生。 4月6日上午,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到大華·1935專案調研。 調研時他強調, 要注重工業遺存保護,

傳承城市歷史文脈, 融入現代新業態, 加快產業優化升級, 打造最具人文氣質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從1935年至今80多年間

大華紡織廠樓承載了無數的故事與記憶

既有解放初期的五角星

又有改革開放後的英語塗鴉“love”

留下了種種生活印記

站在擁有80多年歷史的大華紡織廠正門口, 看著鏽跡斑斑的大門、字跡模糊不清的老標語, 王永康說, 這座門樓是西安近代歷史的活標本, 濃縮了西安80年的變遷史, 是西安這座城市的無價之寶。 要保護好、利用好, 讓古老建築講好西安老故事, 煥發新活力。

大華·1935項目根植于長安大華紡織廠。 大華紗廠位於太華南路251號, 地處西安火車站北側, 西鄰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 距西安城牆約600米, 始建於1935年, 是西北地方建立最早、規模最大的民族紡織企業。 它見證了西北民族工業的艱難創業, 見證了西安的解放和民族工業的新生,

見證了新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

現在的廠區仍舊保留著

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

各個時期的工業建築

走進大華•1935園區

像是走進了時間隧道

在大華·1935園區內

草木發芽、楊柳依依

一派春天的美好景象

永康書記詳細瞭解園區的歷史沿革, 仔細詢問發展歷程、工業遺存保護、棚戶區改造等情況, 對大華紗廠改造提升時完整保留工業遺存的做法給予肯定。 調研時他強調, 要注重工業遺存保護, 傳承城市歷史文脈, 融入現代新業態, 加快產業優化升級, 打造最具人文氣質的現代服務業聚集區。

小薇瞭解到

2011年6月建設大華·1935項目時

對於這些老建築是拆還是留

曾進行過嚴肅討論

最終選擇將它們保留下來

在對大華工業遺存實施整體保護

合理利用的基礎上

它由一個擁有80年歷史的紡織廠

轉型為集文化商業休閒購物

為一體的文化商業中心

老式豐田織布機的零件拼裝的鳳凰涅槃圖,寓意大華紡織廠的華麗轉身

大華博物館所在的鋼結構車間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單體建築。永康書記走進博物館,參觀當年紡紗使用過的老機器,觀看上世紀黑白色調的影像資料。他說,這些遺存講述著西安的工業發展史,老廠區在經過改造提升後,如同鳳凰涅槃重獲新生,要保存好珍貴的工業遺產,留下一份城市記憶。

王永康來到利用老廠房改造成的咖啡廳、霜淇淋店、小劇場,與創業者任廣明、堅春天、丁維周親切交談,勉勵他們積極創業,事業有成。他強調,要創新理念,引進新業態,當好五星級“店小二”,吸引更多年輕人來西安創業,讓西安成為海內外青年人的創業熱土。

如今的大華·1935園區裡,有老人在打太極,也有滑板少年瀟灑穿梭,女白領在咖啡館中參加文化沙龍,打著非洲鼓的青年在路旁隨意落座就開始表演……市民自發組成的幾十個“文藝小組”,分享刺繡、詩詞、寫作心得,切磋小提琴、尤克裡裡的彈奏技巧,也會熱熱鬧鬧進行撕名牌大戰、死飛和輪滑競技……各個小組彼此輻射,共同構建出一個氣氛寬鬆又融洽的“文藝小社會”。

大華·1935

大眾主流文化、亞文化藝術

在同一場所碰撞融合

塗鴉文化、街頭藝術、極限運動

更為這座“工業遺存”注入新活力

古老的大華

也正期待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煥發出新的活力

永康書記強調

大華紗廠作為西安最早的現代紡織企業,曾為西安工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要做好工業遺存保護,強化城市記憶,喚醒人們的城市情結。

要綠化美化環境,開闢更多的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增加群眾獲得感。

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積澱,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營造城市亮點,打造近代工業文明遺存和現代社會城市功能相結合的特色街區。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盧凱一同調研。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綜合整理自陝西日報、西安晚報、西安發佈

編輯:高楓

審核:小小

2011年6月建設大華·1935項目時

對於這些老建築是拆還是留

曾進行過嚴肅討論

最終選擇將它們保留下來

在對大華工業遺存實施整體保護

合理利用的基礎上

它由一個擁有80年歷史的紡織廠

轉型為集文化商業休閒購物

為一體的文化商業中心

老式豐田織布機的零件拼裝的鳳凰涅槃圖,寓意大華紡織廠的華麗轉身

大華博物館所在的鋼結構車間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完整、最大的單體建築。永康書記走進博物館,參觀當年紡紗使用過的老機器,觀看上世紀黑白色調的影像資料。他說,這些遺存講述著西安的工業發展史,老廠區在經過改造提升後,如同鳳凰涅槃重獲新生,要保存好珍貴的工業遺產,留下一份城市記憶。

王永康來到利用老廠房改造成的咖啡廳、霜淇淋店、小劇場,與創業者任廣明、堅春天、丁維周親切交談,勉勵他們積極創業,事業有成。他強調,要創新理念,引進新業態,當好五星級“店小二”,吸引更多年輕人來西安創業,讓西安成為海內外青年人的創業熱土。

如今的大華·1935園區裡,有老人在打太極,也有滑板少年瀟灑穿梭,女白領在咖啡館中參加文化沙龍,打著非洲鼓的青年在路旁隨意落座就開始表演……市民自發組成的幾十個“文藝小組”,分享刺繡、詩詞、寫作心得,切磋小提琴、尤克裡裡的彈奏技巧,也會熱熱鬧鬧進行撕名牌大戰、死飛和輪滑競技……各個小組彼此輻射,共同構建出一個氣氛寬鬆又融洽的“文藝小社會”。

大華·1935

大眾主流文化、亞文化藝術

在同一場所碰撞融合

塗鴉文化、街頭藝術、極限運動

更為這座“工業遺存”注入新活力

古老的大華

也正期待更多年輕人的加入

煥發出新的活力

永康書記強調

大華紗廠作為西安最早的現代紡織企業,曾為西安工業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要做好工業遺存保護,強化城市記憶,喚醒人們的城市情結。

要綠化美化環境,開闢更多的市民休閒娛樂好去處,增加群眾獲得感。

要深入挖掘歷史文化積澱,豐富城市內涵,提升城市品位,營造城市亮點,打造近代工業文明遺存和現代社會城市功能相結合的特色街區。

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盧凱一同調研。

點擊標題查看往期文章精選

綜合整理自陝西日報、西安晚報、西安發佈

編輯:高楓

審核:小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