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店員經典培訓教材:服藥喝多少水為宜?溫水還是熱水?

作者:孟慶遠/主治醫師

目前, 藥店分等越來越明顯, 其中口服藥是三級藥店都備購的藥品, 尤其是基層的一級藥店, 片劑、中成藥及中藥飲片等, 是藥店主要藥品種類。 這就自然需要店員都要清楚熟悉並掌握這些藥品在口服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比如如何準確計算藥品用量, 需要測重;比如哪些藥物需要舌下含化, 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有些藥物是治療胃病, 而有些藥物是治療下消化道疾病, 因此藥品的劑型不一樣, 其用法也不一樣, 其中與用水量有一定關係。 但在具體使用中, 有一個問題大都被大家都忽略,

或根本不在意, 那就是口服藥品用水量的多少與水溫的高低!

人體服用的藥物幾乎都要經過腎臟來排解, 服藥時多喝水能減輕腎臟負擔, 排泄毒物, 增強代謝。 但要掌握量。 因此, 建議大家在出售口服藥品時, 一定交代清楚顧客使用水量、方法及溫度。

首先我們先說說不同藥物服用時用水量。 以下幾類藥物應留意服用時大量飲水:

1

抗菌藥

常用抗菌藥一般都要多喝水。

磺胺類藥物及其代謝產物主要通過腎臟排泄, 有時會從尿液裡析出、形成結晶, 引起腰痛、血尿、蛋白尿, 嚴重時結晶可阻塞尿路使尿液無法排出。 而大量飲水可以增加尿量, 使尿液中藥物的濃度降低, 或者同時口服一些鹼化尿液的藥物, 如碳酸氫鈉等, 可避免減少析出結晶, 防止損害腎臟。

喹諾酮類藥物:如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也是主要經腎排泄, 大劑量使用氟喹諾酮類藥物或尿pH值在7以上時可發生結晶尿, 為避免結晶尿的發生, 需要多飲水, 保持24小時排尿量在1200ml以上。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阿米卡星等,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對腎的毒性大, 濃度越高對腎小管的損害越大, 故宜多喝水以稀釋並加速藥物排泄, 較少降低對腎小管的損傷。

2

解熱鎮痛藥

此類藥物在服用時飲水量應大一些, 每天尿量應該不低於1.5升;若伴有高燒或在夏天高溫季節時使用,

更應注意多飲水, 為的是減少藥物對胃的刺激, 也有助排泄體內毒素;特別是病人感冒時用藥大量出汗, 更應該補水, 利於發汗降溫, 預防虛脫。

3

抗痛風藥

服用抗痛風藥如別嘌醇、苯溴馬隆等, 均要加大送服的水量, 保證飲水量不少於2L,

以減輕對消化道的刺激, 同時應鹼化尿液, 以防止尿酸在排出過程中在泌尿道形成結石, 可服用碳酸氫鈉(小蘇打片)。

4

雙膦酸鹽

如阿侖膦酸鈉、氯膦酸二鈉等, 雙磷酸鹽在治療高鈣血症時, 可致電解質紊亂和水丟失, 故應注意補充體液, 使每日尿量達2000ml以上。 同時雙磷酸鹽對食管有刺激性, 須用200ml水送服, 同時在服藥後不宜立即平臥, 並保持上身直立30min。

但有些藥物不易大量或禁止用水,比如治療口腔、咽喉及食管疾病的含化藥物,比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需要舌下含化,如果用水沖服,藥品的治療成分需要改變吸收劑血液迴圈途徑才能達到治療部位,不僅作用時間延長,且藥物在病變部位的治療濃度減低,影響或耽擱有效搶救。

另外一些藥物不可熱水送服。

VC泡騰片不易熱水送服,因為VC遇熱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影響藥效;

活性菌類藥物如乳酶生等,水溫過高容易使藥物中的活性桿菌及益生菌滅活而失效;

多酶片、胰酶片及胃蛋白酶合劑遇熱後活性酶變性失效;

止咳糖漿類,如急支糖漿、複方甘草合劑、蜜制川貝止咳膏等,若用水沖服,就不能讓這些藥物高濃度、長時間停留患病部位,治療效果就大大減弱。

而抗瘧疾藥物、維生素類藥物如B1、B2、Vc及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等,也不能使用熱水送服,以免藥物遇熱分解、變質而失去治療作用。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但有些藥物不易大量或禁止用水,比如治療口腔、咽喉及食管疾病的含化藥物,比如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需要舌下含化,如果用水沖服,藥品的治療成分需要改變吸收劑血液迴圈途徑才能達到治療部位,不僅作用時間延長,且藥物在病變部位的治療濃度減低,影響或耽擱有效搶救。

另外一些藥物不可熱水送服。

VC泡騰片不易熱水送服,因為VC遇熱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影響藥效;

活性菌類藥物如乳酶生等,水溫過高容易使藥物中的活性桿菌及益生菌滅活而失效;

多酶片、胰酶片及胃蛋白酶合劑遇熱後活性酶變性失效;

止咳糖漿類,如急支糖漿、複方甘草合劑、蜜制川貝止咳膏等,若用水沖服,就不能讓這些藥物高濃度、長時間停留患病部位,治療效果就大大減弱。

而抗瘧疾藥物、維生素類藥物如B1、B2、Vc及抗菌藥物,如阿莫西林等,也不能使用熱水送服,以免藥物遇熱分解、變質而失去治療作用。

長按上圖3秒鐘,識別二維碼關注

喜歡的話就點贊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