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三星賠償華為8000萬,華為能笑到最後嗎?

華為和三星的專利糾紛案終於有結果, 一審判決三星賠償8000萬元。 這樣看似專利訴訟案對華為或者整個國產手機行業來說也有深遠的意義。

讓流氓不再耍帥

華為起訴稱, 2011年6月5日獲批的“一種可應用於終端元件顯示的處理方法和使用者設備”的技術方案, 專利號ZL201010104157.0, 其中包括16項權利要求, 有8項被三星侵犯。 侵權的產品中有Galaxy S7(G9300)、Galaxy S7 Edge(G9350)、Galaxy J5(J5008)等。

雖然只是一審判決, 但是按照三星的一貫習慣, 不排除會進行上訴, 專利糾紛三星有著很不好的前科, 所以它根本不在乎, 反訴、拖延、輸掉訴訟、接著上訴, 實在不行就和解, 已經成了一種套路, 歷數三星的專利糾紛, 最引人注目的是被蘋果要求10.49億美元的專利侵權索賠, 在經過長達5年的扯皮官司後, 最終三星同意賠償蘋果5.48億美元侵權費, 所以這次的8000萬索賠對於三星這種體量的企業來說只能算是毛毛雨而已。

華起訴三星的底氣何在?

這次案件一改往日國產手機被國外品牌聲討抄襲的局面, 那麼這次專利案件華為的底氣何在?

這還得從這個專利號ZL201010104157.0, 說起, 通過資料得知, 華為其實對三星提出了三項指控, 其中兩項由於保密未知, 第三項是三星侵犯華為11項4G LTE無線通訊標準必要專利,

這些專利包括指令控制和資料優化處理等內容。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就豁然開朗了, 在4G LTE標準領域, 甚至下一代5G標準方面華為是有絕對話語權的。

這次侵權的專利裡含有4G LTE標準的早期版本, 在3GPP標準, 尤其是3GPP-LTE核心標準專利方面, 華為已經超過了世界其他公司, 所以只要證明三星的產品支援4G上網, 遵循了3GPP的LTE標準, 那麼侵權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通信領域的標準基本被華為、ZTE、愛立信、高通和諾基亞壟斷, 三星雖然專利也很多, 比如製造方面的記憶體和顯示幕, 通信方面在2G 3G 4G也有不少, 但是在4G核心專利標準華為是有發言權的, 而且三星很難繞過去, 再加上這次華為是有備而來, 針對三星的漏洞量體定制, 所以三星想不輸都很難,

這還只是華為拿出來的一小部分專利, 相信後面還有很多沒有公開的專利, 就事態的走向了。

相信這次華為起訴三星, 也有借鑒蘋果三星專利糾紛案, 在這個智慧財產權日益備受重視的年代, 專利和技術的地位同等重要, 隨著我國對知識產品保護建設的日漸完善,

越來越多的企業感受到專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為了最大規避專利糾紛的風險, 最近幾年專利申請數量在極速增長。

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公佈的 國際PCT專利申請資料顯示:

2015年,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申請了3898項專利, 較2014年增加了456項, 連續第二年居全球企業之首。

2016年, 華為以3692項專利申請數量, 繼續領先于美國高通、日本三菱電機和韓國LG電子。

也就是這些大量的專利和核心技術鑄就了華為敢於叫板三星的隱性實力。

華為起訴三星的必要性

做為手機行業的霸主,華為和三星的競爭不可避免,尤其是現在高端產品競爭激烈。這次在美國和中國兩地同時起訴三星,不僅僅展示了華為的技術實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讓更多的人瞭解華為,更重要的是能震懾三星起到阻擊對手的作用,當然借此事件還能威懾其他對手。

源自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公佈的相關許可備案登記資訊顯示,2015年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華為與蘋果達成一系列專利授權合約,覆蓋GSM、UMTS、LTE等無線通訊技術。手機行業其實是一個高技術密集集中的行業,所以這次華為並沒有和三星撕破臉,索賠的數額也不大,僅僅是討回專利使用費而已,目的是逼迫三星付費或者互相交互使用專利。

回歸現實客觀的講,國產品牌和世界巨頭的差距仍然很大,其中製造能力和核心元器件能力尤為突出,仍然需要去追趕,也許這次贏了,下次呢?所以不能盲目自大,還要警惕“捧殺”。換個角度看,華為某種程度上是中國在世界科技領域的象徵,這次勝訴也對樹立中國品牌正面的形象有著積極的意義。

細數國產品牌,能跟世界巨頭打專利官司的沒有幾個,通過這次事件讓世人知道華為是有專利的,正視中國品牌,就夠了。

華為起訴三星的必要性

做為手機行業的霸主,華為和三星的競爭不可避免,尤其是現在高端產品競爭激烈。這次在美國和中國兩地同時起訴三星,不僅僅展示了華為的技術實力,提升了品牌知名度讓更多的人瞭解華為,更重要的是能震懾三星起到阻擊對手的作用,當然借此事件還能威懾其他對手。

源自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公佈的相關許可備案登記資訊顯示,2015年華為向蘋果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華為與蘋果達成一系列專利授權合約,覆蓋GSM、UMTS、LTE等無線通訊技術。手機行業其實是一個高技術密集集中的行業,所以這次華為並沒有和三星撕破臉,索賠的數額也不大,僅僅是討回專利使用費而已,目的是逼迫三星付費或者互相交互使用專利。

回歸現實客觀的講,國產品牌和世界巨頭的差距仍然很大,其中製造能力和核心元器件能力尤為突出,仍然需要去追趕,也許這次贏了,下次呢?所以不能盲目自大,還要警惕“捧殺”。換個角度看,華為某種程度上是中國在世界科技領域的象徵,這次勝訴也對樹立中國品牌正面的形象有著積極的意義。

細數國產品牌,能跟世界巨頭打專利官司的沒有幾個,通過這次事件讓世人知道華為是有專利的,正視中國品牌,就夠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