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沒了約伯斯的iPad 消費者願意買單嗎?

這是FastListening為您準備的第62個音訊節目:

手機和電腦, 是果粉最期待蘋果發佈的新品。

但iPad, 不少人認為, 它介於iPhone和Mac之間, 很尷尬。

過去幾年,

iPad一直很艱難。 外界評價不高, 產品銷量堪憂。

不過, 隨著移動辦公、輕量化辦公等理念的普及, iPad似乎看到了曙光。

2015年iPadPro推出, 不僅引發市場熱議, 也獲得了部分企業使用者, 其出貨量甚至超過微軟的Surface。

這不僅是iPad的產品轉型, 也是蘋果希望借助平板電腦產品, 打入企業市場的重要策略。

2017年3月21號早上, 蘋果發佈了新的iPad產品, 這款9.7英寸的新iPad動力更足, 售價329美元, 從根本上取代了iPad Air 2。

儘管蘋果變得有點慢, 但這對iPad業務的發展很關鍵。 近年, iPad銷售額持續下滑, 主要受到這兩方面影響:

1、iPhone的螢幕越來越大, 功能也越來越完善, 可以執行越來越多的內容消費任務。 因此, 需要用到iPad的地方也越來越少。

2、而對於更高級的內容創造任務, 大多數人首選手提電腦。 對蘋果來說, 蘋果的手提電腦越做越小, 這也進一步蠶食了iPad的領域。

(2016年最後一個季度, 蘋果賣出了1330萬部iPad, 同比下降19%)

但這些原因只適用于消費者領域, 企業領域又存在不同。 許多企業應用對移動性的要求比較高, 而且需要大於5.5英寸的螢幕來操作。

蘋果看到了在企業領域的發展空間。 目前, 許多企業都用臺式電腦來運行難以操作、毫不直觀的應用, 而員工們私下使用的都是更友好的應用和設備。

近幾年, 蘋果通過與IBM、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SAP和思科等公司的合作, 加快進軍企業領域的步伐。 合作模式通常是:蘋果將應用創建專家外借給合作夥伴,

為企業客戶創建專業化應用。 隨後, 合作夥伴則將蘋果設備出售或出租給客戶, 以運行這些應用。

舉個例子, 蘋果幫IBM創建了一款名為Passenger+的應用, 供航空服務人員使用。 乘務員使用這個應用來管理乘客的特殊要求和需要, 處理航空延誤和連接問題, 並向個別乘客出售個性化升級和其他產品與服務。 這個應用通過點擊進行操作, 不需要太多的文字輸入, 因為並不需要實體鍵盤。

適用於iOS系統的IBM MobileFirst

企業界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比如, 蘋果和IBM合作為護士創建了一款病人管理應用。 這個應用提供了某個時間內病房中所有病人的詳細圖表, 當病人需要用到護士時, 應用會發出通知和警報。

iPad有助於幫醫生提高工作效率。 比起在iPhone上(即使是大螢幕iPhone)或用笨重的MacBook Pro查看患者資訊, 能清楚顯示患者清單的iPad顯然強多了。 急症室醫生也能用iPad更好地進行傷患分類, 因為, 醫生需要的是有足夠螢幕空間的移動設備, 其使用的內容輸入法也不需要用到實體鍵盤。

iPad能很好地應用於零售領域,尤其當銷售人員需要資料登錄或提取、捕捉顧客簽名或處理應用卡支付時。

在酒店行業,越來越多的酒店開始為客人提供iPad,用作房間的控制台。客人可以通過滑動螢幕來控制房間的電視、燈光和溫度,來預定食物和其他服務。

iPad還適用於一些專業化消費用途。酒店套房和智慧住宅有許多相同的地方,針對智慧住宅,蘋果正穩步開發由應用和設備組成的一套生態系統。去年,蘋果推出自己的Home應用(在公司開始創建Home生態系統之後),如今,Home已經成為iOS的自帶應用。這款應用可以在iPhone上運行,但隨著連接的家電、感測器、固定裝置等越來越多,iPad的大螢幕更適合家居的控制和協調。

或許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消費用途和生態系統。就我們知道的,iPad很可能在蘋果的增強現實策略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很明顯,iPad系列的更新比Mac系列更加有規律。蘋果堅信iPad設備大有用途,無論是在工作場所或是介於iPhone和Mac之間的消費者領域。

不過,iPad的現有市場表明,如果蘋果不能靠這次大動作扭轉局勢,恐怕iPad未來真的沒有翻身之日了。

文 | Mark Sullivan 圖 | Fast Company&網路

編輯 | 郭江濤 王秀芸

掃描二維碼關注,獲取更多創新資訊

iPad能很好地應用於零售領域,尤其當銷售人員需要資料登錄或提取、捕捉顧客簽名或處理應用卡支付時。

在酒店行業,越來越多的酒店開始為客人提供iPad,用作房間的控制台。客人可以通過滑動螢幕來控制房間的電視、燈光和溫度,來預定食物和其他服務。

iPad還適用於一些專業化消費用途。酒店套房和智慧住宅有許多相同的地方,針對智慧住宅,蘋果正穩步開發由應用和設備組成的一套生態系統。去年,蘋果推出自己的Home應用(在公司開始創建Home生態系統之後),如今,Home已經成為iOS的自帶應用。這款應用可以在iPhone上運行,但隨著連接的家電、感測器、固定裝置等越來越多,iPad的大螢幕更適合家居的控制和協調。

或許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消費用途和生態系統。就我們知道的,iPad很可能在蘋果的增強現實策略中扮演關鍵的角色。

很明顯,iPad系列的更新比Mac系列更加有規律。蘋果堅信iPad設備大有用途,無論是在工作場所或是介於iPhone和Mac之間的消費者領域。

不過,iPad的現有市場表明,如果蘋果不能靠這次大動作扭轉局勢,恐怕iPad未來真的沒有翻身之日了。

文 | Mark Sullivan 圖 | Fast Company&網路

編輯 | 郭江濤 王秀芸

掃描二維碼關注,獲取更多創新資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