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到2020年,職稱對教師薪資的影響將減少(取消)

教師職稱更多指標要求帶有模糊性和非數位化, 評定過程中難以準確界定和規範操作, 具有很強的主觀性和人文性, 評審容易發生舞弊和暗箱操作, 這一點飽受詬病。

不當教師根本不會知道職稱對教師有多麼大的影響。 職稱是跟老師的工資直接掛鉤的, 而且工資的差異主要是取決於職稱的不同。 獲得中學高級職稱後要比中級薪金高800—1000元左右, 勞動價值真的差別這麼大嗎?這不是打擊大部分的中級或初級的教師的積極性嗎?而且獲得高級之後有些不想再接受學校工作分配安排, 挑三揀四, 沒有很好的起到引領作用, 應付式的出工不出力。

還有, 不知為何, 外界總認為教師的工資高, 每當老師說出真實收入時, 對方都是一臉的不相信。 每當有傳言說要給教師漲工資時, 都有人跳出來反對, 說什麼教師工資已經很高了不能再漲了等等。 可盼了很多年的漲工資真正漲完後, 才發現漲得部分真是少得可憐.....

社會上越來越多當老師的支持取消職稱, 城市名額少, 許多老教師奉獻一輩子, 到退休也評不上職稱, 心裡上不平衡;農村名額相對多, 許多年輕教師評上職稱調進城, 把指標又占了,

老教師的名額又少了, 相同年齡的老師幹一樣的活, 甚至比別人多, 就憑別人的職稱高每月工資就比你多領一千左右, 你是什麼滋味?績效考核都按職稱走, 這公平嗎?

教育法、教師法對教師待遇均有明文規定, 但現實是低於其他行業, 低於物價增長, 且地方差距愈拉愈大。 對此, 教師意見很大。 將待遇轉移到職稱上, 不僅掀起教師內鬥, 還矮化了教師職業操守。 建議取消職稱, 按工齡走, 學校拿出一部資金獎勵優秀的!或許到2020年, 職稱對教師薪資的影響就會減少, 你怎麼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