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中國這個有400多年歷史的家族,養過3000多名農奴、擁有多座莊園

到西藏日喀則旅遊, 那一定少不了去一趟帕拉莊園, 這個莊園是西藏大貴族帕拉家族的主莊園, 全稱帕覺拉康, 位於日喀則江孜縣境內的班覺倫布村, 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舊西藏三大領主貴族莊園。

在過去的西藏, 封建農奴社會的貴族分為四種:贊普後裔、亞奚家族、第本家族, 其餘統稱為格巴, 帕覺拉康系第本家族, 因此, 帕拉莊園屬於貴族莊園。

帕拉家族是一個有著400多年歷史的古老家族。

在十九世紀末, 帕拉家族就已經發展到在江孜縣、拉薩、白朗縣、亞東縣、山南等地區擁有37座莊園、1.5萬餘畝土地、12個牧場、14000餘頭(只)牲畜、3000多名農奴, 成為西藏十二大貴族之一。

帕拉莊園其實原建于江孜江嘎村, 1904年被燒毀, 1937才在江孜城西南年楚河的另一側班覺倫布村內重建。

莊園現狀

這座保存完整的貴族莊園頗為壯觀, 占地面積約5357平方米, 現存房屋57間, 主體樓高三層, 建築配套完整, 裝修考究, 設有經堂、日光室、會客廳(上接待室)、臥室, 還有玩麻將的專用大廳。 房內雕樑畫棟, 富麗堂皇。

經堂陳設考究, 經書、佛龕保存完好。 經堂是帕拉莊主念經或舉行法事活動的地方, 堂內雕刻、繪畫、擺設等多為內地樣式, 可見中原文化對於這個貴族有著較大的影響。 臥室中, 金銀玉器琳琅滿目;還有帕拉貴族當年遺留下來的名貴食品、餐具、進口酒、進口白醋、珍貴裘皮服飾, 極盡奢華, 生動的再現帕拉家族當年豪華生活的場景。

農奴院

看完高大上的莊主住宅後別以為就完了哦, 帕拉莊園內還有釀酒坊、磨坊、農奴大灶等, 在莊園對面, 還有一座農奴院, 是農奴們生活的院子, 叫做帕拉朗生院。

一座帕拉莊園占地面積約5357平方米, 莊園只有了莊主兩口人,而這座朗生院僅有150多平方米,共住了60多名家奴,這裡最大的房間不到16平方米,最小的只有4平方米,當時一戶最多的達7口人。

在當時,朗生就是家奴,這些朗生是從帕拉所屬各地莊園和一些窮人中搶征過來的,這些家奴被安排了繁重的勞務,莊主會根據不同的工種給每個家奴發放不同的薪資,他們的薪資並不是金錢,而是以糧食的形式發放,發放的制度可能以每人或者每戶人來進行,有的每天可能只有一勺糌粑,這些家奴就只能靠著這些僅有的糧食養活全家人。

在當時的年代,農奴不僅沒有自己的土地,還要承擔相當重的無償勞役,繳納不清楚的實物或是貨幣,所以,生活在最低層的朗生更是如此。而且當時的朗生沒有生產資料,沒有教育、文化權力,受莊園主絕對支配,絲毫無人身權,朗生的子女也成為朗生,無論什麼原因,一旦淪為朗生,不僅自己,連子孫後代也永遠無出頭之日。

到現在為止,這座農奴院也依然保持著低矮、陰暗、擁擠的原貌,與貴族的莊園豪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編輯:郭俞潔(部分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莊園只有了莊主兩口人,而這座朗生院僅有150多平方米,共住了60多名家奴,這裡最大的房間不到16平方米,最小的只有4平方米,當時一戶最多的達7口人。

在當時,朗生就是家奴,這些朗生是從帕拉所屬各地莊園和一些窮人中搶征過來的,這些家奴被安排了繁重的勞務,莊主會根據不同的工種給每個家奴發放不同的薪資,他們的薪資並不是金錢,而是以糧食的形式發放,發放的制度可能以每人或者每戶人來進行,有的每天可能只有一勺糌粑,這些家奴就只能靠著這些僅有的糧食養活全家人。

在當時的年代,農奴不僅沒有自己的土地,還要承擔相當重的無償勞役,繳納不清楚的實物或是貨幣,所以,生活在最低層的朗生更是如此。而且當時的朗生沒有生產資料,沒有教育、文化權力,受莊園主絕對支配,絲毫無人身權,朗生的子女也成為朗生,無論什麼原因,一旦淪為朗生,不僅自己,連子孫後代也永遠無出頭之日。

到現在為止,這座農奴院也依然保持著低矮、陰暗、擁擠的原貌,與貴族的莊園豪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編輯:郭俞潔(部分圖片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