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冬至!冬至補對一天 身體進步整年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了, 冬至, 在古代是最重要的一天。 因為這一天, 自然界的陰氣已經隆盛到了巔峰開始走下坡路, 陽氣也low 到了最低點開始觸底反彈。

這種“陰陽大變身”的時候可是養生的關鍵時刻, 把握好了, 就意味著身體在未來的一年內的走勢, 一天順則一年順。

冬至補不僅在冬至這一天要補, 按照氣候來說, 接下來的15天都屬於冬至節氣, 都可以進補。

清內火冬天是“上火”的高發期。 吃了過多的熱性食物, 積聚在消化道內, 就會導致上火, 稱為“食火”。 經常貪玩或加班熬夜, 尤其是晚11 點~ 淩晨1 點不睡, 容易導致體內的陽氣持續亢奮, 引發內臟出現上火症狀, 稱為“情緒火”。

飲大麥茶 清食火

冬至季節由於體內陽氣開始萌動,

容易上火, 所以很多人過了冬至可能有很多不適。 大麥茶剛好有清火功效, 可以清除體內積累陽氣轉變成的火氣。 每天3 杯大麥茶, 飲食之火會漸消漸退。

飲合歡花茶 清情緒火

中醫認為我們日常的情緒都可以引起“上火”, 當喜怒憂思過度時, 就產生了“情緒火”。 這種內火出現後, 脾氣會變得非常煩躁, 此時一盞解鬱怡情的合歡花茶是很有必要的, 合歡花是中醫化解不良情緒的第一食材。 每天20 朵, 泡在茶飲中, 一天都會情緒愉悅。

通腸道如果你經常精神不振, 尤其每到下午三四點體力下降很快, 到了夜晚卻煩躁、疲勞不易入睡, 這是因為體內痰濕代謝廢物太多, 需要“通腸道”。 我們說的可不是簡單的“排宿便”, 而是一種促進腸道內新陳代謝的方法, 有利於深冬季節的體內儲備更新和增加, 不論是否有便秘都可以用。

吃黑木耳餐 通暢腸道

中醫認為, 木耳具有很好的“刮腸”作用, 包括宿便、各種有毒有害物質, 都會在木耳的包裹和刮除作用下排出體外。 無毒一身輕, 新陳代謝好了,

我們身體就會更好。 木耳最好選擇背面是灰白色的木耳, 俗稱“白背黑木耳”, 它們屬於木耳中的優品, 每天食用50g 即可。

喝黃芪碧螺春茶 化解毒素

黃芪會增加腸道的免疫力, 增加腸道對不良物質的抵抗力, 促進腸道蠕動的動力, 茶葉也有很好的解毒功能。 喝這種茶可以促進身體深處的毒素排出, 身體罹患疾病的幾率就會降低。 方法很簡單, 黃芪15g, 碧螺春10g, 每天沸水沖泡即可。

補不足冬至天煮一鍋熱熱香香的食物來進補,這想法很不錯,但從這一天開始用藥酒來補養,將更有益於身體。睡前喝10~15 毫升紅葡萄酒,你會發現這對全身血液迴圈和心血管狀況有極大的助益,這是最簡單的冬至進補法,你還可以喝更有針對性的藥酒。

女貞子酒

人要適應大自然中陰陽的變化,並且隨著調整好自己的身體,才會保持健康的狀態。中藥裡調補陰陽效果較好的分別是女貞子和補骨脂,按照四分養陰、六分暖陽的配比,女貞子20g、補骨脂30g 泡酒,這個比例能在冬至節氣按自然界的陰陽平衡特點使得“補不足”發揮到最好的效果。

丹參酒——改善血管功能

冬至天寒,心臟病容易高發。中醫認為,丹參有助於改善心臟、冠狀動脈的功能,五臟六腑更神清氣爽。有高血脂、膽固醇過高的人,可以用丹參25克泡1 瓶米酒,浸泡7 天左右,冬至開始每天喝少許。

西洋參酒——緩解過勞狀態

冬天容易疲勞,可以用西洋參15克、麥冬25克、五味子10克、白術25 克、茯苓25 克泡米酒,浸泡14 天后飲用,過勞、睡眠不足、壓力大的人用來抗衰老最適宜不過了。冬至開始飲用,每天20 毫升即可。

