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六大展園“一軸托兩翼” 園博園項目建設加快推進

園博園項目建設現場。 (梁宇 攝)

作為我國園林綠化行業層次最高、規模最大、影響最廣的盛會, 第十二屆中國(南寧)國際園林博覽會將於2018年12月開幕,

這是展示南寧園林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的重要平臺。

景觀小建築物基礎施工基本完成;建築工程基礎工程完成95%;第一批展園進場施工……當下, 我市正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引領, 秉承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的發展理念, 舉全市之力推進園博會專案建設。

建設進入加速期

從龍崗大道駛入建成通車不久的蒲興大道, 進入園博會園址。 在占地276公頃的主園區內, 塔吊高聳, 挖掘機揮舞巨臂, 一派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

“正在建設的清泉閣將成為園博園的標誌性建築, 佔據園區制高點;過去為農田灌溉修建的水泥渠, 改造後將成為一座古樸的空中遊覽步道;此前採石留下的18處礦坑地下水充盈, 其中景色最佳的7處礦坑湖將組成七彩湖及礦坑花園……”園博園主體工程規劃建設組副組長陳健在建設現場向記者介紹專案建設情況。

據悉, 園博園共設九大功能區, 分別為主入口景區、玲瓏湖景區、濱水畫廊景區、展園景區、清泉湖景區、七彩湖景區、遺址公園景區、配套服務區和田園風光區。 主園區規劃佈局“三湖十八嶺”, “三湖”指北部的“玲瓏湖”、中部的“清泉湖”以及東南部的“七彩湖”;“十八嶺”是在保留現有十八座山體的基礎上, 通過生態修復和景觀手法, 形成“邕、龍、翠”三大山嶺景觀脈系。

目前, 園博園景觀、市政、建築工程推進順利, 其中景觀工程基本完成基礎土方施工, 二級、三級園路結構層完成50%, 景觀小建築物基礎施工基本完成, 結構完成50%;市政工程的一級園路水穩層施工完成74%, 綜合管網完成65%, 橋樑完成下部結構, 上部結構完成80%, 已啟動橋面混凝土澆搗;建築工程完成土方工程施工,

基礎工程完成95%, 主體結構完成40%。

第一批展園進場施工

本屆園博會將按“百年園博 精品園林”的目標, 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建設。 記者在園博園施工現場看到, 一些展園場地已完成清表平整, 正在進行相關施工。

七彩湖畔的絲路園總面積為16020平方米, 設有9個展園,邀請了‘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及園林知名國家參展,凸顯廣西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地位。”中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園博園現場專案經理及景觀項目負責人張景華介紹,絲路園就像一條絢麗的絲帶聯動世界,集中展示絲路沿線國家代表城市的園林景觀,體現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多領域、多方面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深厚友誼。

據介紹,園博園六大主題展園分80個展園,佈局“一軸托兩翼”,園林藝術館、東盟館、體驗館、頂螄山遺址博物館,以及清泉閣、遊客服務中心、賽歌台等主體建築亮點紛呈。其中,中華園薈萃神州風采,廣西園以山水林田湖塑造“八桂天境”,東盟園臨摹東盟十國異域風情,絲路園展示“一帶一路”建設美好願景。

在展園建設上,項目所需配套設施基本完善。目前,第一批進場施工的展園共計9個,已基本完成場地平整。此外,絲路園的義大利克雷馬市、西班牙穆爾西亞市、阿聯酋迪拜市、俄羅斯大諾夫哥羅德市、英國園同步完成了設計圖紙深化。

全力“書寫”六個第一

園博園所在的頂螄山地塊,屬於典型的嶺南丘陵地貌,八尺江蜿蜒相伴,既有山、水、林、泉、湖等優越的造園條件,又有典型的內河流域淡水性貝丘遺址。本屆園博會以“生態宜居 園林圓夢”為主題,通過打造“生態的園博、文化的園博、共用的園博”三大特色,讓遊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規劃設計中,我們不推山,不填湖,儘量保留原有植被,對現有的山水格局進行保護和梳理,原有自然山水風貌達43.4%。”園博園主體規劃組組員何賢福介紹,通過生態保護、礦坑修復和海綿規劃,實現“生態的園博”;通過本土建築、民族風情、民族活動、地域植物、遺址文化展示等,體現中國壯鄉、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色,展示“文化的園博”;通過城鄉共用、神州共用、國際共用等展示“共用的園博”。

本屆園博會將書寫六個“第一”:第一次在少數民族首府城市舉辦;第一次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舉辦;第一次在西部欠發達地區舉辦;第一次面向東盟國家舉辦;第一次在冬季建成開放;第一次與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大慶同期舉辦。下一步,我市各相關部門和專案建設單位將加強協調配合,進一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園博園專案建設加快推進,為園博園布展運營創造更為充裕的時間,在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充分展示廣西和首府南寧60年的發展成就。

設有9個展園,邀請了‘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及園林知名國家參展,凸顯廣西作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有機銜接的重要門戶地位。”中國建築設計有限公司園博園現場專案經理及景觀項目負責人張景華介紹,絲路園就像一條絢麗的絲帶聯動世界,集中展示絲路沿線國家代表城市的園林景觀,體現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在多領域、多方面相互合作、共同發展的深厚友誼。

據介紹,園博園六大主題展園分80個展園,佈局“一軸托兩翼”,園林藝術館、東盟館、體驗館、頂螄山遺址博物館,以及清泉閣、遊客服務中心、賽歌台等主體建築亮點紛呈。其中,中華園薈萃神州風采,廣西園以山水林田湖塑造“八桂天境”,東盟園臨摹東盟十國異域風情,絲路園展示“一帶一路”建設美好願景。

在展園建設上,項目所需配套設施基本完善。目前,第一批進場施工的展園共計9個,已基本完成場地平整。此外,絲路園的義大利克雷馬市、西班牙穆爾西亞市、阿聯酋迪拜市、俄羅斯大諾夫哥羅德市、英國園同步完成了設計圖紙深化。

全力“書寫”六個第一

園博園所在的頂螄山地塊,屬於典型的嶺南丘陵地貌,八尺江蜿蜒相伴,既有山、水、林、泉、湖等優越的造園條件,又有典型的內河流域淡水性貝丘遺址。本屆園博會以“生態宜居 園林圓夢”為主題,通過打造“生態的園博、文化的園博、共用的園博”三大特色,讓遊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在規劃設計中,我們不推山,不填湖,儘量保留原有植被,對現有的山水格局進行保護和梳理,原有自然山水風貌達43.4%。”園博園主體規劃組組員何賢福介紹,通過生態保護、礦坑修復和海綿規劃,實現“生態的園博”;通過本土建築、民族風情、民族活動、地域植物、遺址文化展示等,體現中國壯鄉、東南亞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特色,展示“文化的園博”;通過城鄉共用、神州共用、國際共用等展示“共用的園博”。

本屆園博會將書寫六個“第一”:第一次在少數民族首府城市舉辦;第一次在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舉辦;第一次在西部欠發達地區舉辦;第一次面向東盟國家舉辦;第一次在冬季建成開放;第一次與少數民族自治區成立大慶同期舉辦。下一步,我市各相關部門和專案建設單位將加強協調配合,進一步加強領導、精心組織,確保園博園專案建設加快推進,為園博園布展運營創造更為充裕的時間,在自治區成立60周年之際,充分展示廣西和首府南寧60年的發展成就。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