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美盟友售中國世界最先進深海救生艇 核潛艇沉沒也能迅速援救

蛟龍號是中國完全自主研製的載人深海潛水器, 下潛深度達到了7062米, 在世界範圍內也是一款非常出色的深海潛艇, 在當年馬航MH370的事故搜救行動中,

有人就提議使用蛟龍深潛器來對失事客機殘骸進行搜索和打撈, 但最終因為未確定失事海域並未成行, 反而是美國的“藍鰭21”無人深潛器最後參與了失事客機殘骸的搜索工作。 實際上, 蛟龍號是一款純粹的民用科考設備, 從配置的裝備來看, 並不適合與進行深海搜索和打撈工作, 而美國的“藍鰭21”無人潛航器雖然具備一定的水下搜索能力, 但是缺乏救援能力, 如果想要同時兼具搜索和救援能力, 就需要一款特殊的水下設備。

這就是所謂的深海救生艇, 中國在21世紀初從英國進口了數台LR7型深潛救生艇, 當時在世界上屬於領先水準, 主要用於在船難、潛艇事故中的救援工作。 2000年, 俄羅斯庫爾斯克號核潛艇發生事故爆炸隨後沉沒, 由於救援不及時, 整個潛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難, 這讓世界再次對潛艇的救援工作開始格外重視。 中國是世界上潛艇數量較多的國家, 此前也發生過因為潛艇發生故障而造成重大傷亡的事故, 因此潛艇救援對於中國來說是一個刻不容緩的工作。

也正是因此, 中國為了避免發生庫爾斯克號的悲劇, 立馬通過多種途徑, 最終採購了英國的LR7型深潛救援艇, 並配發給了926型潛艇支援艦, 配屬在北海艦隊, 與核潛艇部隊進行配套。

中國海軍能裝備英國生產的軍用裝備,

而且還是在21世紀, 這一情況可能會讓人感到詫異。 美國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要求北約執行對華武器禁運政策, 也就是著名的《瓦森納協定》, 這一協定雖然允許北約國家對中國出售產品和技術, 而且根據所謂的“自願原則”來向其他成員國通報情況, 然而在美國的主導甚至直接出面干涉下, 北約國家難以把任何武器裝備出售給中國。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面對巨額利潤誘惑, 實際上北約尤其是歐盟國家和中國的軍事技術交流從未中斷。

比如此前中國裝備的運-8反潛機, 就裝備了英國獵迷預警機的雷達, 每套售價6600萬美元, 共出售給中國8套系統, 全部裝載在了中國的運-8反潛機上, 使得中國具備了初步的海上預警搜索能力。 而LR7深潛救生艇也是如此, 中國從2001年就開始和英國接觸, 並開出了不菲的高價, 英國經過考慮後, 最終在2009年以民用產品的名義將這款裝備出售給中國, 美國雖然後來知道了英國和中國的交易, 但是這款裝備確實沒有任何武器, 而且用途也是用於救援, 因此美國除了怒指英國人是“叛徒”也無話可說。

軍事專家介紹,實際上西方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政策已經是千瘡百孔,像英國、法國這樣的北約大國,多次以軍民兩用技術的名義對華出口高新技術,像法國這種北約中的“另類”更是多次提出要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另外,還有若干友好國家也或多或少充當了西方技術流向中國的“中轉站”,巴基斯坦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中國軍工經過多年苦心發展,在很多領域已經逐漸追趕上了世界先進水準,對於西方技術的需求也不再像上世紀80年代時那樣急迫,目前中國落後的領域比如說航空發動機,根本不是西方出售技術就能夠一蹴而就的,必須要“苦練內功”,對材料、加工等基礎工業進行補課才能追趕上世界前列。

因此美國除了怒指英國人是“叛徒”也無話可說。

軍事專家介紹,實際上西方對中國的武器禁運政策已經是千瘡百孔,像英國、法國這樣的北約大國,多次以軍民兩用技術的名義對華出口高新技術,像法國這種北約中的“另類”更是多次提出要解除對華武器禁運,另外,還有若干友好國家也或多或少充當了西方技術流向中國的“中轉站”,巴基斯坦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中國軍工經過多年苦心發展,在很多領域已經逐漸追趕上了世界先進水準,對於西方技術的需求也不再像上世紀80年代時那樣急迫,目前中國落後的領域比如說航空發動機,根本不是西方出售技術就能夠一蹴而就的,必須要“苦練內功”,對材料、加工等基礎工業進行補課才能追趕上世界前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