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厲害了我的京津冀!一起搞了這個大動作

12月20日, 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新聞發佈會召開。 小千從會上獲悉, 北京市會同津冀兩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了《關於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重點平臺建設的意見》, 並于近日正式印發實施。

《意見》初步明確了京津冀“2+4+46”個平臺, 包括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區兩個集中承載地, 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及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 未來, 三地將聯合引導相關創新資源和轉移產業向上述平臺集中。

20日上午, 京津冀三地協同辦聯合在京舉行新聞發佈會。 圖為發佈會現場。

今年是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近期目標的節點之年。 在今天上午的新聞發佈會上,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施三年多來, 三省市以搭建產業合作平臺為抓手, “4+N”產業合作格局加快構建, 一批重大產業合作項目相繼落地, 產業疏解政策體系加快建立。

“協同發展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更是一場無經驗可循的“大考”, 仍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 比如各類承接平臺仍然較多且佈局相對分散, 產業轉移政策體系還需進一步完善等等。 ”北京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為進一步加強京津冀產業轉移承接平臺的統籌規劃建設, 優化區域產業佈局, 打造優勢產業集群, 加快形成規模效應, 北京市會同津冀兩省市共同研究制定了該《意見》。

《意見》緊扣非首都功能產業領域, 充分銜接各類規劃政策, 突出創新驅動產業升級轉移, 逐一提出承接平臺名單。 同時, 還對“兩翼”的產業發展方向做出了一些初步安排。

增強北京新“兩翼”高端產業吸引力

雄安新區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在增強北京新的“兩翼”高端產業吸引力方面, 《意見》緊緊圍繞北京城市副中心、河北雄安新區功能定位, 積極吸納和集聚創新資源要素, 打造創新產業集群, 促進產城融合、職住平衡。

其中, 城市副中心主要考慮是圍繞市屬行政事業單位整體或部分轉移, 大力發展行政辦公、高端商務、文化旅遊等主導產業。

河北雄安新區重點發展高端高新產業, 打造創新高地和科技新城。

集中打造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

新機場打造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

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天津濱海新區、張承生態功能區是京津冀四大戰略合作功能區, 《意見》按照“政府主導、國企帶動、政策集成、資源彙聚”的思路, 進一步明確了它們的產業承接方向, 以加快形成集聚效應和示範作用。

具體來說, 《意見》提出引導鋼鐵深加工、石油化工等產業及上下游企業向曹妃甸協同發展示範區集聚;

結合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區域產業結構升級, 在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重點發展航空物流產業、綜合保稅區和高新高端產業, 打造國家交往中心功能承載區、國家航空科技創新引領區和京津冀協同發展示範區;

發揮2022年冬奧會籌辦的牽引作用, 攜手張家口大力發展體育、文化、旅遊休閒、會展等生態友好型產業, 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

引導北京金融服務平臺、資料中心機構以及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等創新資源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集聚。

四類46個專業化承接平臺

建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

《意見》還提出,要打造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其中,協同創新平臺15個,現代製造業平臺20個,服務業平臺8個,農業合作平臺3個。

為“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意見》提出,打造一批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北京市將引導創新資源在京津交通沿線主要城鎮集聚發展,打造科技研發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推進節能環保等創新資源向天津寶坻等區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支援天津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化研發成果轉化基地。為充分發揮京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對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承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意見》支持河北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

同時,該《意見》還按照現代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三個領域分類梳理出了一批特色化平臺。其中,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合力共建現代製造業承接平臺,加快推進環首都承接地批發市場、冀中南承接地批發市場聚焦帶、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等一批服務業承接平臺建設,並圍繞首都農業結構調整,推動京津冀農業對接協作,聯動發展一批現代農業合作平臺。

保 障

為促進產業承接平臺的有序發展,《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一是為增強產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承接平臺吸引力,圍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加強土地供應保障和資源環境保護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二是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強化人才資源支撐,不斷改善平臺承接產業發展環境。

三是三地將進一步強化合作,加強對產業轉移重點承接平臺及轉移專案的統籌管理,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共同發展的局面。

記者:查甜甜

共建京張文化體育旅遊帶;

引導北京金融服務平臺、資料中心機構以及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等創新資源向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集聚。

四類46個專業化承接平臺

建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

《意見》還提出,要打造46個專業化、特色化承接平臺。其中,協同創新平臺15個,現代製造業平臺20個,服務業平臺8個,農業合作平臺3個。

為“推動構建京津冀協同創新共同體”,《意見》提出,打造一批高水準協同創新平臺和專業化產業合作平臺。北京市將引導創新資源在京津交通沿線主要城鎮集聚發展,打造科技研發轉化、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帶,推進節能環保等創新資源向天津寶坻等區域集聚,打造沿海產業帶,支援天津建設產業創新中心和現代化研發成果轉化基地。為充分發揮京津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優勢,對接河北要素成本比較優勢和承接產業轉型升級需求,《意見》支持河北創建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試驗區。

同時,該《意見》還按照現代製造業、服務業、農業等三個領域分類梳理出了一批特色化平臺。其中,將沿京津、京保石、京唐秦、京九方向,合力共建現代製造業承接平臺,加快推進環首都承接地批發市場、冀中南承接地批發市場聚焦帶、環首都1小時鮮活農產品流通圈等一批服務業承接平臺建設,並圍繞首都農業結構調整,推動京津冀農業對接協作,聯動發展一批現代農業合作平臺。

保 障

為促進產業承接平臺的有序發展,《意見》從三個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一是為增強產業轉移的針對性和承接平臺吸引力,圍繞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園區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加大資金支援力度、加強土地供應保障和資源環境保護等五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的支持政策。

二是將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務水準,努力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強化人才資源支撐,不斷改善平臺承接產業發展環境。

三是三地將進一步強化合作,加強對產業轉移重點承接平臺及轉移專案的統籌管理,努力形成齊抓共管、共同發展的局面。

記者:查甜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