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幸福新時代」大眾日報丨蒲公英花開黨旗下 鎮江路上情飄萬家

歡迎關注“微市北”

【新朋友】 點擊標題下面藍色字“微市北”關注。

【老朋友】 點擊右上角, 分享內容到朋友。 興

理論宣講提素質

“共產黨員就是蒲公英的一粒種子,

飄到哪裡, 就在哪裡生根、開花、結果。 ”1982年入黨的張萬義語氣堅定地說:“我爭取當好一名‘蒲公英’, 將十九大精神宣講到大夥心坎裡。 ”

張萬義今年64歲, 是青島市北區百姓宣講團副團長, 還擔任鎮江路街道辦事處“蒲公英”百姓宣講團團長。

“我4年前從市北區社區教育辦公室退休, 來到漢口路社區報到, 聽說我是教育工作者, 街道和社區就邀請我參加了‘蒲公英’百姓宣講團, 並委任我為團長。 ”張萬義近日接受採訪時說, 自從當了宣講“頭兒”, 忙忙碌碌很充實。

他說, 從去年到現在, 一年半的時間裡, 已經在街道、社區、學校等場所宣講了100多場。 宣講內容, 有時政, 有百姓詢問的教育政策, 也有像紅軍長征、抗日戰爭等故事性的。

“作為一名黨員, 並不要局限於一個地區宣講, 其他地區需要, 我們也應該做一些擔當。 ”今年, 張萬義曾在7天時間裡, 連續在嶗山區宣講了9場。 最早要早上4點半起床, 5點出發, 提前趕到宣講點, 買上麵包和礦泉水, 當作早飯, 然後進行宣講。

“通過宣講,

我感覺到, 在不同程度提高了居民的整體素質。 這也是黨的十九大報告當中提出的, 辦好繼續教育, 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 大力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 ”張萬義說, 雖然退休了, 但自己是一名老黨員, 能夠作出一點貢獻, 是自己的義務, 更是一名共產黨員應有的擔當。

植根群眾創品牌

鎮江路街道辦事處党工委於2006年創建了“黨旗下的蒲公英”黨建品牌。 街道党工委書記冷嚴冰介紹, 品牌標識以黨旗為底襯, 象徵著党的領導。 每一株生長在土地上的蒲公英, 象徵著我們一個個基層黨組織, 寓意中國共產黨紮根人民, 來自人民, 服務人民。 蒲公英花的種子象徵著我們的黨員, 寓意我們每一名黨員就像蒲公英的種子一樣, 把黨的方針政策傳播到社會的每個角落,

把為人民服務做到每個角落。

在張萬義看來, “黨旗下的蒲公英”, 品牌好, 含義深, 召集了街道的黨員, 共同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 為早日實現現代化強國的建設, 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對宣講而言, 如何打通宣講的“最後一公里”很關鍵。

張萬義介紹, “蒲公英”百姓宣講團分三個梯隊, 街道有宣講團, 包括各社區書記, 20人左右;各社區有宣講分隊, 一般10到20人左右;樓院有宣講員, 由各社區聘任。 “通過組織構架、平臺和隊伍建設, 加上對宣講內容的深入挖掘, 我們就形成了街道、社區、樓院, 這樣一個三級隊伍, 讓黨的政策以及相關宣講內容, 可以便捷地送到居民身邊。 ”

“黨建品牌植根於群眾, 品牌核心是服務, 宗旨是讓每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像蒲公英一樣聯繫服務群眾, 播撒黨的為民情懷。 ”冷嚴冰介紹, 品牌創建以來, 街道建立“蒲公英”三級議事會制度, 發揮社區黨組織在區域治理中的引領作用;打造“蒲公英”基層黨校, 建設理論惠民陣地;為在職黨員和老黨員訂制“蒲公英”移動學堂讀書包, 實現黨員思想教育工作聯做;每月定期舉辦“蒲公英”志願服務大集,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常態化平臺……

街道還開辦了“蒲公英講壇”,編發了《蒲公英報》,打造了“蒲公英黨員示範崗”和“小喇叭”“紅袖標”等特色黨支部,開展了“蒲公英進萬家,社區民意大走訪”等活動,讓轄區居民得到貼心、特色的民生服務。

眾人劃槳開大船

“黨旗下的蒲公英”黨建品牌就像一面飄揚的旗幟,凝聚人心,引領著黨員“蒲公英”在這個常態化平臺上盡情揮灑。

1988年9月29日入黨的社區居民魏敏建,退休後參加社區舞蹈隊,堅持公益演出,表演《大中國》《好日子》《大紅燈籠》《秧歌扭起來》等節目,展示老年人的風采。“我們還到青島電視臺演出呢。”她自豪地說:“加入了社區舞蹈隊,整個人變得開開心心的,姐妹們之間感情越來越濃,遇到困難事,大家互相拉一把。”

