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不滿壟斷技術遭攻克,韓國瞄準中國軍備市場,誓言進行報復

韓國曾經是亞洲四小龍之首, 在裝備科技等方面擁有相當地位, 三星集團至今仍然是韓國驕傲。 可是近些年來韓國獲取壟斷利潤的核心技術相繼被中國攻克, 比如曲屏技術、晶片技術等等。 壟斷技術沒有, 裝備壟斷利潤也就消失殆盡, 韓國裝備製造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 為此韓國希望中國破擊壟斷技術的節奏放慢, 可是中國正常發展怎麼可能僅僅因為韓國利潤問題就放慢步伐呢?

韓國希望中國給予足夠裝備支持, 可是又沒有足夠誠意, 剛剛要錢回國, 就向中國射擊了200發子彈。 如今看到中國並沒有給予照顧的意思, 韓國開始著急自己裝備技術能否真的挺得住新一輪衝擊。 可是韓國並不甘心, 試圖利用別的裝備制約換取中國裝備合作機會。

《東亞日報》網站透露韓國已經面准中國傳統軍備市場, 準備利用自己軍備領域的優勢衝擊中國軍備市場第三大出口國的地位。 據報告稱, 2016年全球排名前100名的軍火企業中, 七家韓國企業躋身全球前100名, 韓國企業的武器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0.6%, 在新興軍售國家中表現超過日本、土耳其等國。 據統計, 2016年韓國軍售總額為84億美元, 相比2006年的2.97億美元呈幾何指數提高,

領先于傳統軍售大國德國。

韓國媒體網站指出, 韓國軍備出口主要是短程導彈、防空武器、雷達、坦克、火炮等, 而這些軍備的主要目標國就是非洲、非洲、亞洲的一些經費相對短缺的國家, 這樣韓國軍備出口物件與中國就發生了重合。

韓國聲稱如果中國不能在其他裝備領域給予韓國 足夠照顧, 那麼韓國將利用軍備衝擊中國國際市場地位。

當然韓國軍備在一些國家具有影響力, 但是中國軍備目前正在逐步走向高端市場, 韓國就是想直接衝擊也難有直接機會。 另外中國攻克韓國壟斷技術的進程不可能出現停滯,

因為打破國際技術壟斷已經成為裝備復興的必選之策, 韓國想要拿軍備市場衝擊讓我們屈服顯然是不現實的。 可以說面對韓國的軍備出售籌碼換取裝備技術合作要求, 我們選擇了拒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