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硬體不賺錢,“內容變現”成為彩電業盈利新增長點

一直以來, 硬體獲利是彩電企業盈利的主要方式。 互聯網電視品牌出現後, 對純硬體的獲利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衝擊。 而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 上有液晶面板價格一路暴漲, 彩電企業的利潤空間嚴重不足, 不少靠純硬體獲利的彩電品牌面臨虧損。

因此, 彩電企業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內容資源”成為了彩電品牌的搶奪熱門。 那麼, 原因在哪裡呢?

“內容變現”有兩大基礎要素, 一個是內容資源要足夠豐富, 夠優質;另一個是要有大量的用戶基礎。

從內容資源上來看, 目前的影視劇資源基本被BAT旗下的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所壟斷, 體育內容資源則大部分歸屬於PPTV。 而且, 這幾大視頻網站還在大力打造自製劇, 搶佔IP。 因此, 各大彩電企業紛紛與各視頻巨頭合作, 接入內容資源。

而在使用者基礎方面, “內容付費”習慣已成。 小米、酷開等互聯網電視品牌已經用擁有了大量的用戶群體。

據悉, 小米電視和小米盒子的銷量突破了2000萬台, 日活躍量超過了千萬台, 且2017年累計視頻APP啟動總量突破了6000萬。 酷開系統的啟動使用者量高達2400萬, 日活用戶突破970萬。

目前, 彩電產品在內容端採用會員制, 將內容資源進行劃分, 會員能看到比非會員更多的內容, 利用內容付費, 來賺取利潤。

根據奧維雲網資料顯示, 2017年整體智慧電視(內容+垂直應用)會員規模將達到1000萬, 按照人均80元的費用, 大約有8億營收;預計三年後, OTT啟動規模達到2億, 對比傳統有線電視50%繳費比例(保守計算打對折, 按照25%的會員規模計算), 預計可達5000萬會員規模, 按照100元/人收入計算, 會員收入將達50億。

此外, 在用戶流量增長的過程中, 最先容易變現的是廣告。

根據奧維雲網資料顯示, 預計2017年底OTT廣告可以達到25億, 其中智慧電視廣告占到絕大多數份額。 到2020年, OTT廣告將有望達到160億的水準, 相對於2017年規模的6.4倍。

在智慧電視時代, 純硬體盈利模式已經過去, 內容、廣告等服務性變現成為彩電企業盈利的重要途徑。 彩電企業必須緊跟市場, 搶佔內容資源和用, 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