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煙臺正能量丨1對夫妻,6年公益,0.9萬公里行車,團隊資助260名困難生,累計助學百萬

在果都棲霞有這樣一個“特殊”的家庭, 夫妻二人都是“愛在棲霞”愛心志願服務團隊的首批義工, 她們始終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幫助他人, 回報社會。 多年來, 夫妻倆累計志願服務時間長達5000多個小時, 愛心車行駛9000余公里, 愛心團隊長期資助260多名困難學生, 累計轉交愛心助學款近百萬元, 這個家庭就是棲霞市的丁燕、陳志展文明家庭。

情系公益, 愛心奉獻信念堅

今年38歲的丁燕是棲霞市農商銀行審計稽核部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員, 丈夫陳志展是棲霞市公安局民警, 夫妻二人有一個共同的信念:幫助他人,

奉獻愛心。

2011年, 夫妻二人同時加入了“愛在棲霞”志願服務團隊, 成為棲霞市志願服務者的首批義工。 寒來暑往, 連續6年堅持愛心公益, 各種敬老、環保、助學活動都留下了他們夫妻二人忙碌的身影。

在參與社會志願服務的過程中, 她們深深體會到組織和品牌在民間慈善義工活動中的重大意義。

夫妻二人與其他愛心志願者共同籌備並發起成立了“棲霞市愛的傳遞助學協會”。 丈夫陳志展負責會員登記管理、財務審計、稅務申報等日常事務性工作, 妻子丁燕則充分發揮銀行金融優勢, 利用業餘時間負責協會愛心帳戶來往款項的管理工作。 每天24小時全國各地甚至國外的資助善款不定時匯過來。 為此, 丁燕的手機始終保持24小時開機, 只要帳戶一變動就立即核實對賬, 確保準確無誤。

“愛心善款少到幾百元, 多到上十萬元, 每一筆愛心款都必須核實, 做到來有出處, 去有憑證, 做好愛心資助的‘守護者’”丁燕告訴記者, 為了保證帳目的嚴謹, 即使在懷孕生育第二個孩子期間,

自己也始終在負責愛心帳目的管理, 每天給孩子喂完奶就趕緊抽出時間核對帳目, 填寫資料。

丁燕經常說的一句話是:“苦點累點沒啥, 人家愛心捐助咱的學生, 是對咱們的信任, 必須把帳目算清, 要對得起愛心人士的信任, 更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

在長期資助的貧困學生名單中, 棲霞市西城鎮的鄭新晉是丁燕夫婦印象最深刻的資助物件。 2012年鄭新晉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高中, 但因父親剛剛因病去世, 哥哥又從小患有腦癱, 家中欠了6萬多元的外債沒有錢交學費, 孩子決定放棄上學回家種地。 得知此事的丁燕夫婦當即拿出3000元錢送到學校, 幫助孩子交上學費, 並每年拿出4000元錢資助孩子的學習和生活。 如今, 鄭新晉在韓國某大學從事餐飲行業,

並與丁燕夫婦始終保持著密切聯繫:“丁燕大姐就跟我的親人一樣, 要是沒有丁燕姐的資助, 我不可能重返校園學習。 ”

其實, 丁燕夫婦資助的學生還有很多, 他們在為貧困學生聯繫資助人的過程中, 如果有暫時聯繫不到的, 他們就自己掏錢一邊資助一邊尋找。 如今她們夫妻二人早已是煙臺市慈善總會登記的五星級慈善義工, 並每年拿出10000元左右愛心資金捐獻給需要幫助的人。

敬老愛親, 照顧父母孝當先

在家庭生活中, 丁燕努力做一個“好兒媳”、“好妻子”、“好媽媽”, 用愛心、真心、誠心構築相互尊重、理解信任、彼此扶助的溫馨和睦大家庭。

2015年6月, 老父親因患甲狀腺鈣化做了手術。 做完手術後的父親全身插滿了各種管子,

陳志展每天晚上守在病床前, 照顧父親的飲食起居, 困了就趴在床邊打個盹。 丁燕每天下班都要從棲霞開車到煙臺毓璜頂醫院探望老人, 直到老父親痊癒出院, 她們夫妻二人又將父親和母親從老家接回到自己家中伺候照顧。 “誰都有父母, 誰都有歲數大的那一天, 我們自己也有兒女, 我們也有需要別人照顧的時候, 現在我們得做出好榜樣來, 好好照顧父母, 尊敬老人, 這樣世世輩輩我們的子女才會懂得百善孝為先。 ”丁燕總是這樣說。

