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三變」冷水魚莊讓村民成了“股東”

冷水魚宴

俗話說, 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話, 對於家住花溪區馬鈴鄉穀中村鹽井組的村民們來說, 還真是十分貼切。

如今, 依靠村裡的馬鈴河這條“母親河”, 村民們通過以土地、資金入股等方式, 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冷水魚莊, 變成了擁有自家產業的股東。

“我是去年辭掉工作回鄉創業的, 幹了這一年多下來, 我和10多位股東都分到了一筆紅利。 最近, 大家又謀劃著把這些錢, 用來繼續擴大魚莊規模。 現在, 自己當老闆的日子感覺特別爽!尤其是看到自己能帶著村裡的鄉親們一起致富, 心裡特別有成就感。 ”今年45歲的陳才華說起創業以來的收穫時, 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們村的這條河特別適合冷水魚養殖。 很早以前, 都是外地人來我們村養冷水魚, 然後拿出去賣。 近年來, 隨著村裡的村容環境越變越好, 以及周邊水果採摘園的開放,

來村裡的遊客越來越多了, 於是, 我就有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

冷水魚養殖

去年8月, 陳才華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 與村裡的10多位村民相約分別以土地、資金入股的方式, 搞起了冷水魚莊。 經過一年多的經營, 目前入股村民都分到了3萬元以上的紅利。

“我不僅用土地和資金入股魚莊, 而且還在這裡上班, 每個月有3000多塊錢的工資, 加上年底分紅, 比外出務工的收入高多了。 ”自魚莊開張第一天起就在這裡工作的村民陳林說, 自己做夢也沒想到有一天會當上股東。 “不瞞你說, 以前在外打工, 總覺得幹得再好都是別人的。

現在不同了, 這個魚莊就是我們自家的產業, 再苦再累都幹得高興!現在, 天天都能回家陪陪老婆、娃娃, 這才是真正的過日子。 ”

“自從我們鄉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 整治了河道, 安裝了路燈, 生態環境也得到提升, 來的遊客多了, 返鄉創業的人也漸漸多了起來。 目前, 穀中村已經有3家魚莊, 入股的農戶有20多人。 有了新產業, 村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改變。 ”馬鈴鄉黨委組織委員易思語說, 下一步, 在探索完善低收入困難戶參與和受益新機制的過程中, 馬鈴鄉將本著“公平共用、共建共用”的理念, 積極探索推進農村“三變”改革, 將過去“沉睡”的資源轉變為發展的資本, 依靠當地獨特的山水自然資源, 大力發展冷水魚、豆腐、蔬菜種植及鄉村生態旅遊產業,

不斷拓寬村民的致富門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