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塵冠掛卻知閒事,終擬蹉跎訪舊遊——一天一首古詩詞

自宣城赴官上京

唐代:杜牧

瀟灑江湖十過秋, 酒杯無日不遲留。

謝公城畔溪驚夢, 蘇小門前柳拂頭。

千里雲山何處好, 幾人襟韻一生休。

塵冠掛卻知閒事, 終擬蹉跎訪舊遊。

插曲

樓主現在在家專職讀書和做美的家電為生了, 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來我店裡(https://shop109878758.taobao.com)Taobao 店:美的仝駿電器特賣店, 給大家多多優惠, 也希望大家能夠幫忙向身邊的朋友宣傳推廣一下。 以後樓主會在這裡認真發佈更多優美的詩文, 和大家一起鑒賞, 謝謝。

譯文

瀟灑不羈飄蕩江湖十多個春秋, 沒有一天不在酒杯前徘徊逗留。

謝公城邊被溪水聲響驚醒酣夢, 蘇小門前的柳枝常常拂過我頭。

天下的山川景物到底哪裡最好, 幾人懷抱這般情韻一生就甘休?

塵世中人掛冠歸去原是平常事, 終於將蹉跎了的光陰來尋訪舊遊。

注釋

1.瀟灑:形容人的超逸脫俗。 十過秋:十多年。 杜牧自文宗大和二年(828)十月佐沈傳師江西幕,

轉宣城, 又轉淮南牛僧孺幕;一度升為監察禦史, 不久移疾分司東都, 後又到宣州崔鄲幕, 至內升左補闕的開成三年(838)冬, 首尾共十一年。

2.遲留:即滯留, 有流連、耽擱之意。

3.謝公城:指宣城。 因南齊謝脁曾作宣城太守, 留有謝公樓、謝公亭等多處古跡, 故稱。

4.蘇小:南齊時錢塘名妓蘇小小。

5.雲山:泛指山川秀色。

6.襟韻:指人的情懷風度。

7.塵冠掛卻:辭官不做。 閒事:等閒之事, 平常的事。

8.蹉跎:光陰白白地過去。

賞析

這是一首述懷詩, 展示了詩人矛盾的內心世界, 筆墨灑脫而感慨深沉。

詩人自大和二年(828)十月來到江西, 後轉宣城。 以後, 輾轉漂泊於揚州、洛陽、宣城各地。 首尾共歷經十一年。 此詩首聯即以“瀟灑江湖十過秋, 酒杯無日不遲留”概括了這一段生活。

”瀟灑江湖”, 無拘無束, 風韻飄逸;終日為醉鄉之客, 則於放浪形骸中見愁悶之情。 行止風流, 內心愁苦, 正是詩人的真實寫照。

頷聯承首聯之意, 再次點染。 “謝公城畔溪驚夢”, 接“酒杯”句。 每日無事, 攜酒行游于宣城郊野, 觀山望水, 自得其樂;自斟自飲, 不覺醉倒溪邊。 此句中“驚夢”一詞很妙, 寫出了詩人大醉初醒, 不知身在何處的情態。 而夢中之驚, 耐人尋味:或許, 他在醉夢中與親故舊友重逢, 一覺醒來卻獨枕溪流。 或許, 在夢境中他仗劍行俠, 英雄豪邁, 醒來卻發現自身依舊是落魄江湖的一介書生。 溪畔驚夢, 情境皆佳。 “蘇小門前柳拂頭”, 寫詩人“瀟灑江湖”的另一面。 妓館歌樓多涉穠豔輕綺之筆, 而詩人僅僅用“門前柳拂頭”暗示出流連花柳之意,

處理得很含蓄, 不傷全詩清朗之調。

頸聯轉為感慨生平, 反映出詩人雖然過著詩酒風流的生活, 但並不甘心終老於此。 “千里雲山何處好”表面上是尋訪山川之勝, 其實正是這聲對蒼茫雲山發出的喝問, 生動形象地表現了詩人吒叱風雲、指點江山的襟懷抱負。 緊接著, 詩人又轉過來對著茫茫人世發問:“幾人襟韻一生休?”世上有幾人能有如此襟韻, 難道我的一生就這樣罷了不成, 把詩人不得不浪跡江湖的憤慨、不甘於虛度此生的願望傾吐一盡。 這兩問, 問得豪邁, 問得沉痛, 問得有氣魄, 如高天驚雷, 滾滾而下, 一掃方才悠然低回之韻。

尾聯收合全詩, 點明“赴官上京”之意。 面對現實中平庸無聊的官吏生活,

詩人萌出“塵冠掛卻”的念頭。 他把辭宮歸去說得很平常, “閒事”而已;事實上, 這件“閒事”也難以做到, “終把蹉跎訪舊游”, 詩人不得不赴京上任, 再次把光陰虛擲——回虛前聯。 此聯言辭之間, 流露出歸隱與人世的內心矛盾。

這首詩起、承、轉、合, 層次分明, 把這位元落魄詩人的胸襟間事漸次說盡。 其中既有風流倜儻之韻, 又有豪宕雄渾之氣。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