在丁燕夫妻二人的言傳身教下, 他們12歲的兒子陳岩霖不僅懂事孝順, 更沿著自己父母的腳步, 加入到棲霞市愛心志願者隊伍中來, 清理社區衛生、發放各類愛心公益宣傳資料、積極參加社會捐獻愛心活動……每一項愛心公益活動都能見到小陳岩霖踴躍報名的身影。 “做人要誠信,要有愛心,只要有時間,我都會跟著爸爸媽媽去參加公益活動。” 陳岩霖自豪地告訴記者。

堅守崗位,工作家庭齊擔當

在日常工作中,丁燕夫妻二人不僅對自己分管負責的工作鐵肩擔當,更始終把責任使命牢牢記在心頭,把完善服務落實在行動上。始終把“對組織負責、對員工負責、對工作負責”作為座右銘。“我們一個從事金融行業,一個從事公安行業,只有扎實認真,為民服務,才能把工作中做到領導放心,百姓安心。”丁燕告訴記者。

丁燕和丈夫陳志展可以說是都是單位的業務骨幹,平常在單位工作很忙,經常加班加點,孩子就託付給家中的父母照顧。2016年底,她們又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孩子,本來就為數不多的業餘時間又要全身心的去照顧第二個寶寶,雖然在台前參加助學活動的時間少了,但幕後的工作,夫妻倆卻一點都沒有耽誤,跑協會財務審計、年審、各類材料上報、稅務登記申報、往來款項統計登記、愛心款發放收據填寫等就利用孩子睡覺後的時間熬夜處理,保證各項愛心助學活動順利開展。

夫妻二人默默許下心願,等她們的二寶長大了,還要繼續帶她參加志願服務。雖然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會遇到當事人的不理解,但他們依然選擇堅持,堅守當初從事愛心志願服務的無悔信念,堅持成為愛心志願者時許下的錚錚誓言,夫妻二人將繼續攜手,在愛心志願服務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采寫攝影丨記者 林芋竹 通訊員 欒海超 林莎莎

來源丨煙臺晚報

責編丨戚瑤(實習生) 校對丨董波(實習生)

審校丨王天驪 審核丨權立通

“做人要誠信,要有愛心,只要有時間,我都會跟著爸爸媽媽去參加公益活動。” 陳岩霖自豪地告訴記者。

堅守崗位,工作家庭齊擔當

在日常工作中,丁燕夫妻二人不僅對自己分管負責的工作鐵肩擔當,更始終把責任使命牢牢記在心頭,把完善服務落實在行動上。始終把“對組織負責、對員工負責、對工作負責”作為座右銘。“我們一個從事金融行業,一個從事公安行業,只有扎實認真,為民服務,才能把工作中做到領導放心,百姓安心。”丁燕告訴記者。

丁燕和丈夫陳志展可以說是都是單位的業務骨幹,平常在單位工作很忙,經常加班加點,孩子就託付給家中的父母照顧。2016年底,她們又迎來了家裡的第二個孩子,本來就為數不多的業餘時間又要全身心的去照顧第二個寶寶,雖然在台前參加助學活動的時間少了,但幕後的工作,夫妻倆卻一點都沒有耽誤,跑協會財務審計、年審、各類材料上報、稅務登記申報、往來款項統計登記、愛心款發放收據填寫等就利用孩子睡覺後的時間熬夜處理,保證各項愛心助學活動順利開展。

夫妻二人默默許下心願,等她們的二寶長大了,還要繼續帶她參加志願服務。雖然在實際工作、生活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也會遇到當事人的不理解,但他們依然選擇堅持,堅守當初從事愛心志願服務的無悔信念,堅持成為愛心志願者時許下的錚錚誓言,夫妻二人將繼續攜手,在愛心志願服務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采寫攝影丨記者 林芋竹 通訊員 欒海超 林莎莎

來源丨煙臺晚報

責編丨戚瑤(實習生) 校對丨董波(實習生)

審校丨王天驪 審核丨權立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