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點|女性身材的尺寸,並不只是個數字

本文作者:Alexandra Shulman

BoF專欄作家、前《Vogue》英國版雜誌主編Alexandra Shulman認為:時裝界令人苦惱的“尺寸”問題正在困擾著消費者, 這對產業本身也無益處。

英國倫敦——尺寸,

是與情緒高度相關的問題。 尺寸不僅僅是個數字, 還代表著一種心緒。 穿進尺寸小一點的衣物就開心, 被迫選擇大一號的衣物就沒那麼開心, 這樣的人當然也不止我一個。 但我可能也不是唯一有這樣感受的同時, 更敏銳和警醒地意識到這種思考的方式很可笑。 我當然要比這個更大啊(雙關自尋)。 我穿多大碼數的牛仔褲不該影響我的自我價值或者心情。 那麼, 為什麼尺寸給我們的生活中有如此大的影響呢?

不管是在雜誌、報社、網站還是博客, 當編輯的好處之一, 就是能在用版物表達個人的疑問與興趣。 因此, 作為一個從不被認為是“苗條”的女性時尚從業者, 我始終不明白為什麼時裝設計師認為最小的尺碼才能最好地展示其作品,

全然不顧這與全世界其他女性的外形與感受全然脫節。

8年前, 我還在英國版《Vogue》雜誌當主編, 當時我寫信給一大批國際知名的設計師, 希望他們在寄送給各雜誌進行時裝拍攝時, 考慮改變樣衣的尺碼大小。 他們能否在製作樣衣之時重新考慮樣衣的尺寸, 這樣我們就更容易用時裝展現出體型更多元的人物形象?要是走出了這一步, 接下來或許就能擴展到新一季時裝的展示上:時裝不僅僅只會出現在身材最苗條的模特和女演員身上。 這似乎, 對我來說, 是能夠實現的。 我收到了許多禮貌的答覆, 但樣衣的尺寸沒有任何改變。

上月, 在BoF年度思想者聚會Voices, 我很高興聽到路威酩軒集團(LVMH)的Antoine Arnault討論該公司與開雲集團(Kering)聯合出臺的保護模特公關。

去年在BoF Voices舞臺上, 動情地請求停止“殘酷虐待”模特的選角總監James Scully這回與Arnault同台分享觀點。 談及這回LVMH與開雲的罕見合作希望達成的目標, Arnault說這不是在“妖魔化”特別瘦的模特, 只是希望業界與公眾減少期待模特能穿進最小號的衣服。 他說, 尺寸32號將不再出現在時裝天橋上, 因此我想樣衣的尺碼也會隨之跟進。

32號相當於英國尺碼4號、美國尺碼2號、義大利尺碼36號。 無論究竟是哪個數字, 這在服裝尺碼頻譜上都站在很小的一端, 我猜多數人甚至不知道衣服有這麼小的尺寸。 但如果Arnault與他的同儕簽署的這份公約, 邁出的是小而重要的一步, 希望還能在未來取得更大進展。 儘管雜誌編輯有一定的權力,

決定他們的出版物裡要報導什麼樣的時裝設計師和品牌, 真正決定未來的是為這些設計師時裝付帳的人。

無論何時, 人的身體尺寸都是衡量社會現狀的指標之一。 我們心目中的理想身體, 是我們生活方式的指標, 也能反映我們所屬任何國家的現狀。 我們處在和平還是戰爭時期?我們的國家以工業還是農業為主?經濟繁榮還是物質貧乏?在難以獲取足夠食物的困難時期, 體型比他人更圓潤更大, 是你屬於特權階層的象徵。

如今, 多數人都有管道獲得高熱量、低營養的廉價食物。 但很奇怪的是, 所謂的理想身體形象的基礎概念往往難以實現。 身材苗條的同義詞似乎是受過教育、品味高雅、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胃口,

因為對全脂焦糖星冰樂和Krispy Kreme的甜甜圈都太容易令人投降了。 然而隨著我們的理論不斷發展進化, 我們似乎不能像過去那樣接納人們的體形差異, 對“尺寸”的強調已經超過了個人的健康與自在感受。 在時裝和服裝產業尤其如此。

所以在最基本的層面上, 尺寸所用的那套“術語”也很莫名其妙, 不具備任何普適性。 比如我穿的衣服尺碼, 在義大利44號, 在法國是40號, 在美國是8號, 在英國是12號。 在不同的品牌和零售商也有差別, 巨大的差別, 比如在Marks & Spencer的10號可能相當於Erdem的14號, Max Mara的42號可能和Dolce & Gabbana的46號差不多。 還有什麼其它標準尺碼能夠混亂到這種程度?

