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氣荒蔓延下的液化氣 雖無近憂 卻應遠慮

在煤改氣的大力推行下, 氣荒成為今冬的新熱詞。 為緩解嚴峻的氣荒形勢, 12月4日, 環境保護部下發保暖過冬的通知, 要求未完成氣代煤、電代煤鍋爐改造的, 沿用過去的燃煤鍋爐取暖。 然而, 冬季乃用氣高峰, 氣荒已成定局, 近期甚至在向南蔓延, 部分業者的目光開始轉向液化氣。

天然氣緊缺液化氣開啟逆替代

物以稀為貴, 極度緊張的供應, 令天然氣價格猛漲, 據中宇資訊監測資料顯示, 12月中旬的LNG價位正試圖衝擊萬元大關, 比11月中旬翻了一番, 比9月份更是增長了兩倍。 然而, 與之對應的液化氣(主要指民用)價位卻依然難以突破5000元/噸的關口,

近乎翻倍的價差, 令天然氣的經濟優勢蕩然無存。

而相比而言, 液化氣同樣具有環保優勢, 而熱值上也要高於天然氣, 只是液化氣的供應相對零散, 終端多以瓶裝供應為主, 故城市燃氣不斷發展的今天, 部分民用燃料的份額陸續被天然氣所擠佔。 但液化氣的零散伴隨的是供應的靈活性, 並且液化氣市場的發展更加成熟, 對於農村或者工廠來說瓶裝液化氣燃料也是不錯的選擇。 據中宇資訊瞭解, 部分以天然氣為燃料的企業已轉向液化氣燃料或者油燃料, 液化氣對天然氣的逆替代陸續開啟。

瓶裝氣價位不斷攀升

對於南方來說, 冬季本就是液化氣的需求旺季, 特別是第四季度,

國內液化氣的市場價位一般都處於年內高點。 而終端的消耗速度加快, 三級站的零售價格也會隨之上調。 今年更是如此。 受天然氣氣荒影響, 管道氣的供應不足, 部分地區已波及到了液化氣。 據瞭解, 目前國內液化氣的終端零售價格基本都已在100元/瓶(14.5公斤)以上, 部分地區甚至周周連漲。

進口資源豐富市場價格難突破

大範圍的煤改氣令業內對於今年氣源供應吃緊的狀態早有預期, 而氣荒不斷加劇, 甚至引發的液化氣將迎來大漲的預測, 然而, 時至今日, 市場的發展卻並未如預料中那麼樂觀。 液化氣對天然氣的替代範圍並沒有那麼廣, 管道用氣特別是城市居民用氣在改用天然氣之後很難被液化氣逆替代,

而其他工業用氣(工業發電、燃氣取暖等)由天然氣改液化氣也不是信手拈來之事。

當然, 天然氣瘋漲之後, 液化氣依然替代了部分天然氣的燃料份額, 然而, 液化氣市場發展成熟, 不僅煉廠分佈均勻, 進口、儲運等設施也相對完善。 而全球範圍內, 液化氣的資源供應相對充裕, 低價的進口資源不斷湧入, 國內液化氣市場難有太強勢的表現, 面對天然氣的漲價也只能是望洋生歎。

雖無近憂卻有遠慮

不論如何, 天然氣氣荒為液化氣市場帶來的仍是一種利好, 據中宇資訊瞭解, 今年冬季北方部分地區的液化氣終端消耗量尚可, 相比去年同期有明顯好轉, 而南方的部分地區終端供應也相對緊張。

然而, 另一方面我們不得不考慮,

嚴重的氣荒只是令環保部下發了暫停煤改氣的通知, 而不是停止。 環保壓力下, 煤改氣仍將繼續, 且天然氣的管網、儲運、調峰等設施也將加速完善, 天然氣在國內的利用仍將推進, 而對於終端居民使用者而言, 在接通天然氣管道之後, 燃氣灶也將隨之改變, 那麼在非取暖季, 天然氣仍將是其主要的燃料, 屆時液化氣在終端居民使用者的燃料中所占的份額將逐步減少。 當然, 隨著國內烷烴深加工的不斷發展, 居民用液化氣也將逐步轉向工業化, 但乙醇汽油的推廣或將影響MTBE的需求, 烷烴深加工中的正丁烷異構及異丁烷脫氫項目或受到一定限制, 長遠來看液化氣市場依然面臨不小的挑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