“魏大姐不僅舞蹈跳得好,義務勞動也是不含糊。市北區今年開展環境衛生‘百日大戰’,街道組織社區黨員、居民每週進行義務勞動,魏大姐是我們社區唯一全勤的,髒活累活總是沖在前。”一位社區居民說:“11月4日那天,魏大姐掉了一顆牙,戴著口罩,捂著嘴來了。社區主任丁玉梅勸她,你牙不好,就不用參加了。魏大姐說,主任,放心,沒事。”

今年54歲的戈建秀,年輕時曾遭遇車禍,後來應聘到社區,擔任鎮江路街道海泊河社區殘疾人聯絡人。她每天早晨8點半到社區,洗廁所,擦辦公桌,9點整,等殘疾人朋友上門,為他們提供幫助。

“在我遭遇坎坷時,是黨組織和政府幫助了我,我是懷著感恩的心,來回報社會,把老年人當作自己的父母,把年輕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戈建秀說,社區有177名殘疾人,其中肢殘90多人。社區居民呂先生,得了腦血栓,在家康復,想買張護理床,一聽價格有點高,家裡負擔不起,就放棄了。戈建秀得知後,通過街道向市北區殘聯申請,讓呂先生用上了護理床。

根據殘疾人的需求,戈建秀為他們申請了輪椅、伸縮棍、助聽器、四腳手杖等用品,還根據肢殘人的特點,組織他們學習電腦,學習中式、西式麵點,學插花、學按摩,希望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生活品質。

戈建秀於2011年7月15日成為一名預備黨員,2012年轉正。在她心目中,蒲公英是有香味的,淡淡的清香;作為一名黨員“蒲公英”,奉獻社區,是溫馨的,令人幸福的。

實現黨員思想教育工作聯做;每月定期舉辦“蒲公英”志願服務大集,為黨員發揮作用搭建常態化平臺……

街道還開辦了“蒲公英講壇”,編發了《蒲公英報》,打造了“蒲公英黨員示範崗”和“小喇叭”“紅袖標”等特色黨支部,開展了“蒲公英進萬家,社區民意大走訪”等活動,讓轄區居民得到貼心、特色的民生服務。

眾人劃槳開大船

“黨旗下的蒲公英”黨建品牌就像一面飄揚的旗幟,凝聚人心,引領著黨員“蒲公英”在這個常態化平臺上盡情揮灑。

1988年9月29日入黨的社區居民魏敏建,退休後參加社區舞蹈隊,堅持公益演出,表演《大中國》《好日子》《大紅燈籠》《秧歌扭起來》等節目,展示老年人的風采。“我們還到青島電視臺演出呢。”她自豪地說:“加入了社區舞蹈隊,整個人變得開開心心的,姐妹們之間感情越來越濃,遇到困難事,大家互相拉一把。”

“魏大姐不僅舞蹈跳得好,義務勞動也是不含糊。市北區今年開展環境衛生‘百日大戰’,街道組織社區黨員、居民每週進行義務勞動,魏大姐是我們社區唯一全勤的,髒活累活總是沖在前。”一位社區居民說:“11月4日那天,魏大姐掉了一顆牙,戴著口罩,捂著嘴來了。社區主任丁玉梅勸她,你牙不好,就不用參加了。魏大姐說,主任,放心,沒事。”

今年54歲的戈建秀,年輕時曾遭遇車禍,後來應聘到社區,擔任鎮江路街道海泊河社區殘疾人聯絡人。她每天早晨8點半到社區,洗廁所,擦辦公桌,9點整,等殘疾人朋友上門,為他們提供幫助。

“在我遭遇坎坷時,是黨組織和政府幫助了我,我是懷著感恩的心,來回報社會,把老年人當作自己的父母,把年輕人當作自己的兄弟姐妹。”戈建秀說,社區有177名殘疾人,其中肢殘90多人。社區居民呂先生,得了腦血栓,在家康復,想買張護理床,一聽價格有點高,家裡負擔不起,就放棄了。戈建秀得知後,通過街道向市北區殘聯申請,讓呂先生用上了護理床。

根據殘疾人的需求,戈建秀為他們申請了輪椅、伸縮棍、助聽器、四腳手杖等用品,還根據肢殘人的特點,組織他們學習電腦,學習中式、西式麵點,學插花、學按摩,希望提高他們的職業素養和生活品質。

戈建秀於2011年7月15日成為一名預備黨員,2012年轉正。在她心目中,蒲公英是有香味的,淡淡的清香;作為一名黨員“蒲公英”,奉獻社區,是溫馨的,令人幸福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