缺乏一致, 既浪費時間也很令人沮喪, 買件衣服變成了不斷地實驗和鍛煉。 如今消費者網購越來越頻繁,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了。你急著等到一件包裹,好不容易拆開重重包裝,幾乎被包裝袋淹沒的你才發現剛買的衣服尺碼都不合適,還有麻煩的退換貨過程等著你,是不是很氣人?如今零售商能同時發貨多種尺寸,這在時間和物流上也很浪費,貨品退換情況無疑也在增多。

為應對前述挑戰,零售商與品牌如今正在研發與投資能夠幫助人們著裝打扮的新科技,比如有專門的演算法改善物流、研發甚至設計。所有的努力都用於尋找那些能讓我們看起來更好、更合身、包容我們身上所有的凸起、腫脹和特別的個人印記,在當前的“一鍵下單”網購世界裡更高效地工作。

事實是,與“合身”這個概念相比,尺寸的結構如何其實不太重要。尺寸是硬性的,但是“合身”這個概念則是靈活的。尺寸對大小有所限制,但“合身”這個概念更為積極獨特,吸引著我們所有人。如果有一件衣服的“合適的”,那麼它與我們的身體就有了一種私密的個人關係,在我們尋找衣服的時候給到我們一定程度的掌控權。我們希望穿上自己的衣服,能感到舒適,有吸引力——而衣服約合身,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合身”不是要滿足某個特定的數字。

當然了,在時裝界的最高層級,比如高級定制時裝,這些標準從一開始就適用。量身定做的服裝是最高等級的奢侈,能結合時裝設計師精細的設計理念與你個人的需求。下擺稍微再長一點,袖子收窄一點,裙體再修身一些,領口再高一些,經過了這些調整,在身材嬌小的Lily Rose Depp身上迷人至極、但40多歲的人穿上即是悲劇的Chanel的高級定制禮服,可以製成適合更廣泛人群的服裝。但這也有前提:高額的財務成本,在大眾市場層面是不可持續的。

工業革命給量身定制服裝的開始終結。但是到了幾個世紀後的今天,用合身的衣物裝扮自己的夢想或許離現實也不算太遙遠。3D列印、AI驅動的個性化定制以及更多新的可能性正在到來,那個特殊的時刻或許會再次到來。與此同時,時裝界最優秀的大腦越早採取更多元化的方式處理尺寸大小問題,我們距離幸福也會越來越近。

Alexandra Shulman系前《Vogue》英國版雜誌主編。

今日討論

你覺得行業實行統一的尺寸標注可行嗎?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複星計畫收購內衣品牌La Perla

Rick Owens將在米蘭舉辦回顧展

北京時尚控股與北京服裝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訂閱電商垂衣獲近千萬美元融資

Stitch Fix發佈首份財報,股價暴跌

如今消費者網購越來越頻繁,這個問題的重要性也凸顯出來了。你急著等到一件包裹,好不容易拆開重重包裝,幾乎被包裝袋淹沒的你才發現剛買的衣服尺碼都不合適,還有麻煩的退換貨過程等著你,是不是很氣人?如今零售商能同時發貨多種尺寸,這在時間和物流上也很浪費,貨品退換情況無疑也在增多。

為應對前述挑戰,零售商與品牌如今正在研發與投資能夠幫助人們著裝打扮的新科技,比如有專門的演算法改善物流、研發甚至設計。所有的努力都用於尋找那些能讓我們看起來更好、更合身、包容我們身上所有的凸起、腫脹和特別的個人印記,在當前的“一鍵下單”網購世界裡更高效地工作。

事實是,與“合身”這個概念相比,尺寸的結構如何其實不太重要。尺寸是硬性的,但是“合身”這個概念則是靈活的。尺寸對大小有所限制,但“合身”這個概念更為積極獨特,吸引著我們所有人。如果有一件衣服的“合適的”,那麼它與我們的身體就有了一種私密的個人關係,在我們尋找衣服的時候給到我們一定程度的掌控權。我們希望穿上自己的衣服,能感到舒適,有吸引力——而衣服約合身,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就越大。“合身”不是要滿足某個特定的數字。

當然了,在時裝界的最高層級,比如高級定制時裝,這些標準從一開始就適用。量身定做的服裝是最高等級的奢侈,能結合時裝設計師精細的設計理念與你個人的需求。下擺稍微再長一點,袖子收窄一點,裙體再修身一些,領口再高一些,經過了這些調整,在身材嬌小的Lily Rose Depp身上迷人至極、但40多歲的人穿上即是悲劇的Chanel的高級定制禮服,可以製成適合更廣泛人群的服裝。但這也有前提:高額的財務成本,在大眾市場層面是不可持續的。

工業革命給量身定制服裝的開始終結。但是到了幾個世紀後的今天,用合身的衣物裝扮自己的夢想或許離現實也不算太遙遠。3D列印、AI驅動的個性化定制以及更多新的可能性正在到來,那個特殊的時刻或許會再次到來。與此同時,時裝界最優秀的大腦越早採取更多元化的方式處理尺寸大小問題,我們距離幸福也會越來越近。

Alexandra Shulman系前《Vogue》英國版雜誌主編。

今日討論

你覺得行業實行統一的尺寸標注可行嗎?

“今日討論”是BoF時裝商業評論新開闢的討論欄目,歡迎與我們分享您的看法、建議和觀點,我們將在每個月為最佳討論參與者寄出精心準備的禮品。

複星計畫收購內衣品牌La Perla

Rick Owens將在米蘭舉辦回顧展

北京時尚控股與北京服裝學院達成戰略合作協定

訂閱電商垂衣獲近千萬美元融資

Stitch Fix發佈首份財報,股價暴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