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石首記憶」殺豬,看熱鬧滴都來喝心肺湯……

曾經鄉村生活貧窮, 想要吃肉只能等到春節殺豬, 這寄託了鄉村孩子格外的願望。 每年春天恰是村子裡挑豬仔的時節, 從集市上買來小豬仔放到豬圈, 就開端了養豬的進程。 每逢要到要宰殺的時候總會捨不得, 可想到那香噴噴的肉就不由得流口水。

在家畜中, 豬的地位最低, 不幹農活, 無需下蛋, 吃了睡睡了吃, 飽食終日, 養尊處優。 正所謂“養牛為耕田, 養雞為換鹽, 養豬為過年”, 農人們對豬別無他求, 只求快點長膘, 成為過年時的一遝錢或一刀菜。

剛聽到“殺豬”這個名字的時候你會感到一股殺氣, 但細細一品, 它又充滿了濃濃的鄉土氣息, 同時, 也飽含了一種熱情好客的淳樸感情。 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其樂融融、慶祝一年的豐收。

農村的男人們, 大都參與過殺豬, 一個人偷偷的用鐵勾勾住豬的下顎骨, 再大的豬也跑不掉。 眾人蜂擁而上, 搬腿的, 拽尾巴的,

大夥配合默氣, 把幾百斤重的豬摁倒, 屠家眼睛一斜, 隨後就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的過程了, 很小時母親是會捂住我的眼睛的, 但好奇心總讓自己掙扎著從指縫裡瞅。 所見不是全景, 甚是遺憾。 長大了, 目睹過, 或許是垂涎它的肉吧, 覺得天經地義, 並不血腥。 刀子很長, 是從脖子中間豎著插進去的, 說是要紮到心上不可。 接血, 是要用盆子, 放些清水, 灑些許的鹽, 說是有科學在裡邊, 但我從未對此操過心。

圍觀的人們不約而同地拍手叫好, 眾人合力把豬抬在鍋邊的鐵板上。 退豬毛, 看是簡單的活兒, 卻有一定的技術含量, 水溫過高, 會把毛緊住, 不好撥, 即使弄掉, 毛根還在皮肉裡。 水溫低也更不行。 富有經驗的屠家先用沸水澆一小片毛,

撥一撥看利不利。 如果毛利好撥, 就大面積澆開水, 浮石、刀片輪翻上陣, 一個小時後, 豬身被退的光溜溜的。

如今, 生活好到天天像過年, 吃豬肉吃到高血脂, 可每年冬天殺年豬卻被當做文化記憶保留在每個石首人心裡。 一到這個季節, 人們就會想起往事, 對於殺豬這種活動所承載的文化嚮往, 遠遠超過了對肉香的物質需求。

一頭豬, 是全家省吃節用養大的, 是孩子們在野地裡挑豬菜喂大的。 買掉豬肉換來滿足和安穩, 飄香的臘肉不僅僅展示富足和榮耀, 那更是祈盼幸福的儀式。 每天都能吃上肉吃, 一定是那個年代所有人的祈盼。 現在, 心願實現了, 我們每天都在吃肉, 咀嚼著喂了瘦肉精的豬肉, 心裡滿滿的恐懼, 找不到驚喜和幸福, 更沒了那年那月人與人的真誠和友好。

殺年豬是一項廣為流傳的傳統盛宴, 整個過程充滿了農家的淳樸, 洋溢著鄰里的友愛, 凝結的是幾千年割不斷的鄉土文化, 更是一種不應該被忘記和拋棄的記憶。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