冬令進補最多補到春節後、元宵節之前。因為元宵節之後春天即將來臨,體內陽氣會蓬勃激發,再補就容易補過了。

養肝腎中醫認為,冬季是腎的季節,腎在人體是一個儲存能量的器官,無論哪個臟器生產的能量都會留存在腎中一部分,所以常說“腎藏精”。一旦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腎就會調出自身儲備的能量來支援,所以腎臟常常處於空虛不足的狀態。另外,由於陽氣的萌動和升發,肝臟也顯得尤為重要。冬至季節,就要養肝養腎

吃荊花蜜——養肝

肝臟是個容易陰虛的臟器,一旦情緒煩躁、發脾氣就會損傷肝的陰氣,使陽氣過盛引起肝火。冬至到了,體內陽氣漸漸開始充盛,此時適度的滋養肝陰是很有必要的,蜂蜜是最佳首選。根據花的種類,建議首選荊花蜜,它對肝陰的滋養作用最到位。每天服用1~3 湯匙,至於是沏水,還是抹面包,都可以。

服鹿胎膏——養腎

冬至節氣,是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補腎一定要避免大補,也要避免明明陰虛卻誤用補陽的“濫補”。應當以少量的補腎之品,平衡腎的陰、陽、精、氣四個方面,就像噴霧似的滋潤腎臟,給腎以柔和的激發。此時,適合選用鹿胎膏,有優良的補腎作用,但作用和緩,只會暖腎,不會上火。每天服用5~10克為宜,可以用沸水沖泡攪拌後服用,也可以入口含服。

補不足冬至天煮一鍋熱熱香香的食物來進補,這想法很不錯,但從這一天開始用藥酒來補養,將更有益於身體。睡前喝10~15 毫升紅葡萄酒,你會發現這對全身血液迴圈和心血管狀況有極大的助益,這是最簡單的冬至進補法,你還可以喝更有針對性的藥酒。

女貞子酒

人要適應大自然中陰陽的變化,並且隨著調整好自己的身體,才會保持健康的狀態。中藥裡調補陰陽效果較好的分別是女貞子和補骨脂,按照四分養陰、六分暖陽的配比,女貞子20g、補骨脂30g 泡酒,這個比例能在冬至節氣按自然界的陰陽平衡特點使得“補不足”發揮到最好的效果。

丹參酒——改善血管功能

冬至天寒,心臟病容易高發。中醫認為,丹參有助於改善心臟、冠狀動脈的功能,五臟六腑更神清氣爽。有高血脂、膽固醇過高的人,可以用丹參25克泡1 瓶米酒,浸泡7 天左右,冬至開始每天喝少許。

西洋參酒——緩解過勞狀態

冬天容易疲勞,可以用西洋參15克、麥冬25克、五味子10克、白術25 克、茯苓25 克泡米酒,浸泡14 天后飲用,過勞、睡眠不足、壓力大的人用來抗衰老最適宜不過了。冬至開始飲用,每天20 毫升即可。

冬令進補最多補到春節後、元宵節之前。因為元宵節之後春天即將來臨,體內陽氣會蓬勃激發,再補就容易補過了。

養肝腎中醫認為,冬季是腎的季節,腎在人體是一個儲存能量的器官,無論哪個臟器生產的能量都會留存在腎中一部分,所以常說“腎藏精”。一旦身體其他地方出現能量不足的情況,腎就會調出自身儲備的能量來支援,所以腎臟常常處於空虛不足的狀態。另外,由於陽氣的萌動和升發,肝臟也顯得尤為重要。冬至季節,就要養肝養腎

吃荊花蜜——養肝

肝臟是個容易陰虛的臟器,一旦情緒煩躁、發脾氣就會損傷肝的陰氣,使陽氣過盛引起肝火。冬至到了,體內陽氣漸漸開始充盛,此時適度的滋養肝陰是很有必要的,蜂蜜是最佳首選。根據花的種類,建議首選荊花蜜,它對肝陰的滋養作用最到位。每天服用1~3 湯匙,至於是沏水,還是抹面包,都可以。

服鹿胎膏——養腎

冬至節氣,是陰陽轉換的關鍵時刻,補腎一定要避免大補,也要避免明明陰虛卻誤用補陽的“濫補”。應當以少量的補腎之品,平衡腎的陰、陽、精、氣四個方面,就像噴霧似的滋潤腎臟,給腎以柔和的激發。此時,適合選用鹿胎膏,有優良的補腎作用,但作用和緩,只會暖腎,不會上火。每天服用5~10克為宜,可以用沸水沖泡攪拌後服用,也可以入口含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